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道東,夏春麗
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廠雙河油礦,河南南陽 474780
河南油田雙河礦區塊開采20多年,已經進入高含水的中后期,注聚合物驅油作為三次采油的新技術,在雙河油礦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油水分離劑FY-I是新技術的應用優化和發展。
隨著采出液聚合物含量的增加,兩個采油隊的三相分離器處理后的污水含油量也先后增加,即分離效果變差,逐步影響到下游的污水處理效果。
產出液經各級裝置處理后,濾出聚合物含量雖然逐漸減少,但仍不能滿足注水的要求。
雙河礦聯合站總污水及沉降罐頂部漂浮物粘度較大,污水的粘度大于自來水的粘度。
目前雙河礦聯合站正在使用的共有三種藥劑,分別是破乳劑、無機絮凝劑NFH-INFH-IA、有機絮凝劑NFH-INFH-IB。從以上分析可知對于現在雙河礦油礦的高含聚合物采出液,這三種藥劑已經不能達到預期的處理要求。
雙河礦聯合每天要接收大量老化原油進入系統進行處理,老化原油瞬時流量大,在三相分離器中停留時間短(7min),這要求油水分離劑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破壞乳化液滴的平衡狀態,達到油水分離;污水中油滴在殘留的藥劑作用下繼續絮凝聚集在沉降罐中實現油水分離。根據上述采出液特點和工藝的具體要求,我們和河南油田飛亞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研制篩選了一種新型破乳、凈水復合劑FY-I,以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為主劑,利用表面活性劑之間的協同效應,配以不同的油水分離增效劑和一定比例的破膠劑,在雙河礦聯合站進行現場脫水和含油污水分析。得出:油水分離劑FY-1能夠改變油水界面張力和界面膜強度,破壞油水中間層,降低含油污水粘度,加速油珠凝聚,實現快速油水分離,最終實現脫水凈水一劑化。
針對雙河礦含油污水的特點,我們在現場試驗。
5月15日至6月30日凈化油含水和脫出污水含油與技術要求指標的關系如圖1。

圖1 凈化油含水和脫出污水含油與技術要求指標的關系
5月14日至6月30日污水處理指標與一級濾后污水含油及懸浮物濃度關系如圖2。

圖3 污水處理指標與一級濾后污水含油及懸浮物濃度關系
注:
1)實驗的前一個月為調整期,產生數據不作為評價效果依據,故不記錄;
2)每天四個點即:8:00、11:00、14:00、16:00取樣進行檢測,圖2中以每天的11:00的數據為代表進行對比。
3)為了在圖中表達方便,圖中凈化油含水數值為:實際數值×104。
4)從6月份開始,有大量稠油進入脫水系統,對脫水及水質處理產生干擾很大。
通過實驗可以看出,油水分離劑FY-I在雙河礦聯合站的中試達到了預期目標,實現了一劑化脫水和污水處理的目的。減少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了油水分離系統運行成本,實現了系統安全平穩運行,可以進行推廣應用。
FY-I是針對雙河礦聯合站污水中聚丙烯酰胺含量高、粘度高和油水乳化嚴重等特點而研制開發的一種非離子型高分子產品。不僅具有一劑多能的特點,而且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及經濟價值,能有效解決聚合物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對油田的有效開發,提高采收率及可持續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油水分離劑FY-I系列在河南油田產出液的油水處理系統中,實現了油水處理一劑化的目標,簡化了油水處理工藝。取代了傳統處理方法,即替代前段添加破乳劑,二段還要添加絮凝凈水劑才可達到回注水各項技術指標的方法。與傳統的二次添加處理藥劑的油水處理方法相比,油水分離劑FY-I系列一次加藥與傳統的二次添加處理藥劑的油水處理方法相比,油水分離劑FY-I系列具有下列優點:
1)達到并超過了原有各取樣點油中含水、污水中含油、機雜的技術指標;
2)過濾罐中濾料的更換周期延長,雙河礦聯合站因為原油高含聚合物和弱凝膠其濾料更換周期很短,由最初的3~4個更換一次濾料,延長至12個月更換一次濾料,后段水質未因濾料更換周期延長而受影響;
3)污泥體積量減少了70%;
4)延長濾罐反沖洗周期,雙河礦聯合站由24小時反沖洗一次改為一周反沖洗兩次;
5)降低勞動強度,減少了投加凈水劑和更換濾料所需的大量人力勞動;
6)污油回收周期延長,雙河礦聯合站的氣浮收油由原24小時連續運轉收油縮短為12小時收油一次,同時消除了沉降系統罐頂漂浮物;
7)注水水質的改善減輕了污水的回注過程中對地層的污染,提高了注水效率;
8)節約成本。
綜上所述,油水分離劑FY-I系列在河南油田油水處理系統使用中,不僅降低了藥劑添加成本,起到了減耗降本的作用,更加強了系統運行的平穩性,對原油脫水、污水除油、油水中間層、消除沉降罐頂部漂浮物和機雜的消除起到顯著作用,適合在河南油田推廣應用。在河南油田的成功應用為該藥劑走出河南油田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王濟新.油井清蠟劑評價方法研究[J].新疆石油科技,1999,3.
[2]李道品.低滲透砂巖油田開發[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154-166.
[3]范維玉.GL系列特稠油乳化降粘劑及其O/W型乳狀液流變性研究[J].石油大學學報,199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