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槿惠成功當選,有國內政治和國際環境的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還在于她的執政理念和政治策略,而這也是她未來處理內政外交事務的基石。
樸槿惠多次強調“國家至上”,稱要把大韓民國建設成為一個“先進的國家”,為此,必須建立一個完善的、整體的國家運營體系。在她看來,一個國家的發展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國家領導人的卓越領導力。只有國民對領導人充分信任,才能實現整體和諧;如果人心渙散,國家就無從發展。她強調,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必須沒有私心、貢獻一切、致力于國家的發展。樸槿惠的這些觀點,得到了民眾的普遍認同。
樸槿惠未來的執政之路也面臨著重重困難,首要課題就是振興經濟。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韓國的經濟已經連續5年處于停滯徘徊狀態。國內的幾家大企業雖然在全球經濟中保持了不錯的發展勢頭,但是國內內需乏力,并出現了分配不公以及中產階層的崩潰。民眾普遍擔憂,韓國會不會出現日本那樣連續20年經濟低迷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樸槿惠雖然頭頂父親創造“漢江經濟奇跡”的光環,但自己能不能創造出經濟奇跡,還是個未知數。
在國內政治方面,樸槿惠需要有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來彌合政治對立的現狀。韓國世宗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政治學博士李泰桓在接受環球人物雜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此次總統大選可以看出,韓國社會對立情緒依然存在,“保守派”和“自由派”之爭十分激烈,如何使韓國各政黨更加團結,而不是互相掣肘,是新總統必須解決的問題。
外交方面,樸槿惠首先要處理的是大國關系。對中韓關系來說,樸槿惠政府正處在中韓建交20周年這一關鍵時期,具有承上啟下的劃時代意義。樸槿惠雖然強調依賴韓美同盟,但與現任政府相比,她作為“保守陣營中的進步派”,將可能推行更加平衡的外交戰略,進一步發展對華關系。樸槿惠曾明確表示,當選后會將韓美關系升格為“全面戰略同盟”,同時,將把中韓發展為相互信賴的“戰略合作伙伴”。
在韓美關系上,奧巴馬連任和樸槿惠當選,將使兩國關系保持過去4年以來的基本框架,并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和深化。不過,兩國分歧也不少。比如,目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美國大幅縮減國防開支,急需韓國幫忙分擔防衛經費。而韓國經濟也處于低迷,肯定不想拿出太多的錢來。另外,美國大力主張不擴散核能的原則,所以難以接受韓國提出的核能濃縮和再處理的要求。
在韓日關系上,韓國媒體稱,樸槿惠對領土和歷史問題立場很堅定。韓國中國政經文化研究院理事長、國際政治學博士李映周表示,在這兩個問題上,韓國政府和國民無論如何都將會對日強硬。當然,樸槿惠也曾于今年11月提出“東北亞和平合作構想”,認為需要實現真正的地區和解,促進地區合作,協商解決領土爭議、歷史等問題。
發展韓朝關系更是重中之重。樸槿惠7月10日正式宣布參選以后,一直強調將改善韓朝關系,推進朝鮮半島“信任進程”。她曾表示,統一、外交、安保政策的關鍵是“信賴外交”和“均衡政策”。所謂“信賴外交”是根據國際規范,做韓朝互相期待的事。而“均衡政策”是改善那些應該改善的東西,把南北關系引向正常軌道。她主張“通過南北間的實質性對話,緩和軍事對峙,并以建設經濟共同體為基礎,先實現‘小統一’,再推進政治一體化,最終實現‘大統一’。”具體來說,將在首爾和平壤設立韓朝交流與合作辦公室,以保健、宗教、學術為主促進兩國社會與文化交流。在此基礎上,通過增進信任,進而在無核化方面取得進展。但樸槿惠對朝鮮也不客氣。大選期間,她曾批評朝鮮12月12日發射衛星,稱這是對韓國和全世界發起的“挑釁”。她同時強硬地表示,“韓國需要具備強有力的威懾力。”
專家分析,樸槿惠的對朝政策會在前幾任韓國總統之間尋求平衡。她對金大中、盧武鉉時代的“陽光政策”持否定態度,認為花幾十億美元并沒有買來真正的和平;她還認為現任總統李明博對朝的強硬態度也沒有換來韓國自身的利益。有分析稱,在樸槿惠執政初期,或許會在處理韓朝關系時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