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柏冰 周文祥
(湘潭大學商學院,湖南 湘潭411005)
2009年5月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財政政支持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作座談會上首次提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概念。
2010年8月3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頒布了《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戰略高度。次日,《湖南省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規劃綱要》隨即頒發,這份綱要全面分析了湖南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必要性及其相關的優勢,并且明確了今后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為了能夠有效的發揮湖南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引導資金的的導向和激勵作用,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又于2011年9月6日頒布了《湖南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引導資金管理辦法》 ,同年9月22日湖南省經信委與省財政廳共同頒發了《湖南省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獎勵細則》的通知,刺激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奮力發展的積極性。
國內學者關于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的相關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發展的模式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這兩個方面。
對于發展模式的研究而言,主要是總結提煉出了適合湖南省實情的特色發展模式:肖萬春、鄧彬(2011)根據湖南省實際的情況,探索了具有湖南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模式,即:傳統產業依托模式、品牌攻堅模式、地區差異模式、政府引導模式和自主研發模式;易可君(2011)總結提煉了適應湖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六種成功發展模式:博云新材模式、中鐵軌道模式、科力遠模式、南車模式、比亞迪模式、太陽鳥模式。
對于發展的對策和建議而言,學者和專家們都認為要突破技術瓶頸、建立配套的制度支撐體系:陳肇雄(2010)認為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過程中必須突破科技創新的瓶頸,充分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并且要建立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和支撐平臺來服務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尹小平(2011)認為湖南省在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過程中,要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突出重大技術突破、轉變指導理論。劉偉、易春、王海南(2012)指出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應該從核心技術、產業協同機制和政策支持體系三個方面進行突破和完善,實現發展。
2.1.1 專業服務性金融機構缺乏且服務范圍有限
專業性的金融服務機構對于產業的培育與發展以及企業的成長都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其中主要的城市商業銀行。截至2012年5月,我國擁有城市商業銀行137家,全國平均水平為4.28家,而湖南省擁有2家(長沙市商業銀行,華融湘江銀行)屬于本土的城市商業銀行,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其服務范圍也有待擴展。以長沙市商業銀行為例,其目前擁有73家支行,但只有5家支行設在省內的其他市州,服務范圍幾乎只局限在長沙地區。
2.1.2 傳統信貸模式的束縛
從生命周期理論視角來看,戰略性新興產業處于初創階段,廠房等資產和設備還有待進一步的擴充和完善,急需大量的資金支持,主要是需要銀行等金融機構注入大量的信貸資金。但是,現階段商業銀行的信貸模式需要項目具有穩定的還款現金流,并輔以必要的擔保手段,主要以抵押擔保為主。但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項目恰恰難以滿足這些要求,而且企業要想從銀行取得信貸支持不得不以企業名下的固定資產去抵押,這無疑會增加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的經營風險,這對于處在發育初期的“嬰兒”的發育和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政府提供專項資金的扶持,更需要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相符合的金融產品。由于銀行等金融機構普遍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難以給它們帶來可觀的盈利,致使這些金融機構缺乏提供創新性金融產品的動力,只是提供信貸、融資租賃等傳統的金融產品服務。
要不斷加快城市商業銀行的發展,發揮城市商業銀行的貢獻,為戰略新興產業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務。各商業銀行要創新信貸模式,精簡信貸流程、提高貸款效率,縮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的貸款時間,保證企業能進及時獲得信貸資金。
我國證券市場還很不成熟,債券品種很少,債券類型主要集中電信等基礎產業的債券,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債券發展嚴重滯后。可以通過捆綁式的方法將幾個經營效益好的幾個中小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捆綁起來,組合申請發行集合債券,增加債券發行的可能性;完善企業上市的機制,彌補創業板存在的缺陷;建立統一的場外股權交易市場,完善資本市場監督機制。
應該以政府為主導為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大創新的專項資金投入力度;鼓勵金融機構需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相適應的金融創新產品。例如探索信貸、保險、理財等組合融資工具,創造性研究使用知識產權質押組合貸款、期權貸款等衍生金融產品。
人才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不僅要培育高層科學技術人才,為企業輸送優秀的科技,為企業注入活力;而且要大力培育高層金融才俊,向這些人員傳送西方前沿的金融理念和先進的金融創新方法,并向金融機構輸送高素質的研發人才,專門從事創新性金融產品的研究和開發。
[1]肖萬春、鄧彬.湖南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模式選擇[J].經濟師,2011(9)
[2]易可君.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定位、模式及支撐體系[J].湖湘論壇,2011(4)
[3]陳肇雄.加快培育湖南特色戰略性新興產業[J].新湘評論,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