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萍
長期大量飲酒會引起酒精中毒、酒精依賴,酒精依賴系指酒精中毒者一旦停飲,可產生一系列戒斷癥狀。酒精戒斷綜合征是筆者所在科常見的危重癥之一,其臨床癥狀為:四肢與軀干急性震顫,患者不能靜坐或握杯,易激動、驚跳,常見惡心、嘔吐和出汗,若給予飲酒,上述癥狀可迅速消失。家屬對患者戒酒行為沒有信心或不支持,導致患者出院后復飲率上升。筆者所在科對收治的88例酒精戒斷綜合征患者進行了全程護理干預,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6年8月~2011年8月筆者所在科收治酒精依賴患者88例,均為男性,其中HBsAg、抗-HBc、抗-HBe陽性46例,年齡28~72歲,平均53歲。均符合酒精依賴的診斷標準。將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44例)和對照組(44例),干預組均選擇與患者生活關系密切的家屬作為陪護與監督者。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遵醫囑給予常規鎮靜治療與護理。
1.2.2 干預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下述干預措施。
1.2.2.1 風險評估 接待酒精性肝病或酒精中毒患者的護士為責任護士,入院當天由責任護士完成精神狀況評估,包括意識狀態、注意力、有無幻覺、情緒等變化,收集資料,提出護理問題,制定護理計劃,全面掌握患者與家屬心理反應。
1.2.2.2 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住院藥物治療期間,做好安全知識宣教,陪護人員必須24 h嚴守,躁動不安者加床欄,對攻擊性患者做好保護性約束,加強巡房,觀察藥效與不良反應,備好搶救物品。
1.2.2.3 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 責任護士對待患者、家屬如朋友、親人。由于酒精依賴者主觀意志薄弱或人格障礙[1],以自我為中心,表現為執拗、易激惹,酒醉后無理取鬧或對家人打罵,酒醒后又很自卑、心情急躁,身體健康每況愈下,家屬對患者酒精依賴行為厭煩。因此,對意識清醒患者及時予以心理疏導,常與其聊天,耐心傾聽其講述,據其癥狀講解飲酒給軀體、心理、社會帶來的危害,讓患者了解疾病過程、進展、轉歸、預后。講解酗酒給家庭生活帶來的危機,強調嗜酒可增加HBV、HCV及重疊感染者患原發性肝癌的危險,酒精在致癌方面對HBV、HCV有協同作用,特別是HBsAg、抗-HBc、抗 -HBe陽性的重度嗜酒者,HBV -DNA陽性率最高為78.21%[2],介紹一些改變飲酒習慣、減少戒斷癥狀方法及治療成功病例,讓患者正視疾病,增強戰勝疾病與戒酒信心,制訂不飲酒生活計劃,爭取家屬大力支持,發揮家屬對患者的關愛作用,監督并協助患者擺脫酒精依賴[3],協助他們處理好危機。患者出院時,責任護士將做好的健康宣教卡交給患者與家屬,囑其堅持戒酒,遵守健康行為,第1個月每周電話回訪1次,2~3個月每2周1次,4~6個月每3周1次,半年后每月1次,個別患者進行家訪,了解情況。
兩組患者均好轉出院,5年內再入院例數:對照組26例,干預組10例。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出院后戒酒情況比較(n)
目前,戒酒知識尚未普及,針對筆者所在縣邊遠山區患者和社會上個別人歪曲酒文化的現狀,護理人員對酒精依賴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以及過度飲酒危害健康知識的宣傳,有重要意義。酒精依賴患者住院藥物治療僅僅是戒酒的第一步[4],出院后不再復飲、疾病康復才是護理的最終目標,而患者院外的行為追蹤、電話回訪、家屬有力地支持與干預,均需要護理人員花費更多時間與他們溝通,做好心理疏導工作,讓家屬參與干預患者的戒酒行為,讓患者從根本上認識到酒精對肝臟的損害,自覺約束,堅持戒酒,有效防治酒精性肝病及戒斷癥狀,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
[1]任顯峰,鄭素娟,馬如紅.健康教育在酒依賴治療中的作用[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04,14(1):28 -29.
[2]李巖,高歌,王江濱,等.飲酒與原發性肝癌關系的調查(附吉林省1057例原發性肝癌病因學分析)[J].現代肝臟病學,2003,8(3):140-141.
[3]徐寧.酒精性肝病110例心理狀態分析及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08,14(6):88 -89.
[4]徐桂珍,段曉玲,宋瑞榮.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干預對酒依賴患者家屬心理狀況的影[J].精神衛生,2006,2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