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單身,只是為了等待一個人。見到他時,她才知道自己便是這樣的人。
他干凈、清秀,憂郁的眼神里透著一種遺世獨立的氣質,正是她尋覓多年的那種男子。可是,他優秀、冷漠還有些自傲。整個聚會,他都沒怎么注意過她,和他身邊那些妖嬈的女人相比,她只是一個來自外校的小姑娘,瘦小、平凡,無任何優勢。
聚會結束,她要了他的號碼,用心編寫了文采斐然的祝福短信發給他,他很快回復。果然他對她沒多少印象,但對祝福短信印象深刻。于是,他們才算正式的認識了。
回校后,她開始了暗戀。她給他發短信。他有時回她,有時不回,她就那樣靜靜地等著,帶著思念入夢。
她是個不善言辭的人,暗戀的時光里,她開始寫日記,一篇篇,全部記錄著對他的愛戀和癡迷。她的思念,他終究不知。
期末考試前,聽說他感冒了,她買了水果,坐兩小時的公交車去看他。見到她時,他挺感動,帶她去飯堂吃飯,去自習室看書,去操場散步。他給她講離家出走的母親,講自己不幸的童年,曾經背叛自己的女友,聽得她眼淚旺旺。一路上總遇見漂亮的女孩和他打招呼,迎著她們凌厲疑惑的目光,她有點不自在,可心里是高興的。
寒假后,她接到他的電話,說要來看她,寒假中沒有機會送的生日禮物,現在補上。她欣喜萬分,用平時積攢下的錢為自己買了一條昂貴的裙子,把長發燙成了大波浪,還挑染了點顏色。對著鏡子,照了又照,反反復復,想要裝扮成他喜歡的樣子。
他來了,帶來了新交的女朋友還有和女朋友一起為她挑選的生日禮物。當他介紹身邊的女孩時,她愣住了,但只一瞬間,她反應過來了,強顏歡笑,衷心祝福。她終究無法讓他喜歡上自己,即使她愛得無法自拔。
她一直為他寫日記,兩年下來,厚厚的一大本。畢業前夕,將本子悄悄送給他,下了決心,不再戀他。
十年后的聚會上,她又遇見了他,大學時,身邊美女如云的他竟然還是單身。十年光陰,她早已褪去了當年的青澀,推杯換盞間笑問他為何還不結婚。他沉默,安靜地注視著她。那眼神,憂郁,哀傷,直抵她的內心。
飯后,一起去唱歌,他坐在她旁邊輕聲說,下面這首歌是送給你的。隨著旋律,他走上臺唱起了《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所有的愛情只能有一個結果,我深深知道那絕對不是我,既然曾經愛過又何必真正擁有你,即使離別也不會有太多難過……”
聽著他唱歌,她淚流滿面,她記得曾經看過一句話“無論結合還是分開,結果都是不再有愛”。
也許這便是他的答案,他想對她說的話。她的癡,她的迷,她對他的好,已然打動過他。可是,他比她理性,他深知母親的離家出走和女友的背叛,使自己早已不再相信愛情。而一旦接受了她,肯定有一天會讓她失望。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對這份愛無動于衷。
他唱完,她已淚如雨下,心里多年的疙瘩瞬間解開——曾經的冷漠和距離,是他對脆弱的她最好的接受與保護。她幸慶自己不是他的浮光掠影,過眼云煙。她想,不論再過多少年,再遇到多少人,她依然會記得他。而他,也一樣。
正是因為沒走到一起,多年以后,他們才可以坐下來,無拘無束地談論著愛情,毫無顧忌地回憶著曾經寂寞的青春。
平靜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