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毓菁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104)
淺析朗讀在高職大學英語學習中的作用
沈毓菁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104)
朗讀,是英語學習中十分重要的手段,它對英語語感的形成,語言信息的知記,口語能力,聽力能力,寫作能力的提高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為了發展學生的基礎能力和應用能力,在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朗讀的訓練和指導。
高職英語教學;朗讀;重要性
1.加強語言信息的知記
通過朗讀可以加深對課文的及涉及的詞、短語、句子以及語音、語法、詞匯的理解和記憶。朗讀是把書面文字轉換成有聲語言的語言實踐活動,是一種出聲的閱讀,這個過程中通過大腦指揮口、耳、眼、腦協同參與的負責思維活動。因此,朗讀的過程能充分調度學習者的視聽覺。在多種感官的參與下,隨著聲音的高低起伏,快慢變化,朗讀將給大腦皮層極大的刺激量,增加學生對語言的感受,是他們對輸入的字、詞句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強化語言信息記憶的效果。另外,朗讀的過程中學生也會逐漸體會出單詞拼寫與發音的聯系,句式、句型的規律,促使學生能在反復朗讀后,更輕松的記憶詞匯、詞組、和句型。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對于一些及其熟悉的單詞短語會脫口而出的原因。
2.加強語感,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所謂語感,是指人們的語言對象的感覺、領悟和直覺的把握能力。在朗讀是,由于人的各個器官協同活動,因而我們學的不止是單個的英語片段,而是完整的英語體系,這樣,我們對英語語言信息的敏感程度、熟悉程度和整體把握程度就會提供,從而提供對應于的語感。語感提高了,學習英語就會事半功倍。
此外,通過朗讀,學生可以積累大量的英語短語、句子、習慣用語,從而是學習者擴大視野,在腦子中儲存大量有用的詞匯短語、習慣用語;通過朗讀英語文章,可以了解英語國家的生活、風俗習慣、人文歷史、地理知識等,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感就不斷增強,語言能力不斷提高,英語思維能力也逐漸得到培養。
3.朗讀有助于提供聽力能力
學習語言從聽、說開始,要讓學生聽得懂、說的出、必須有扎實的基本功,而朗讀是鍛煉這種基本功的關鍵。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方面的主要問題是自身發音不準,對英語詞匯缺乏音義相聯的認知力,對語句、語音缺乏連貫記憶,很難準確無誤地出聽到的文字材料。加強朗讀練習, 就是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語音、語調、句子的重音、以及節奏的快慢,并通過朗讀牢牢地存貯在腦海里,遇到聽覺重現時,能迅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從而更好的提高聽英語的效率。
4.朗讀有助于提高口語能力
高職學生由于長期學“啞巴英語”,要求開口講英語時他們往往心理緊張、有口難開、欲說無言。朗讀訓練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和節奏,做到發音準確、語調流暢。朗讀有助于形成語言的自我檢查能力,在朗讀過程中學生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發現并糾正隨口而出的語音錯誤。鼓勵學生大聲朗讀,耐心糾正他們的語音錯并且經常地表揚其進步,可以使學生逐步樹立信心,消除緊張心理,為學生的口語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5.朗讀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一篇好的英語作文涉及許多方面,比如遣詞的準確性,文章的完整性和流暢性等。要寫出一篇好文章,學生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練習。在教學中,筆者發現有部分學生總是先在頭腦里用漢語表述一遍,然后把它翻譯成英語;有的學生甚至翻譯單詞拼湊成句,連基本的句子結構都找不到。這樣的寫作練習對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沒有起到任何積極的作業,他們會一次次的重復同樣的錯誤。但是經常朗讀句子、段落和篇章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教學實踐證明,經常進行英語朗讀,其英語寫作水平必然也相對較高,思路清晰、表達完整流暢。
1.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朗讀的指導
指導學生朗讀的目的在于幫助他們提高朗讀能力,從而發展他們的思維,激發他們的情感。根據高職階段學生的認識心理特點,給學生擬定具體明確的目標,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跟隨課文錄音進行練習,訓練重點段落和重點詞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進行指名讀訓練,幫助學生指出并糾正個人錯誤,讓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都有朗讀機會,從而提高朗讀水平。在對話較多的課文中,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訓練,讓學生讀出不同人物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筆者還經常相鄰座位的同學結成“合作伙伴”,利用課余時間互相朗讀、互相糾正、互相啟發,讓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的朗讀時間,每個學生都得到訓練。
2.精選朗讀材料,拓寬朗讀渠道
根據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應對學生在朗讀材料的選擇上加以指導。朗讀的材料要更多的考慮到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內容可以現有的教材為主,小到單詞、短語,大到文章,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選用文字優美,有教育意義的材料,語法復雜的典型例句、短語和諺語等,有時也可選擇以下影視作品的經典對白、日常生活中實用的資料,貼近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從而激發朗讀興趣,樂意積極主動堅持朗讀活動。
教師除了授課中的朗讀指導活動以外,課外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講故事、專題辯論、課本劇表演等活動來強化學生的朗讀能力訓練,再通過師生的評議,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養朗讀習慣,做到長期堅持
朗讀是一種需要苦練和長期堅持的語言訓練,學生唯有做到長期不間斷的嚴格訓練,才能熟能生巧。因此,學生應將朗讀作為每日必做的功課,貫穿于英語學習的始終。教師除了要安排好每天的朗讀任務,還必須充分利用早讀、課前、課后等時間采用抽查、考查和學生互查等形式予以檢查,從而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任務,形成良好朗讀習慣。同時,教師還可根據高職學生興趣愛好廣泛的特點,組織英語沙龍、英語演講比賽,英文話劇表演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運用英語,展露才華的平臺。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環境中不斷提高英語學習熱情,堅持英語朗讀活動。
[1] 胡春洞. 英語教學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張彥軍. 朗讀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 教育實踐與研究,2003,(2).
G71
A
1008-7427(2012)10-0034-01
2012-08-22
作者系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