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華,許劍剛
1.昆山市張浦鎮文化體育站,江蘇昆山 215300
2.昆山市互聯信息網絡有限責任公司,江蘇昆山 215300
張浦鎮廣播系統工程被列入2009年度政府實事工程,受委托張浦鎮文體站負責此項工程的建設。經市文廣局事業科、張浦文體站有關技術人員對現狀分析討論,組織到周邊縣市學習取經,聯系設備生產廠家索取資料,定購少量器材,在金華村與鎮機房間作雙向傳輸試驗。各項技術指標符合預想的要求,綜合經濟、技術、質量指標有較大優勢,故作出以下技術方案。
張浦鎮目前有4個有線電視光發機房,擬建24只廣播室或虛擬廣播室,其中政府廣播控制中心1個,行政村廣播室23個,農村自然村用戶13 141戶,調頻音柱650只。
張浦鎮機房接收市局CATV共纜傳輸92.7M調頻廣播信號或數字廣播信號,將該信號解調成音頻作為第一音源,張浦鎮本地廣播信號作為第二音源,分別調制成98M調頻信號,通過機房CATV光發下行傳輸系統送到各光接收機,各村廣播室的廣播信號作為第三音源,經98M1550nm調頻光發經光纖傳輸到鎮機房,通過光分復用器耦合至所轄行政村的每個光接收機,實行98M調頻廣播多信源全覆蓋作為基本方式。
1)由于行政村合并現象普遍,行政村地域范圍較大,光接收機總量多。因無橫向拓撲結構傳輸網,考慮將各行政村每個廣播室信號反向傳輸到鎮廣電機房;2)調頻98M光發反傳方式:將各廣播室話筒、CD的音源通過98M調頻光發,占用一根光纖傳輸到鎮機房,采用光纖耦合器與對應送達該村的光發輸出的CATV光信號混合傳送到對應村的所有光接收機;3)部分行政村比較大,在機房端有2臺或以上光發射機輸出電視信號,在村廣播室將音源通過98M調頻光發,占用一根光纖傳輸到鎮機房,用光接收機接收下來,轉成電信號再次和電視信號一起混入控制該村的多臺光發射機中,傳送到該村的所有光接收機。
1)鎮廣播信號需調制成98M射頻信號送全鎮。由于所有音箱均采用98M調頻音箱,故在村廣播向該村播出時要求抑制鎮廣播信號,這樣要求鎮廣播98M調制電平比CATV模似電平低4DB,村廣播98M調制電平比CATV模似電平高4DB,即有±4DB的控制量(估計值),以達到自動切換目的。具體實施時可測定差拍分量和音頻干擾分量的數值,達到較為滿意的抑制效果為準,該方式從技術角度上講雖然沒有采用的必然性,但經濟實用,試驗下來使用效果良好;2)將市電臺、鎮自辦節目及各廣播室送達的信號經過調制處理,直接分配到各對應光發射機,還要通過98M調頻光發射送到南港機房、大市機房、江南春堤機房。原南港、大市、江南春堤機房覆蓋的行政村廣播在這3個機房實行光纖耦合,不涉及反傳到張浦機房;3)市、鎮、村三級分時廣播。可以根據昆山人民廣播電臺節目時段、內容作適當選擇,規定時段插入鎮廣播節目。村廣播節目除特發事件外,也必須規定播出時段。市廣播采用電力定時開關控制,村廣播采用調頻抑制自動切換方式。
采用CATV共纜傳輸智能數字遙控調頻音箱系統,可對分區進行自動尋址對點廣播,遠程控制目標音柱或調頻音箱群,調頻音箱群需要配備片區地址管理器和調制器。由于造價大,處理復雜等因素暫不考慮。電話反傳方式,由于安全原因暫不考慮。

圖1

圖2
[1]王季平.調頻同步廣播技術的最新發展及應用[J].廣播與電視技術,2005(9).
[2]何連成.調頻同步廣播網的理論、工程實現與策劃[J].廣播與電視技術,2007(1).
[3]陳敬東.數字調頻同步網技術及其工程建設[J].中國有線電視,2008(6).
[4]倪世蘭,錢岳林.電視與調頻發送技術[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3.
[5]高福安,孫江華.廣播電視技術管理與教育[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