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江,陳錦珊,胡永獅,杜青云
(本文編輯:潘雪飛; 英文編輯:王建東)
由于夏季日照時間長,每年7~9月份東南沿海部隊進行瀕海訓練中日曬傷發生率較高[1-2],影響了部隊戰斗力和海訓任務的完成。對此,我們應用課題組研制的新型天然的鐮形棘豆防曬霜,分別對海訓官兵不同活動地點日曬傷進行防護觀察,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累積抽樣對象1476例,其中海上游泳抽樣634例,沙灘訓練抽樣842例。海上游泳抽樣對象:觀察組323例,對照組311例,均為男性;年齡18~34歲,平均21.2歲,海上游泳4h/d,游泳時光背著短褲。沙灘訓練抽樣對象:觀察組414例,對照組428例,均為男性;年齡18~35歲,平均23.5歲,沙灘訓練1.5 h/d,訓練時著迷彩體能服。平均訓練14 d,有皮膚光過敏史者除外。
1.2 防曬霜使用方法 海上游泳抽樣對象:觀察組每次下海訓練前,在醫務人員現場指導下,將鐮形棘豆防曬霜[3-4]按照統一規定劑量均勻涂抹在短褲遮蓋外的全部暴露部位。訓練2 h上岸休息時追加涂抹1次。對照組未進行干預。沙灘訓練抽樣對象:觀察組每次訓練前,將防曬霜按照統一規定劑量均勻涂抹在體能服遮蓋外的全部暴露部位。對照組未進行干預。
1.3 觀察方法 醫務人員在訓練現場每天兩次記錄相關數據。觀察內容:訓練第1周觀察組和對照組每天日曬傷的發病人數、曬傷程度及其應用防曬霜的不良反應等。日曬傷嚴重程度評定標準[1]:①Ⅰ度。局部皮膚日曬后出現彌漫性紅斑,境界清楚,24~36 h達高峰,72~120 h后逐漸消退。②Ⅱ度。局部皮膚日曬后腫脹或出現水皰和大皰,皰壁緊張,內容為淡黃色漿液,有灼痛或刺癢感。可伴發熱、心悸、惡心和嘔吐等全身癥狀。水皰破裂后形成糜爛、結痂,7 d后恢復,局部遺留色素沉著。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2.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四組人群日曬傷患病率比較 海上游泳觀察組日曬傷78例(24.1%),對照組148例(41.1%),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沙灘訓練觀察組414例,對照組428例,觀察組累積日曬傷80 例(19.3%),對照組日曬傷 230 例(53.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 四組人群日曬傷嚴重程度比較 海上游泳觀察組Ⅰ度曬傷77例(23.8%)、Ⅱ度1例(0.3%),對照組Ⅰ度曬傷 122例(39.2%)、Ⅱ度 6例(1.9%),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沙灘訓練觀察組Ⅰ度曬傷79例(19.1%)、Ⅱ度 1例(0.2%),對照組Ⅰ度曬傷 213例(49.8%)、Ⅱ度 17 例(4.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1)。
2.3 不良反應 海上游泳組涂抹防曬霜后出現接觸性皮炎2例,沙灘訓練組發生接觸性皮炎3例,局部表現為局部片狀紅色丘疹,瘙癢明顯;停用防曬霜,外涂地塞米松霜,2次/d,2 d后癥狀均消失。
日曬傷又稱日光性皮炎,是因日光中波長290~320 nm的中波紫外線過度照射皮膚而發生急性紅斑、水皰性皮膚炎癥的光毒反應。除陽光直射外,大氣層、海面和海灘反射的散射紫外線亦可造成皮膚損傷。本病的發生與季節、緯度、環境及接受日光照射時間等有密切關系。每年部隊組織海訓正值高溫炎熱季節,紫外線照射強烈,裸露部位的皮膚易被曬傷,所以加強皮膚暴露部位的防護是防治急性日曬傷的關鍵[1]。
