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飛
炎是外科常見病,是最多見的急腹癥[1]。首先正確地描述本病的病史,臨床表現和病理所見,并提出闌尾切除術是本病的合理治療。目前,由于外科技術、麻醉、抗生素的應用及護理等方面的進步,絕大多數病人能夠早期就醫,早期確診,早期手術,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急性闌尾炎化膿壞疽或穿孔,如果此過程進展較慢,大網膜可移至右下腹部,將闌尾包裹并形成粘連,形成炎性腫塊或闌尾周圍膿腫。
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35例來自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經確診為闌尾周圍膿腫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2例最小年齡12歲,最大年齡60歲來了完就診前的發病時間最短3天,最長12天,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做過不同程度的抗感染治療。本組患者手術治療方式,16例采取下腹部腹直肌切口手術,19例采用麥氏切口手術。
2.治療方法
本組35例患者均處于急性期發病,全部手術治療行I期手術切除,前且放置引流管,在充分引流后全部治療痊愈,最短住院時間3天,最長住院時間12天,平均住院日8天。手術操作方法,28例患者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7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鈍性分離黏連,切開或剝開膿腫,抽凈膿液,切除病變闌尾,結扎闌尾殘端后荷包包埋闌尾殘端。
3.診斷標準標志性的轉移性右下腹痛,主要以壓痛、反跳痛為主,可觸及邊界清楚、形狀不規則、質地中等的包塊,輔助B超或CT結果提示右下腹炎性包塊存在。
對象中35例闌尾膿腫在急性期能夠及時行I期手術切除,35例患者經過手術及時治療全部痊愈。
炎是外科最為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具有發病急、誤診率高的共性。如果急性闌尾炎誤診或延遲確診很可能就會導致闌尾化膿、穿孔、包裹進而形成闌尾周圍膿腫[2]。所以,闌尾周圍膿腫的治療一定要及時、快速,中斷感染源,避免復發和并發癥的發生。從上述的研究結果來看,手術治療效果顯著,痊愈率可100%。
上對于形成闌尾周圍膿腫的患者一般習慣先行保守的非手術治療,在炎癥消退后大約三個月時間再行手術治療以切除闌尾,目的是防止腸瘺、腹腔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但是,事實證明非手術治療患者病程延續長,療效不確切,甚至可能會發生膿腫破潰并發彌漫性腹膜炎、腹腔殘余膿腫、化膿性門靜脈炎、腸梗阻等并發癥[3]。從本組35例闌尾周圍膿腫的手術治療效果來看,在發病一周內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效果顯著,無良影響。I期手術切除的優點是縮短療程,節省醫療費用,消除了感染源,避免了復發和非手術治療帶來的并發癥。
膿腫行I期手術治療體會如下:(1)切口的選擇:下腹部腹直肌切口和麥氏切口均可,下腹部腹直肌切口更有利于探查,麥氏切口顯露滿意,優點是傷口小、愈合快。(2)闌尾端的處理:大多數患者采用荷包縫合埋殘端最為普遍,如果患者因為闌尾化膿壞疽導致穿孔,采用荷包縫合困難較大,而根部結扎外加縫扎的效果最好。本組35例闌尾周圍膿腫患者中均采用根部處理方法。(3)手術操作注意事項:闌尾周圍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粘連,一定要采用鈍性分離的方法用手指輕輕分開,切忌強行剝離,避免闌尾周圍組織的出血或損傷,膿腔打開引流一定要充分徹底,以防膿液流出而污染腹腔,同時切除包裹附著膿苔之大膜,以消除感染源,防止殘余膿腫的發生。(4)放置腹腔引流,在放置引流方面本組35例患者要根據病情而定,對殘端處理較好膿流未擴散出的不放置引流,而對膿腔大,創面處有膿液的溢出的患者放置引流,本組患者中放置引流13例,在手術后第二天將引流管拔除,均無明顯膿液或滲出流出。(5)合理選擇抗生素:在抗生素的選擇方面因為闌尾炎癥主要是大腸桿菌及厭氧菌致病,革蘭陰性桿菌及抗厭氧菌的抗生素對癥,手術后視患者病情恢復變化而酌情給予抗生素。
膿腫尚未破潰穿孔時應按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處理[4]。如闌尾穿孔已被包裹形成闌尾周圍膿腫,病情較穩定,宜應用抗生素治療或同時聯合中藥治療促進膿腫吸收消退。也可在超聲引導下穿刺抽膿或置管引流。如膿腫擴大,無局限趨勢,宜先行B超檢查,確定切口部位后行手術切開引流。切開引流以引流為主。如闌尾顯霹方便,也應切除闌尾,闌尾根部完整者施單純結扎。如闌尾根部壞疽穿孔,可行U字縫合關閉闌尾開口的盲腸壁。術后加強支持治療,合理使用抗生素。
1 趙金銳.中西醫結合治療闌尾周圍膿腫30例分析[J];重慶醫學;1981,(02):46-48.
2 張先禮.冰片芒硝外敷治療闌尾周圍膿腫[J].湖北中醫雜志,1983.(03):72-73.
3 趙友仁.闌尾周圍膿腫破潰導致彌漫性腹膜炎的教訓(摘要)[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1984,(12):53-55.
4 張玉清.結腸癌誤診為闌尾周圍膿腫一例教訓[J].臨床誤診誤治,1986,(0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