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鳳英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手術室,南昌 330006)
腦膜瘤是一種常見病,占顱內腫瘤的13.4%~38.0%[1]。目前,手術切除是腦膜瘤的主要治療手段,其中直徑>7 cm的巨大腦膜瘤,其體積大,血管豐富,與周圍組織結構粘連緊密。因此,手術難度和風險較一般腫瘤明顯加大[2]。2012年4月26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對1例頂枕部巨大腦膜瘤患者行開顱腫瘤切除術及缺損顱骨修復整形術,現將護理配合要點報告如下。
患者,男,36歲,頭暈、頭痛1年余,于2012年4月20日收入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入院后,行頭顱CT檢查,提示頂枕部占位性病變(病灶直徑為8 cm),病變向顱骨外侵犯,與顱骨粘連緊密,累及頭皮層。病理診斷為腦膜瘤?;颊哂?012年4月26日08:00入手術室,按常規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工作,于09:00時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開顱腫瘤切除術及缺損顱骨修復整形術。術中出血量約6 000 mL,患者動脈壓一度降至40 mmHg(1 mmHg=0.133 kPa),術中快速加壓輸注紅細胞懸液19.5 U、新鮮冰凍血漿1 600 mL、血小板20 U、冷沉淀30 U、自體血液回輸3 000mL,以及平衡液、代血漿、碳酸氫鈉注射液等共10 700 mL。手術于20:00時結束,患者出手術室時生命體征平穩。
血液的準備:患者為“O”型血,本院血庫“O”型血庫存告急。為保證手術用血,護理人員術前動員患者家屬互助獻血,并與血庫負責人溝通,為患者手術用血開通綠色通道。
手術物品準備:護理人員術前應充分準備各種器械、物品及專科儀器與設備,并熟練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以便在手術中快速、準確地配合醫生操作,從而減少手術出血,加快手術進程。
因腫瘤位于頂枕部,患者呈右側約120°臥位。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右肩部、腋前、胸前、髂嵴、踝關節等部位墊凝膠墊保護,保持床單質地柔軟、透氣、平整。護理人員術中還應經常觀察患者,在不影響手術前提下為患者的受壓部位適當減壓、按摩,防止發生壓瘡。
護理人員協助麻醉師進行頸內靜脈穿刺,放置雙腔中心靜脈導管,術中監測中心靜脈壓;開放輸液、輸血快速通道,配合麻醉師進行左腕部橈動脈穿刺置管,持續動態監測直接動脈壓,以利術中及時、準確地獲取患者血壓信息,指導補血、給藥;放置雙腔氣囊導尿管觀察術中尿量。
護理人員應檢查血液回收機性能是否完好,按無菌要求連接好各種管道,配置肝素鹽水用于抗凝。手術開始前即準備好充足的成分血液制品,如紅細胞懸液、血漿、血小板、冷沉淀等。當術中大量失血造成患者心率加快、血壓下降時,即刻快速輸血、補液并使用升壓藥物;當血壓急劇下降至40 mmHg時,需要2名護理人員分別從2條中心靜脈通道快速推注成分血,補充血容量。
術中注意保持患者的正常體溫。當肛溫探頭顯示患者肛溫低于35℃時,護理人員應立即采取措施,將血液制品和液體加溫至37℃ 左右再輸入,并為患者加蓋電熱毯保溫,但要防止局部皮膚過熱產生燙傷。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術中需大量輸液、輸血及調節酸堿、電解質平衡、應用血管活性藥物等,護理人員應與麻醉師一起嚴格三查七對,注意藥物配伍禁忌,按正確方法配制藥物。
因手術時間長,切口創面大,當手術進行至8 h后,再行常規劑量抗生素靜脈點滴1次。另外,巡回護士應督促參與手術人員加強無菌觀念,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除必要的手術配合人員外,謝絕參觀,減少人員流動,以降低感染風險。
總之,筆者認為,充分準備、密切配合是手術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作為一名手術室護士,應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既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能,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3]。手術室護士還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高度緊張的氛圍中配合醫生操作,密切配合手術醫生和麻醉醫生完成手術。
[1]王忠誠.王忠誠神經外科學[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587-588.
[2]余政,張入丹,王劍波,等.顱內巨大腦膜瘤的手術治療[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1,10(5):465-467.
[3]延海燕.術中失血性休克 20例搶救的護理休會[J].吉林醫學,2012,33(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