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華星
(南昌航空大學體育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63)
游泳運動員身體的基本形態、機能等等各個方面都會影響到其今后比賽的成績,而身體形態是一名優秀游泳運動員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 近年來國內外優秀游泳運動員身材向大型化趨勢發展, 身高臂長在游泳競賽中占有明顯優勢,特別是在短距離項目上表現尤為突出。 因此,在游泳運動員選材過程中應該選擇那些未來身體形態具有優勢的兒童和青少年參加游泳訓練。 從而使更多的業余青少年游泳運動員為國家游泳隊提供良好的選材基礎。
本文通過網絡、圖書館、體育類資料等途徑搜集有關資料,進行統計整理、分析與歸納,對國內外優秀游泳運動員,業余青少年的身體形態指標進行重要的論證與合理的推理。
前蘇聯的游泳水平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注重后備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建立了分層次、多結構、有計劃、按比例的選材網絡,其組織工作大體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兒童、少年的選材階段。 廣泛挑選出具備運動天賦的兒童,在搞好家庭調查的同時,觀察其運動狀態,進行測試和比賽,并將選拔出的具有運動潛質的少年兒童吸收到體育夏令營中進行了訓練。
第二階段:對入選人員進行更深入的復選,進一步掌握入選兒童、少年的運動素質、心理特征和基礎訓練狀況,考查其是否符合專項化訓練的要求, 評價其從事某一專項的能力。
第三階段:運動定向階段。 通過訓練進行多次考核,實施重點測試,考核內容具有穩定性和可靠性,以確定選手的訓練項目。
第四階段:選拔優秀選手進入體育協會、加盟共和國、國家少年隊等。 這一階段要對選拔出的運動員進行反復的訓練考核,了解其承受運動負荷的能力快速恢復體能的能力以及各項能力提高的速度。 再通過測試,進一步評價運動員各類指標增長提高的幅度,掌握形態、機能、素質、心理等方面數據,并與同一年齡優秀運動員進行對比,積累選材、育才信息。
我國運動員科學選拔的工作, 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1974 年上海體科所對業余體校運動員進行多年跟蹤觀察,探索了少年運動員青春發育期的身高、第二性征等方面的變化規律,開創了我國少年運動員科學選材的研究。 而有組織、有領導地開展運動員科學選材,始于1980 年。
八十年代中期,我國借鑒了一些體育先進國家的技術和方法, 運動員選材工作逐步由原始的直覺經驗向科學化、系統化和程序化方向發展,從宏觀調整轉向微觀指導,開辟了我國運動員選材的新途徑。
進入九十年代,各級體育部門相繼成立了科研所或科研室,設有專職的選材研究和測試從員,配備了相應的儀器,建立了計算機運行系統和運動員人才庫。 除對運動員的身體形態、機能、素質、專項運動能力等進行測試外,還進行了生理、生化指標、生理學指標的測試和監控,并致力于皮紋學、血型學、遺傳學等新興學科的研究,為我國運動員的科學選材提供了捷徑。
根據游泳運動員的成材規律和我國“塔式”訓練組織形式,我國游泳選材階段的劃分可以按照年齡劃分為:運動定向(7 歲以前)、初選階段(7-10 歲)、專門選材(10-14 歲)三個階段。 各個階段選材的任務決定了各選材階段對測試結果做出正確的評價和預測的基礎。 本文以專門選材階段為例加以分析。
身體形態指標是選材中應用和研究最多的一個內容,其中身高、身體流線型、指距、手長、手寬、腳長、肩寬、上肢長是選材中應用最多的指標,下肢指標的選擇較少。 國家隊教練何新中就認為:“選材中應重視的身高形態指標是身高和體型。 ”例如獲得4 枚奧運金牌、5 枚奧運銀牌和世界錦標賽金牌6 枚、銀牌4 枚、銅牌一枚的典型游泳天才波波夫的身高就達200cm。還有人稱大腳的索普身高也達196cm。而且在國家隊和專業隊的身體形態經常選用指標中身高這個指標的使用頻率就分別為92%和81%。而筆者認為在業余青少年游泳選材中這樣的指標也應當得到足夠的重視。

表1
3.3.1 表1 中共選取了國內外優秀男女游泳運動員28 名,其中14 名外國選手分別為各項目游泳世界記錄保持者,14名國內選手也分別是各項目的國內記錄保持者。 根據表中的數據計算,我國男游泳運動員與外國運動員有身高這個身體形態上有著顯著性差異,同時他們在比賽成績上也一樣有著比較大的差距。 也就是說這種身高差距是同成績問題一起出現的。 我國女運動員在平均身高上與國外運動員無明顯差距,有些項目甚至超過了外國選手。
3.3.2 整體分析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運動員的身高和其比賽成績中的正比例關系,尤其是男游泳運動員。 這就說明身高在游泳運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重視了身高這個基本因素才有可能發現更多的有潛力的運動員,才能減小和外國運動員的身高差距,從而減小成績上的差距。
相對于身高來說其他的身體形態指標在游泳選材中同樣有著重要意義。 如身體流線型、指距、手長、手寬、腳長、肩寬、上肢長等;如在同等身高的情況下這些指標就會成為成績好壞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有的時候還可能反過來成為比身高更加重要的因素。 這也正好說明選材工作中一個很重要的“木桶理論”,一個好的優秀運動員成績的好壞是這些身體形態指標的整體有機整合,并不是單獨存在的。
如菲爾普斯身高193cm,像他這樣身高的運動員有很多,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其中存在著如此差距?這就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來看下他的其他指標:身高193cm、腿長81cm、坐高112cm、臂展200cm、軀干長112cm,這樣的體型身長腿短無疑是最具有水生動物特點,使高水位的流線型滑行更加容易,這在游泳運動中有著極大的優勢。
在游泳運動中除了蛙泳外,所有項目對于身高的要求都比較高;身高優勢、身體流線型、指距、手長、手寬、腳長、肩寬、上肢長等身體指標在選材上有著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游泳運動員作為我國游泳運動員的基礎, 在選材上應該選擇父母身高方面比較高的青少年進行訓練, 重視身體流線型方面多選擇身材瘦些的選手進行培養, 同時在手掌和腳掌方面也應該作參考選擇,以利于選材時更多身體形態方面的應用。
[1]王賀立,王金燦,等.運動選材學[M].武漢體育學院出版社,1990,5.
[2]隗金水.運動員選材的選育結合理論與實證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3.
[3]嚴蓓.美國青少年游泳訓練的特點[J].游泳,2005,4.
[4]唐汝安.對我國科學選材發展趨勢的分析[J].遼寧體科所.
[5]張明飛,章一華,程燕.優秀游泳運動員選材現狀模式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