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研究公司IDC最新發布的全球手機市場份額報告顯示,在2012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上,三星以5630萬部的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一,市場份額為31.3%,兩倍于位列第二位的蘋果,而昔日領袖諾基亞則跌出了前五名。三星以超出預期的速度夯實了手機市場全球第一的地位,將競爭對手遠遠甩在了后面,形成了真正一枝獨秀的局面。
垂直整合優勢成就“一枝獨秀”
“三星首先贏在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其次又有較好的品牌優勢,同時硬件產品品質也不錯,包括獨有的大屏,用了之后大家都很喜歡。”IHS中國研究部總監王陽這樣總結三星成功的客觀原因。其中,三星的垂直整合已經成為全球消費電子企業紛紛效仿的模式。
說起三星電子的垂直整合優勢,最先被想到的是三星在半導體芯片和顯示屏方面的優勢——這是一部手機的關鍵組成部分。事實上,三星電子是半導體、電信、數字媒體和數字融合技術方面的全球領導企業,擁有存儲芯片、處理器芯片、液晶屏等移動終端核心電子元件的設計和制造能力。其存儲芯片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處理器芯片足以提價20%還能讓蘋果因沒有替代品而無奈接受,在顯示屏方面更是率先將下一代顯示技術AMOLED在手機上商用,拉開了與其他手機的差距。垂直整合的全產業鏈優勢確保了三星自己擁有足夠的創新力,能在各個維度對消費者的需求進行快速響應甚至主動挖掘,不依賴于其他廠商就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正是基于這樣的實力,無論是過去的功能手機還是如今的智能移動終端,三星都能確保硬件配置規格和用戶體驗的領先性。以三星風靡全球的GALAXY Note手機為例,三星開創性地將5寸以上屏幕用在了手機上,而在前不久發布的第二代產品GALAXY Note Ⅱ中,又將這一尺寸擴展到5.5英寸,以5.5英寸的尺寸、1280*720的分辨率、HD Super AMOLED的技術將手機屏幕推向了另一個境界。三星的這一舉措明顯刺激到了蘋果等競爭對手,因為其對自身新一代產品的升級就主要體現在屏幕尺寸上,但是,4英寸相比5.5英寸,其震撼力和吸引力畢竟要差很多,可問題是,沒有垂直整合的優勢,這些品牌是否有能力推出更大尺寸的手機呢?
此外,三星為GALAXY Note Ⅱ配備的1.6 GHz獵戶座四核高速處理器、2GB RAM內存等行業最先進的硬件也都是三星自己的產品。既保證了供貨質量,也保證了價格。也正是基于全產業鏈覆蓋的優勢,三星可以提供從幾百元的高性價比手機到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高端手機的全系列產品,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機型選擇和產品體驗。而不是像其他一些品牌那樣,只有寥寥幾款產品。
創新引領人性化趨勢
基于全產業鏈的優勢,三星在硬件上已經擁有競爭對手無法企及的優勢。今年發布的兩款旗艦產品GALAXY S Ⅲ和GALAXY Note Ⅱ都有一流的四核、高清大屏、超薄、大存儲大電池等特點,但在市場上不斷掀起的手機“核戰”等紛爭中,卻很少看到三星的影子,而更多以“人性化”、“用戶體驗好”建立了自己的口碑——這體現了三星能在手機市場一枝獨秀的另一個原因:作為行業老大,三星已經不再把與對手比拼作為其市場行為的依據,而是把為消費者帶來切實便利作為基準,真正為用戶服務。
在對智能手機越來越依賴的今天,常常會出現使用一個應用時想調用另一個應用的需求,或者不想調動整個程序,只想看一下天氣或股市的新變化,三星在新推出的GALAXY Note Ⅱ中前所未有地強化了其多任務處理功能,從而極大簡化了操作步驟,讓用戶無論在娛樂、創作還是工作時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與高效。例如,其“浮窗預覽”(Air View)功能只需把S Pen的筆尖懸浮到電子郵件、短信的標題上即可預覽郵件和短信內容。再比如,三星在GALAXY Note Ⅱ、GALAXY S Ⅲ及GALAXY Note 10.1上加入了“畫中畫播放”(Popup Video)功能,讓用戶在播放影片時毋須關閉視頻窗口即可啟用其他功能,如查閱和回復短信、電子郵件或瀏覽網頁、更新微博等等,從而不打斷原有的娛樂,除此之外,GALAXY Note Ⅱ還加入了分屏多任務處理、急速連拍、智能傳輸等大量創新功能。正因為這些創新的努力,我們得以在2012年看到智能手機市場這樣一個形勢——某一款手機不再風靡,什么也阻擋不了消費者選擇更大屏更創新的GALAXY Note Ⅱ。據了解,為了做到人性化,三星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當然,巨額的投入在造就人性化體驗,讓消費者滿意的同時也夯實了三星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另一個老大地位——據悉,三星已經成為智能手機領域專利最多的企業。
可以看出,作為手機領域的領頭羊,三星正在努力通過一系列的創新引領智能手機“人性化”的發展趨勢。
重視中國市場的每一個需求
據GFK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達22.9%,位于絕對領先的第一位置。三星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取決于其敏感的市場洞悉——三星是一家從業務發展初期到現在的輝煌時期一直特別重視中國市場,并盡全力滿足中國市場各種需求的公司。在具有中國特色的雙網雙待市場,三星持續多年斬獲CDMA市場第一的佳績,成為雙網雙待的代名詞。反觀其他在不同領域做到全球市場第一的企業,絕大多數在中國市場為其業績添磚加瓦之前就已經有領先的市場基礎,而且往往是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已經占據大多數的份額,因此,有不少企業,尤其是歐美企業其實是不重視中國市場的。
“三星的本地化做得很好,對中國的每個3G制式都有大投入,舍得花人力物力,包括供應鏈管理等,全都很用心地做,所以才能成功。”王陽說。中國有3個3G制式,每個制式都覆蓋會花去企業很大的人力物力,更何況前幾年中國3G牌照發放后,中國運營商才開始強化自己對終端產業鏈的掌控地位,一些已經在2G開放市場上取得很好業績的“當時老大”常常與運營商叫板,不支持運營商推出手機。而當時已經是全球知名品牌的三星則全力支持所有中國運營商,以最豐富的機型、較優惠的價格幫助運營商推出定制手機。這不僅讓三星在運營商中間贏得了信任,而且隨著運營商定制渠道的進一步擴大,也讓三星獲得了銷量。例如,為了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三星GALAXY S Ⅲ和GALAXY Note Ⅱ均推出了覆蓋三大制式的產品,而應運營商要求,GALAXY Note Ⅱ更是推出了WCDMA制式的單卡產品N7100、支持TD+W(僅國外)單卡雙模的N7108、支持W+G雙卡雙待的N7102以及支持C+G雙網雙待的電信定制版N719共4個型號的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而TD及雙卡雙待產品,更是僅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定制產品。相較于在中國上市的某品牌新款手機不僅上市時間遠晚于其全球首發時間,還在中國市場提高售價的行為,三星的誠意更為顯著。事實上,三星一路披荊斬棘,超過其競爭對手成就智能手機“一枝獨秀”的事實本身已經說明消費者對其的認可。
當然,三星今年的上述旗艦產品GALAXY S Ⅲ和GALAXY Note Ⅱ在中國市場也與全球其他地區同步上市,要做到這個并不難,主要取決于態度,蘋果沒有這樣做、HTC也沒有這樣做,從統計數據看,它們的銷量也是呈下降趨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