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興中
沁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端氏煤礦,山西晉城 048203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生產安全方面的問題關注度越來越高,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煤礦的安全生產問題。煤礦在生產過程中是否注重安全生產,不僅會影響煤礦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會影響國家、集體以及煤礦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因此,加強對影響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的研究,是當前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項重大而又緊迫的任務。
1.1.1 礦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
很多礦業工作人員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著急功近利的思想觀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或者更大的利潤,很多煤礦片面地追求生產,片面地追求數量而忽略了安全生產與安全保護措施;二是一些煤礦在挖掘生產失調的狀況下,急于恢復以往的生產,急于獲得更高的利益。
1.1.2 礦業職工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較低
很多煤礦的礦井工作具有“危險、苦、累、臟”的特征,再加上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不是很高,很多煤礦礦井招聘不到高素質、高技能的工作人員,所招到的員工多半是一些文化素質較低、操作技能差的農民工。在他們上崗之前,企業沒有給他們進行安全生產與安全保護知識方面的專業培訓,因此,他們的專業技能與安全生產與保護意識較差。根據2011年開展的全國煤礦安全生產調查的結果顯示,在我國大中型的煤礦中,擁有大專以上文化學歷的煤礦職工只占員工總數的5.5%,在一些中小型煤礦中,擁有中專及以上的文化學歷的職工占總數的1.5%。
1.1.3 礦業安全生產監督檢查的工作不到位
在我國很多煤礦的生產活動中,對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工作是不到位的,其主要表現:一是有關煤礦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機制不健全;二是安全監督檢查工作人員的數量較少,且工作效率低。
1.1.4 防范礦業事故的措施不具有針對性
很多煤礦企業制定的防范煤礦事故的措施不具有針對性,而且執行力低,措施落實不到位的現象普遍存在。事故應急措施不力,裝備不到位,人員缺乏避災自救訓練。入井人員不隨身攜帶自救器的現象相當普遍。事故應急中,由于工人不能正確選擇逃生路線而造成災害事故擴大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隨著我國對煤炭資源需求量的增加,煤礦開采煤炭的速度越來越快。但是因為不恰當的開采方法或者不注重安全生產的保護而導致煤礦工人死亡的人數也在逐漸地增加。當前,我國煤礦行業安全生產的狀況如下圖所示:

根據上圖可以得知,截止到2006年,我國的煤礦死亡人數達到4700多人,百萬的死亡率雖然呈現下降的趨勢,但是絕對的死亡人數仍然是很高,煤礦安全生產已經成為我國當前迫切解決的安全生產問題之一。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對煤炭資源的消費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從而刺激著煤炭的生產。伴隨著煤炭產量的增加,我國的煤礦傷亡事故不斷地增加,絕對的死亡人數也在不斷地增多,呈現上升趨勢。建國后,我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的變化可以分為3個階段,它與煤炭產量之間的關系系數如下圖:

從圖中可以得知:我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與煤炭產量之間的關系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之間呈現正相關的關系,從上世紀的80年代到2010年之間呈現負相關的關系。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從上世紀的60年代開始,黨中央將安全生產列入煤炭行業在新時期發展的主要目標,加大了對煤礦安全生產的資金投入,提升了煤礦安全生產的水平,即使煤炭產量逐漸增加,但百萬死亡率卻在逐年的降低。
我國很多煤礦位于地質條件相對較為復雜,自然災害頻發的區域。由于煤礦的井工礦較多,其中的水文條件也比較復雜,主采煤層的變化相對較大,煤層的厚度與開采深度呈現不均勻的狀態。再加上火災與瓦斯事故的威脅,嚴重威脅著煤礦的安全生產。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煤炭開采技術與設備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不僅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而且提升了煤炭的產量。但也有一些煤礦由于周轉資金少或者其他的原因,仍然使用比較落后的煤炭開采技術與設備,更談不上一些安全保護措施,這種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煤炭的開采與運輸,影響著煤礦的安全生產,影響著煤礦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自建國以來,我國煤礦企業的發展方式是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安全生產的技術比較落后。在改革開放之后,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逐漸向集約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煤礦的生產質量逐漸地提升。從我國煤礦企業的機械化水平、全員的效率、回采效率與百萬噸死亡率等四項內容進行相關性系數分析,得出下圖:

根據上圖所示,我國煤礦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機械化水平與百萬噸死亡率之間呈現負相關的關系,其相關系數為-0.956,說明煤礦企業的機械化水平對百萬噸死亡率的影響是最大的,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隨著我國對煤炭資源需求量的增加,煤炭在市場上的價格也在逐漸地提升。這種狀況會導致一些煤礦企業未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視煤礦的安全生產,只是單純地追求煤炭產量與企業經濟效益而對擴大,嚴重地危害了煤礦的安全生產,是導致煤礦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給社會與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嚴重地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發展。
要改善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現狀,就要對煤礦企業餓、內部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安全生產與安全保護知識的培訓,制定嚴格的安全培新計劃與嚴格的安全培訓管理辦法,使得培訓工作更加的制度化、規范化。另外,對于礦井中的工作人員要實行安全資格認證制度,對于在培訓過程中考核不過關的工作人員一律不允許上崗,對于生病或者身體狀況差的工作人員不允許上崗,在最大程度上保證煤礦的安全生產工作順利進行。
要改善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現狀,作為政府,要合理運用自身的行政手段建立健全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制,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部門,對煤礦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保護措施進行監督,同時加強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宣傳與教育,努力為安全生產與監督提供有效的平臺與機制。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煤炭的需求量也在逐漸地增加,這就為煤礦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但是伴隨著煤炭開采強度的增加與開采深度的增加,煤礦災害的預防治理工作的難度也在逐漸地就、加大。因此,要改善煤礦安全生產的現狀,就要加大對科技研究的資金投入,推廣先進煤礦安全生產技術與災害防治技術,促進煤礦企業生產水平的提升。
煤礦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對煤礦的開采應該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國家的能源供應的穩定性,以及穩固我國的煤礦生產力。同時,將煤礦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放在安全生產的第一位,充分認識到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在保證煤礦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的基礎上,實現煤礦安全生產技術的改革,合理進行煤礦開采,創造經濟收入,配合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政策。
[1]梅國棟,劉璐,王云海.影響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3).
[2]董曉波,張同建,譚章祿.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影響因素市政研究[J].礦井安全與環保,2010(5).
[3]管輝,繆擁正,胡夢蘇.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煤礦安全生產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煤炭科技,2010(1).
[4]劉璐,劉曉,梅國棟.我國煤礦安全生產事故致因因素分析[J].中國煤炭,2008(10).
[5]曹吉勝,程久龍,徐小兵,曲均浩.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人的心理因素分析[J].礦業安全與環保,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