文丨袁立凡 宋淑云 王 薇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手機和互聯網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人們越來越習慣于通過手機和網絡獲取信息及知識,出版業開始進入數字時代。數字技術在出版領域中被廣泛應用,數字化出版已經成為一種新型出版形式。數字出版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流媒體技術等高新技術基礎上,融合傳統出版內容而發展起來的新興出版產業[1]。
手機出版是手機出版服務提供者使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表現形態,將自己創作或他人創作的作品經過選擇和編輯加工制作成數字化出版物.通過無線網絡、有線互聯網絡或內嵌在手機載體上,供用戶利用手機或類似的移動終端閱讀、使用或者下載的傳播行為。
其主要優勢在于:傳播速度快,范圍廣;零紙張、零印刷、零運輸成本的經營模式;終端分眾性和營銷精準性;手機出版渠道管理簡單;互動性強;擴展性強、自由性大等。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手機出版已經形成了手機小說、手機報紙、手機雜志、手機原創文學、手機游戲、手機(無線)音樂等多種多樣的出版格局[2]。
科技資源非線性耦合對科技進步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它將構建以OA出版為重要組成部分的科技傳播體系,變成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OA出版的最大特點是踐行“作者付費出版,讀者免費使用”的理念,其出版宗旨具有較大的公益性;現代科技創新的日益復雜化、工程化和多元化,使得許多人才的“突發奇想”可以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做到集成跨越,而此時則依賴于創新者或創新團隊能否掌握該領域和相關領域的最新資訊,OA出版的在出版速度上的及時性極大地推動了各種創新性研究的發展;除此之外,OA出版還具有覆蓋受眾的全球性以及對傳統出版模式的突破性等特點[3]。
數字出版的興起并不意味著它會取代傳統的紙介質出版,也不能簡單的認為是傳統出版的延伸。目前我國數字出版的技術和支持條件已經基本成熟,計算機成為數字出版的核心組成部分,互聯網為基本載體,光電傳導、電子紙也日趨成熟。數字化閱讀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人們讀書、看報的時間已經大量轉移到網絡上。事實證明,數字化閱讀已被人們廣泛接受,閱讀和學習習慣發生巨大轉變[4]。
全球信息化進程推進以及信息技術正在向各個領域不斷地延伸,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發展迅速,數字出版理念在逐漸深入。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數字出版的形態將日益豐富,受眾群也會迅速增加,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勢必會成為我國出版產業改革的“前沿陣地”。
[1] 陳曉宏.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轉型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9(1):87-91.
[2] 畢昱.3G時代的手機出版與傳統出版[J].出版發行研究,2009(5):8-11.
[3] 趙峰,陳宏愚,張春強.構建中國特色OA出版體系 助推創新型國家建設[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21(3):273-277.
[4] 史慶華.我國數字化出版現狀及高校學報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9,20(4):71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