根據皮膚對日光的反應程度,將人類皮膚分為六型日光反應性皮膚型(sun-reactive skin type)(Ⅰ~Ⅵ型),已被美國FDA批準用于防曬遮光劑的檢測[5]。日光保護指數(SPF)是評價遮光劑有效性的重要指標。課題組前期通過調查,海訓官兵中Ⅳ型占38.8%,Ⅴ型占19.6%,Ⅲ型占17.6%,表明研制出SPF值4~10的新型防曬霜,對海訓官兵日光性損害的防護具有重要意義[6]。本課題研制的鐮形棘豆霜,以鐮形棘豆的黃酮化合物[7-8]作為主成分,加入適量納米二氧化鈦,并以維生素E作為添加劑,具有質地細膩、涂展性好、性質穩定、防曬指數較高(SPF 11.98)等優點,屬于FDA防曬化妝品分類中的優級防曬霜。現代藥理亦證實,鐮形棘豆霜能明顯防止紫外線急性損傷引起的大鼠皮膚紅腫、脫皮及潰爛的發生,能有效的提高大鼠的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同時能顯著阻止紫外線照射引起的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含量下降,改善皮膚結締組織中的膠原代謝,防止衰老的形成,體現了良好的防紫外線損傷作用[9-12]。
本研究觀察顯示,海訓官兵應用鐮形棘豆霜后,無論是海上游泳觀察組,還是沙灘訓練觀察組,日曬傷患病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藥物干預后日曬傷患病率明顯下降。同時,兩組日曬傷的程度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亦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日曬傷程度明顯降低。觀察組涂抹防曬霜后累計發生接觸性皮炎5例(0.7%),后經停用藥物和對癥治療后癥狀消失。證明課題組研制的該天然鐮形棘豆霜具有防水、防曬及減輕的曬傷程度的作用,可推廣應用于海訓官兵的日曬傷防護,應用前可先做皮膚試驗,以避免泛發性接觸性皮炎的發生。
[1]錢 江,杜青云,郭文勇.駐沿海某部海訓官兵日曬急性皮損情況調查[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08,26(5):376.
[2]宋彩萍,周 宏,張尊祥,等.某部隊2004年夏季海訓時皮膚病發病情況調查分析[J].東南國防醫藥,2005,7(3):201-202.
[3]胡永獅,洪佳妮,杜青云,等.含鐮形棘豆黃酮化合物及納米TiO2防曬霜的配方研究[J].解放軍藥學學報,2010,26(4):335-338.
[4]杜青云,洪佳妮,郭文勇,等.鐮形棘豆防曬乳膏的制備與質量評價[J].醫藥導報,2010,29(2):229-231.
[5]Kawada A.Risk and preventive factors for skin phototype[J].J Dermatol Scl,2000,23(Suppl1):27-29.
[6]錢 江,杜青云,郭文勇.東南沿海某部海訓官兵日光反應性皮膚分型調查[J].醫學信息,2008,21(9):1578-1580.
[7]陳建達,洪佳妮,杜青云.鐮形棘豆霜制備工藝的優化研究[J].藥學實踐雜志,2010,28(3):170-172.
[8]蘭芝薈,劉延彤,何毅剛,等.鐮形棘豆總黃酮霜劑的處方篩選及穩定性考察[J].藥學實踐雜志,2010,28(6):422-425.
[9]候作賢,張汝學,賈正平.棘豆屬植物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最新進展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8,26(2):320-322.
[10]李茂星,蘭芝薈,樊鵬程,等.藏藥鐮形棘豆的研究進展[J].中藥材,2009,32(8):1318-1322.
[11]李茂星,蘭芝薈,何希瑞,等.鐮形棘豆總黃酮霜防紫外線損傷作用研究[J].中藥材,2011,34(3):415-419.
[12]陳錦珊,洪佳妮,杜青云,等.鐮形棘豆黃酮類化合物對紫外線輻射引起的角質形成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J].解放軍藥學學報,2011,27(4):2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