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炮火、爆炸和傷亡,這是敘利亞眼下的“關鍵詞”。今年12月,敘利亞沖突進一步加劇,西方不斷施壓,敘政府處境日益艱難。得到外部支持的敘反對派頻頻發力,與政府軍的武力過招升級,頗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架勢。
由于復雜的政治勢力和宗教力量的交集,也由于多重矛盾無法化解,敘利亞局勢處于膠著狀態。隨著沖突升級,這種膠著狀態已經變得越來越血腥。
歷史和宗教矛盾的延續
敘利亞位于地中海東岸,具有悠久歷史。其境內90%的人口為阿拉伯人,其中絕大多數為遜尼派穆斯林,15%是屬于什葉派中的阿拉維派,還有占人口5%左右的少數教派德魯茲派,以及8%左右的信奉基督教的阿拉伯人。敘利亞還有約10%的非阿拉伯人口,包括亞美尼亞人、庫爾德人、土庫曼人、猶太人等。
敘利亞曾長期遭受法國殖民統治。法國人為防范遜尼派穆斯林,就在軍隊中重用阿拉維派。至今這一族群仍占據敘政府與軍隊的重要位置,而靠政變上臺并長期掌權的阿薩德家族,也屬阿拉維派。法國人當年還將敘利亞各民族分別安置在各主要城市,以求相互制衡。在法國殖民者主導下,敘利亞和黎巴嫩被劃為6個執政區,包括遜尼派穆斯林主導的大馬士革和阿勒頗,阿拉維派主導的拉塔齊亞,德魯茲派為主的德魯茲山,土耳其人主導的亞力山德塔及基督教馬龍派主導的大黎巴嫩區等。這也造成了敘境內各派別分別有自己的地盤,并保持較大獨立性的局面。
1941年,敘利亞獨立。當時,控制敘利亞政局的主要是遜尼派精英,阿拉維派等少數民族便在軍中發展勢力,多次發起政變。失敗后,很多阿拉維派軍官被流放海外,成為反對派,政府也不斷更替。這段時期,產生了復興黨、敘利亞民族黨和敘利亞共產黨。復興黨和遜尼派穆斯林都希望排除西方殖民主義影響,建立獨立自主的阿拉伯國家,兩者有了合作的基礎。但前者泛阿拉伯主義的世俗化傾向,與后者泛伊斯蘭主義堅持伊斯蘭教法的意識形態終究有矛盾,這為阿薩德父子掌權后的一系列歷史矛盾埋下了伏筆,也是今日敘利亞亂局的暗線。
復興黨創立之初,強調社會公正,同時希望推動阿拉伯國家的政治聯合,并強調各宗教宗派之間的寬容與宗教自由。但1963年復興黨執政后,特別是1970年哈菲茲·阿薩德上臺后,復興黨轉向實用主義,選擇了一條中間偏左的道路,團結了左派力量。當時,反對復興黨政權的主要是一些遜尼派原教旨主義者。從1967年到1985年,遜尼派不斷發動武裝暴動,多次制造恐怖襲擊事件。而穆斯林兄弟會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到1982年,哈馬發生的武裝暴動幾乎將國家推向內戰邊緣。哈菲茲在哈馬進行殘酷鎮壓,也埋下了仇恨的種子。穆兄會成員紛紛流亡海外,主要在英國和伊拉克。這些流亡者后來成了敘利亞海外反對派的主要成員。
2000年,哈菲茲去世,其次子巴沙爾·阿薩德繼承了父親的權力,并執政至今。復興黨政權原本的世俗化程度就非常高,巴沙爾本人對西方文化也很熟悉,同時出于改善外部環境的現實考慮,他也希望緩和與歐美的關系。巴沙爾一度實施改革,開放黨禁,釋放政治犯。2011年3月,敘利亞沖突爆發。巴沙爾舉行了憲法公投,規定實行多黨民主選舉,還規定總統必須是穆斯林,以取悅遜尼派穆斯林民眾。
但巴沙爾的這些努力和妥協,并不能滿足反對派的胃口。反對派要求的是巴沙爾徹底交權,俄羅斯等國認為,巴沙爾的去留應由敘利亞民眾決定,美國堅持巴沙爾不能在過渡政府擔任任何角色,還有一些國家不斷加大對敘反政府武裝的支持力度。在多重力量作用下,敘境內沖突規模不斷擴大,到目前為止已造成4萬多人死亡,約50萬人淪為跨境難民,國內流離失所者更多。據聯合國報告顯示,2013年敘利亞大約有400萬人需要國際人道主義援助。
靠軍隊和情報部門掌權
敘利亞的軍隊是阿薩德父子的掌權資本,也是巴沙爾目前用以維持政權的最后依靠。敘陸軍現役軍人有32.5萬人,預備役有31.4萬人。此外,還有海軍5000人,空軍4萬人,防空部隊6萬人。
由于阿拉維派人數少,擔心目前執政的阿拉維派政權一旦下臺,會使自己淪為二等公民甚至遭受迫害,因此一向重視掌控軍警力量。敘利亞正規部隊以阿拉維派為主,七成軍人都是阿拉維派,預備役部隊則主要是遜尼派。敘軍以陸軍為主,占整個軍隊的80%,陸軍司令兼任總參謀長,一般是阿拉維派擔任。總統則統帥三軍。敘利亞還有10多個安全和情報機構,包括情報總局、軍事情報局、空軍及軍事安全和政治安全情報局等。在這些強力機構,阿拉維派的人占了絕大多數。安全機構領導人的權力甚至超過軍方領導人。
