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闞洪玉
(榆樹市廣播電影電視局,吉林榆樹 130400)
隨著社會的全面進步,廣播新聞在傳播方式和手段上已經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當今社會,在國家產業(yè)政策的調整和幫助下,廣播新聞得到了快速發(fā)展,但隨之也對廣播新聞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社會和市場需求。因此,廣播新聞編輯要把好新聞質量“關”,上升到用經營理念去辦好新聞。這對于新聞編輯也是一個挑戰(zhàn),才能在快速發(fā)展的行業(yè)中占據優(yōu)勢,才能站在時代的前列進而發(fā)揮新聞以及新聞人才的積極作用。
作為傳播新聞和報道的媒介,新聞媒體應該在貼近大眾生活上加大力度,盡量滿足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訴求。改革開放的這幾十年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政策的關懷下,尋常百姓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水平已經得到了全面提高。除此之外,人們的思想意識也和從前大不一樣,很多觀念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人們對物質和文化的需求有了很大改變,還逐步加大這些方面大量信息的需求。因此,滿足大眾的物質和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除了廣泛關注大眾的衣食住行,還要在文化等領域的需求上下大力氣,做好實際的文章,把好新聞的質量關。
廣播新聞編輯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前提下開展工作,同時要深入研究廣播的特點,切實地將這些特點加以優(yōu)化而表現(xiàn)出來,著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充分發(fā)揮廣播的優(yōu)勢。大家要通力合作,把握自身優(yōu)勢,充分利用本臺新聞節(jié)目的資源優(yōu)勢,整合力量,辦出屬于自己的特色品牌的優(yōu)秀節(jié)目。
廣播具有自身的特點,可以利用利用聲音把信息傳遞給億萬的大眾,這和平面媒體有很大的區(qū)別。平面文字在廣播的作用下變成了語言,通過電波的作用下傳送給廣大聽眾。廣播節(jié)目中的聲音以及其他背景聲混合在一起,共同成為廣播節(jié)目的支柱,讓人們更加喜歡廣播新聞節(jié)目,要讓人們感覺到新聞人員在盡心盡力地將單純的文字變成優(yōu)美的旋律和內容,讓聽眾不再感到文字的單調,讓新聞的內涵得到充分的表達。新聞編輯必須充分利用廣播傳播的有效形式,把好新聞傳播“關”。新聞編輯的把關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指導播音員等工作人員充分理解稿件的內涵,讓他們認真體會稿件的主題所在。只有這樣,播音人員才會把節(jié)目的基調、節(jié)目的進程處理和掌握好,才能將新聞節(jié)目的感染力充分的表達出來,把新聞節(jié)目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給大眾。此外,在錄音報道方面也會需要編輯的參與,這也是考察其能力的時候。編輯要對主題思想進行認真考慮,對可以突出和提升主題的音響要保留;如果存在和主題思想不太相符的音響,可以少用甚至不用;和表達主題思想毫無關系的音響,如果把握不好甚至會成為噪音,這樣的音響絕對不可以保留。“把關”是新聞編輯的一種很重要的責任,這關系到新聞節(jié)目的播出質量和效果,會對大眾產生一定的實際影響,因此,新聞編輯要積極履行這種責任,保證每天都生產出更加完美、更加新穎的“新聞產品”。
正確的輿論導向是每一個媒體必須堅持的準則,這個準則是貫穿在整個新聞過程中的。當前,我國經濟總量、文化需求迅速擴大,隨著這種形勢的逐步擴大,我們和國外的一些文化就會發(fā)生一些激烈的碰撞,可能會產生多種多樣的文化觀念,進而進行相互的影響。這樣,有的人就會產生一些負面的、不良的情緒,會感到無所適從。這個時候,更是新聞媒體發(fā)揮其宣傳、引導作用的時候,所以,正確的輿論引導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廣播傳媒這樣的主流媒體,更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方向,時時的向人民大眾傳遞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以及利國利民的措施,做好黨和政府聯(lián)系與人民群眾相互有效的溝通工作,更好地發(fā)揮其紐帶和橋梁作用。因此,在新聞的選稿和編稿過程中,一定要符合政治標準,符合國家的政治導向,絕對不可以偏離,否則就會給大眾帶來誤導,因此,選擇稿件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政治要求,正確地把握好新聞的輿論導向。廣播利用電波憑借聲音這個傳播符號把信息傳遞給廣大的中國聽眾,在這個傳遞的過程之前,工作人員要進行廣播新聞制作,這個過程是很復雜的,除了必要的文字采編以外,一些技術制作的環(huán)節(jié)也要融入到節(jié)目中。這就要求編輯準確把握廣播新聞的整組形象和內容,充分研究新聞的精神狀態(tài)和新聞指向,堅持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和快速發(fā)展,新聞的巨大社會作用越來越凸顯。新聞采編作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的的成功與否,與采編前的準備工作密切相關。因此,廣播編輯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與時俱進,精心做好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編輯工作。把好新聞質量“關”,把好新聞傳播“關”,把好輿論導向“關”,如果新聞編輯能認真履行職責,嚴格把關,廣播新聞質量和傳播效果一定會得到提高。
[1] 丁朝敏. 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廣播新聞編輯[J]. 今傳媒,2011(7):132.
[2] 文心. 試論強化廣播新聞編輯的“把關"意識[J]. 華章,2010(3):144.
[3] 陳晶. 淺談廣播新聞編輯的基本功[J]. 活力,2011(6):183.
[4] 張華璇. 淺談廣播新聞編輯的基本功[J]. 新聞界,2009(4):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