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期,由于受持續高溫、境外蟲源遷入量大、降水頻繁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蟲害總體呈中高發態勢。據相關機構調查數據顯示,近期田間蟲量上升之快為近5年罕見。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因氣候異常引發病蟲害及種植面積范圍的擴展,全國殺蟲劑市場將保持旺盛需求。
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測報網監測,今年水稻重大病蟲已累計發生3.5億畝次,同比增加21%。長江流域以南大部稻區呈大發生態勢,湖南、貴州、四川等部分稻區為近20年來最重年份。
據湖北農業相關部門統計,7月中旬以來,湖北京山縣受特殊氣候條件影響,水稻病蟲害蟲量面積大,來勢兇猛。截至目前,全縣稻飛虱發生面積已達25萬畝、稻瘟病8萬畝、二化螟近55萬畝、紋枯病50萬畝。
另據了解,安徽西南、南部稻區以及江淮地區部分稻區受南方蟲源地省份待遷入的蟲源也較多,加之當前水稻苗情和氣候條件等影響,稻飛虱危害十分嚴重,水稻受害減產輕則1成至3成,重則5成以上。
據湖南省植保植檢站提供的資料表明:全省晚稻和中稻中后期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其中紋枯病、稻飛虱大發生;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偏重發生;稻瘟病中等發生,局部地區發生嚴重;稻曲病中等發生;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在晚稻上流行為害風險大;玉米螟、玉米蚜中等發生;棉鈴蟲、棉葉螨、棉蚜、棉花鈴期病害中等發生。根據7月中旬調查,中稻、一季稻田間稻縱卷葉螟蛾量大,卵量、幼蟲量上升迅速,全省田間加權畝平蛾量為1112頭,是去年同期的1.4倍,是上周的2.4倍。農業專家預測,隨著早稻的陸續收割,中稻、一季稻、晚稻田間蛾、卵、幼蟲量還將不斷上升。
陜西降水過程較多,土壤及空氣濕度大,氣象條件非常利于夏玉米田塊粘蟲的發生危害。據陜西省植保站最新測報結果,全省玉米粘蟲發生面積375萬畝,其中67萬畝重度發生,受害株率達到80%左右。
業內人士認為,農藥市場需求增加,除了受蟲害影響以外,由于夏季來臨,高溫高濕,雜草蓬生,以及國際市場需求變化等因素也是進一步拉動了農藥市場需求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