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9日清晨6時,韓國大選投票在全國13542個投票點展開。此前,媒體紛紛表示,由于遭遇寒流,投票日當天全國大部分城市的氣溫都將在0攝氏度以下,韓國將迎來歷屆大選日中最冷的一天,而這有可能影響到本屆大選的投票率。
投票開始前10分鐘,環球人物雜志記者趕到位于首爾鐘路區的一個投票站。雖然天還沒亮,氣溫也低達零下10攝氏度,但早已有六七位選民在門口排隊等候。此后的半個多小時里,又陸續有60余位選民前來登記投票。看來,寒流并未影響選民的投票熱情。不過,記者注意到,趕早前來投票的選民以老年人居多,年輕人則寥寥無幾,一位年輕女性甚至對一大早被父親“拽”來投票極不情愿。
選戰的兩位主角當天一早投出了自己的一票:執政黨新國家黨候選人樸槿惠選擇在首爾江南區三成洞私宅附近的一個投票站投票;在野黨民主統合黨候選人文在寅則偕夫人在第二大城市釜山露面。
此次大選是1987年韓國實行政治民主化后的第六次總統選舉。此前5次,投票率一直呈現下降趨勢,這次不同的是,投票開始僅3個小時,投票率就超過了上兩屆。至下午6點投票結束,投票率竟高達75.8%,在過去25年中首次出現反彈。
剛開始,形勢似乎朝著有利于文在寅的方向發展。不過,韓國各大電視臺在選舉結束后公布了民調結果,預測樸槿惠獲勝的較多。媒體很快察覺到選情的微妙變化,記者們蜂擁至新國家黨黨部,樸槿惠的私宅外更是人山人海。從投票點出來后,樸槿惠一直在家中收看選情直播,家門口陸續聚集了約2000名支持者。晚9時40分,樸槿惠當選幾成定局,現任總統李明博致電給她:“祝賀你獲得勝利。你經歷了許多困難。”約1小時后,樸槿惠走出家門,與守候在外的支持者握手。她的身后已有警察、特工及警衛車輛隨行,這說明,青瓦臺的警備人員已開始為她提供與李明博相同級別的安全保護。
樸槿惠先是來到了位于首爾汝矣島的新國家黨總部大樓。她向新國家黨的黨員表示:“這次選舉是一次艱難的旅程,感謝各位的全力以赴。”晚12時左右,勝選已無懸念,樸槿惠在首爾光化門廣場的世宗大王銅像前發表了當選感言。她將此次選舉視為“國民的勝利”,認為這是“各位(國民)想克服危機、提振經濟的迫切之心帶來的勝利”,自己定將實現競選承諾,做一位關切民生的總統,“開啟實現夢想的國民幸福時代”。20日凌晨4時46分,最終計票完成,樸槿惠以51.56%的支持率當選,文在寅以約100萬票的差距惜敗。
韓國媒體在總結樸槿惠勝選原因時,提到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50歲以上選民的壓倒性支持。韓國已進入老年化社會,50歲以上選民人數增長較快,且對韓國當前的“危機”有著更深刻理解,大多希望樸槿惠能像她父親那樣發展經濟,帶領韓國擺脫內憂外患。
其二,由于現任李明博政府正逐漸失去民心,同在執政黨的樸槿惠不得不想法在黨內與李明博劃清界限。也正因如此,文在寅越是要樸槿惠對現政府失敗負“政治責任”,樸槿惠越能得到更多支持。
其三,競選中打出的“民生”旗幟迎合了民眾需要。韓國慶熙大學教授李澤光表示:“‘民生’旗幟表明,未來韓國社會政治中有關理念性的問題將逐步淡化,民生會成為每位政治家需要深思的問題。”
樸槿惠的當選,創造了韓國大選的多項“第一”:她不僅是韓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女性總統,也是韓國實行總統民選制度以來首位以超過半數支持率當選的總統,她的當選打破了韓國政壇“高投票率不利于執政黨”的魔咒,更使韓國政壇首次出現“父女總統”——樸槿惠父親樸正熙,曾是韓國第五至第九屆總統。
當選后第二天,樸槿惠便啟動了作為總統當選人的正式活動,行程甚至比競選時還緊張。20日上午9時,她前往韓國國家墓地國立顯忠院,先在顯忠塔前獻花燒香,而后依次參拜已故前總統李承晚、樸正熙及金大中的墓地。10時,樸槿惠在新國家黨黨部發表致國民感言,表示自己將不計較對她個人的支持或反對,盡力和解、均衡各黨派政治勢力,根除分裂和矛盾。
樸槿惠當選后,路透社、美聯社、日本共同社等各國媒體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集中在她的內政外交政策上。因為性格堅定冷靜,樸槿惠被不少人稱作“冰公主”,現在,人們正期待著她在治國理政上有出色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