在西方封鎖下,加上財力有限,敘軍現代化程度有限。但敘軍有足夠的力量對付民眾抗議和反對派武裝的攻擊。不過,敘利亞受西方禁運政策影響,敘政府軍的先進武器零配件缺乏、后勤保障方面嚴重不足,武器性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而反對派得到大量的所謂“非作戰用”裝備,戰斗力得到提升,大有打敗政府軍之勢。目前,反對派聲稱已控制全國約40%的面積。12月16日,反對派武裝指揮官薩阿德丁稱,反對派已為奪取中部哈馬省采取行動,以連接中部地區與反對派武裝控制下的北部地區。而在敘首都大馬士革,武裝沖突的槍炮聲也不斷響起。
隨著反對派武裝力量的加強和西方壓力的加大,敘利亞政府有些“扛不住”了,軍方和情報機構的高級官員也不斷叛逃。最近,敘國家情報總局公關部長薩巴赫宣布“離開罪惡的巴沙爾政權,加入到偉大的敘利亞人民革命陣營中”。土耳其媒體稱,薩巴赫是敘核心機構高級負責人,其叛逃將對敘當局造成巨大危害。
化學武器與巡航導彈疑云
面對壓力,巴沙爾是否會動用化學武器,這成了熱門話題。
12月18日,總部設在迪拜的阿拉伯電視臺播放了叛逃的敘利亞前化學兵司令阿德南·西爾瓦的講話錄像。阿德南說,敘利亞軍隊的化學武器威力超過人們的想象,數量和殺傷力可與以色列的化學武器媲美。很多人以為敘利亞的化學武器只是傳統的種類,如沙林毒氣、芥子毒氣、氰化物等,且多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生產的。阿德南則說,敘利亞曾更新化學武器,即便是舊武器,對付反對派也綽綽有余。強硬的敘利亞軍方認為,如果西方敢軍事干預敘利亞,化學武器將是抵御侵略的“王牌”。敘政府發言人馬格迪西曾公開表示,“無論什么時候,敘利亞都不會使用化學武器”,這讓敘軍方和安全部門十分惱火,認為這是“懦弱的表現”。馬格迪西“因為發表與政府口徑不一致的講話而被解職”,取道黎巴嫩逃到英國倫敦。
“中東在線”稱,敘利亞的化學武器讓西方很緊張。這些化學武器的儲藏地由數千名敘政府軍士兵把守,但很可能被極端組織占領。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化學武器要么會被敘政府用來鎮壓反對派,要么會落入激進的武裝派別甚至“基地”組織手中,對地區安全構成潛在威脅。美國國防部官員稱,美國正與以色列、約旦及土耳其等國密切監視有關動向,一旦發生緊急情況,美國可能與約旦和土耳其軍隊展開聯合行動。還有消息稱,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政府已開始雇傭私人承包商來培訓敘反對派監控和保證化學武器庫的安全。而如果敘政府真的使用化學武器,西方可能以此為借口軍事介入。美國總統奧巴馬12月初就警告,如果巴沙爾敢用化學武器,將犯下“巨大的錯誤”。美國不會允許21世紀“墜入黑暗之中”。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也警告,化學武器是“不能跨越的紅線”。美國防部長帕內塔指出,相比于利比亞,敘化學武器庫的危害要“糟糕100倍”。
同樣成為話題的還有敘利亞的彈道導彈。12月12日,美國和北約高官強調,敘政府軍對反對派武裝使用了類似“飛毛腿”導彈的短程彈道導彈,使沖突明顯升級。美國務院發言人諾蘭說,敘政府軍正使用“裝有易燃原料的燃燒彈”。中東媒體認為,如果信息屬實,標志著事態嚴重。敘政府有大量導彈,如果真用導彈對付反對派,將會重創對手,直接影響戰場走向。如果是西方捏造事實,則說明西方正在羅織“罪證”,對敘施加更大壓力,甚至在為軍事干涉做鋪墊。阿爾及利亞《東方報》評論:“先在化學武器上做文章,現在又拿導彈問題說事,西方國家指向敘利亞的劍鋒越來越犀利,這或許預示著局勢面臨新的升級。”
西方動作越來越大
12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講話,宣布美國承認敘利亞反對派和革命力量全國聯盟(簡稱“全國聯盟”)為2000萬敘利亞人民的合法代表,并正式向“全國聯盟”主席哈提卜發出訪美邀請。12日,第四次“敘利亞之友”會議在摩洛哥舉行。來自西方和阿拉伯國家的數十名高官與敘利亞反對派領導人進行了兩天對話,隨后多國官員宣布承認“全國聯盟”為敘合法代表。這令敘反對派十分振奮。
