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4日,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一附院)在天津市迎賓館隆重舉辦了石學敏院士從醫50周年學術·管理思想研討會。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朱麗萍,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賀勝,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中國針灸學會會長劉保延,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梁繁榮,德國學者弗洛里安先后致辭祝賀。市人大副主任茍利軍發來賀信。全國政協常委、農工民主黨中央副主席、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天津市中醫藥學會會長張大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司長許志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教司副司長李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八處主任王昌恩,市科委主任趙海山,市教委副主任韓金玉,市科協副主席白景美,市衛生局副局長、市藥監局局長林立軍,市委辦公廳副主任孫學瑞,天津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張金鐘等領導同志,以及德國中國傳統醫學研究院院長迪·顧·庫莫爾等來自海內外的中醫藥專家學者共300余嘉賓出席學術慶典活動,共同向一附院名譽院長石學敏院士從醫50周年以來,為祖國中醫藥事業發展作出的貢獻和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
在石學敏院士學術·管理思想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就石學敏院士學術思想的傳承和發展進行了親切而廣泛的交流。隨后,石學敏院士與王國強部長、朱麗萍書記和張伯禮院士一同為《中華針灸電子雜志》揭牌。
石學敏院士是享譽中外的針灸學專家。他從醫50年,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使得他師古而不泥古,堅持融西貫中,針藥并用,形成了其獨特的學術思想體系。石學敏院士在中醫針灸臨床、科研、教學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為弘揚祖國中醫針灸學術并將其推向世界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創立的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病取得了顯著療效,創造了世界醫學史上的神話。他率先提出針刺手法量學理論,并開展相關研究,對捻轉補瀉手法確定了新定義和量化操作,使傳統針刺手法向規范化、量化發展,推動了中醫現代化進程。他率先建立了以中醫針灸為特色的“石氏中風單元”醫療模式,開發了國家三類新藥“丹芪偏癱膠囊”。近年來,他采用針灸療法治療中風病的上游病種——高血壓,已經取得了良好療效,開辟了針灸治療高血壓在國內的領先地位。該院針灸學科“針刺治療腦病研究團隊”于2011年獲得了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稱號,是入選97個創新團隊中惟一中醫領域創新團隊。他帶領該院(校)針灸學科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成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引領我國針灸學科的發展,使該院針灸學科不愧為“中國針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