但是,敘利亞反對派想要從西方得到更多先進武器,這一點沒有被滿足。目前,反對派的武器來自卡塔爾、土耳其、沙特,還有大量的自制武器。西方媒體曾刊登不少反對派武裝人員武器簡陋的照片,制造輿論要求武裝敘反對派。但因武器禁運條例,反對派未能得到歐洲國家的武器。“中東在線”網站批評西方一面打擊恐怖主義,一面利用恐怖主義在敘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目前敘境內的反對派中有相當數量的武裝人員與“基地”等恐怖組織有密切的聯系,而西方對這些人的資金和武器支持,在未來會自食其果。這些意見,美國也未全部排斥。美國官員稱,他們不急于向敘反對派提供武器,因為擔心武器落入極端分子手中。12月10日,美國將敘反對派組織“救國陣線”列為外國恐怖組織,稱它是伊拉克“基地”組織的分支。此舉引發敘反對派強烈反彈。哈提卜在“敘利亞之友”會議上說:“以宗教信仰作為解放自己國家動力的任何反對派組織都不應被認為具有危害性。”但美國至今對直接武裝敘利亞反對派很謹慎,這也是因為前車之鑒。美國出兵推翻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換來的是持續動亂和“不聽話”的新政權;動用空中力量推翻了利比亞卡扎菲政權,換來的是武器流散,美國大使在利政權更迭后被殺。
不過,美國也在做軍事方面的部署。12月14日,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突訪土耳其,下令在土敘邊境部署兩套“愛國者”系統,“防范敘利亞的火箭彈和導彈襲擊”。北約計劃到明年1月底之前在土敘邊境一共部署6套“愛國者”系統,美國、荷蘭和德國各分攤兩套。約旦《憲章報》稱,土耳其的飛機曾被敘利亞擊落,兩國還多次在邊境交火,為了自己的安全,并為可能的軍事介入做準備,土耳其一直要求北約在其境內部署反導系統,現在終于如愿。伊朗武裝力量總參謀長費魯茲阿巴迪說,敘土邊境部署“愛國者”將會導致“世界大戰”。他說:“每套‘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都是世界地圖上的一個污點,這將可能引發世界范圍內的大戰。”但北約置若罔聞。埃及《晨報》稱,北約清楚土耳其的用意,但成全土耳其就是成全自己,進可對敘利亞采取軍事干預,退也沒有損失。
“決戰時刻臨近”
埃及《金字塔報》認為,目前敘利亞局勢“極度糟糕和危險”。敘當局選擇了拖延手段,繼續鎮壓人民,而國際社會也未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來制止這一切。文章認為,外部軍事干預并不是最好的手段,通過聯合國和阿盟敘利亞危機聯合特別代表卜拉希米的斡旋,以和平方式建立新政府也是選項之一。不過,許多人認為“決戰時刻已經臨近”,就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沙特《中東報》文章稱,巴沙爾本人和平下臺的可能性已隨著政府軍持續對平民的屠殺而變得渺茫。目前敘利亞人民需要思考的是戰后重建事宜。
12月13日,埃及《金字塔報》稱,巴沙爾的母親馬赫魯夫已由其私人醫生陪同到了阿聯酋的迪拜,與3個月前到那里的女兒布舍拉會合,在那里繼續治療“神經崩潰”。有中東媒體認為,巴沙爾正在為自己的后路做準備。12月17日,黎巴嫩《消息》周刊發表對敘副總統沙雷的專訪。沙雷稱,無論政府還是反對派都不可能戰勝對方。“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們越來越遠離某個軍事或政治解決方案……我們必須把自己放在捍衛敘利亞存在的位置。我們不是為一個人或一個政權而戰斗。”他同時呼吁沖突雙方采取互信措施,稱必須由敘利亞人化解這場沖突。這番講話被認為是敘政府對自己處境的清晰認識,并開始打算做出一定的妥協。但反對派并不買賬,要價越來越高。巴沙爾不下臺,反對派就不會善罷甘休。
歲末年初,敘利亞危機已到了臨界點。面對反對派的強烈攻勢和西方的步步緊逼,敘政府還得在艱難中苦撐。人們希望各方能通過政治談判解決危機。這雖然困難重重,卻是唯一的正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