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幺
俞文杰今年92歲,這個年紀的老者都經歷過時代的滄桑巨變,人生的起起伏伏。俞老認為想要活得久一點,活得質量高一些,心態還是最重要的。“雖然心態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到了我們這個年齡,經歷的事太多了,自己怎么對待才是關鍵。得失看得淡一點,才能活得更快樂一些。”
一心照顧妻子
成為家務能手
俞文杰的老伴在1999年查出罹患了乳腺癌,當時已經80歲高齡的俞老立刻承擔起了照顧妻子的責任。“在妻子生病前家里的大小事都由她來管,她生病后由我管。”
俞文杰和老伴住在浦東,他們看病要去浦西的龍華醫院,每次都是俞文杰先去醫院幫老伴掛號。“現在掛號十分不容易,掛一次號要八個月才排得到。”掛到號后,俞老一大早就會陪著妻子到公交車站排隊等車,看到有出租車路過就揚招,不然就和老伴一路坐公交車到浦西,再打車去醫院。到了醫院,俞文杰還會先去幫老伴借輪椅,然后推著她進醫院看病。看完病后,俞文杰還承擔起了幫老伴抄方的任務。因為妻子的病,俞文杰退休后的生活習慣完全改變了,他放棄了所有娛樂愛好。“妻子生病就等于我生病,一切都要以照顧老伴為主。”
在妻子生病的八年里,俞老和妻子有了更多的時間交流溝通。他們從不避諱討論疾病,經常在一起平和地聊天,俞老常安慰妻子:“你母親離開的時候78歲,你現在活的歲數已經超過她也趕上你父親了。”
在妻子生病前,俞文杰什么家務活都不會,連自己的衣服放在哪兒也不知道。但妻子生病后,他開始漸漸接班。每天起床后太太都會告訴俞老家里每個柜子里放了什么,在做家務時也會叫他在一旁學習。“剛開始我并沒有將妻子的話聽進去,但是漸漸地,我意識到自己必須要學會這些,這也是妻子的一份托付。”
2006年妻子去世時,俞老已經成為了家務能手。他現在一個人生活,每天自己燒飯、打掃衛生、整理房間,所有事都自己做。“家里的親戚都勸我請個保姆,但有了保姆我自己就沒事做,反而閑得發慌。凡事都有兩面性,妻子的離開鍛煉了我的家務能力,每天做家務也是一種運動,沒有這些,或許我也不能這么長壽了。”
俞文杰在學校讀書時就愛好體育,工作后隔三差五會和同事一起去打籃球、踢足球。三十多歲時他做起了單位所在輕工業系統的足球裁判,退休后更是守著體育頻道不放。
“我現在歲數大了,雖然不能像年輕時那樣‘征戰沙場,但我還喜歡攝影,到各個地方留下影像,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就在幾個月前,92歲的俞文杰還一人乘車前往南翔古漪園。“我去古漪園既想拍下美麗的梅花,也想感受當地的生活。第一次去晚了,光線不好,拍不出美景。第二次正好下雨,又錯過了佳機。第三次,終于讓我拍到了綻放的梅花。”為了拍出美麗嬌媚的梅花,俞文杰從浦東三顧嘉定,如此長路他也不覺得累,一點都沒有耄耋老人之態。
除了體力運動,俞老也喜歡腦力運動。他退休后就迷上了橋牌,經常有一群年齡相仿的牌搭子。他們固定四人一組,一般兩個月輪流到各自家中打一次橋牌。腦力運動也是俞老保持年輕狀態的好方法。
俞文杰熱愛攝影,原來他有一臺老式相機,但現在也換成了擁有10倍變焦和全景功能的數碼相機。“柯達都破產了,膠片時代也已經過去了。我要緊跟潮流,學會年輕人用的玩意。”俞老不但會用數碼相機的各種功能,他還向年輕人求教學會了如何將相機里的照片導入電腦,怎樣在電腦里看照片。“對于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跟上時代是最重要的。跟不上,心里就會有落差,自然干什么都沒有勁,精神也就差了。”
俞文杰為了跟上時代的腳步,他每天都會在家看新聞和報紙,還會將報紙上的重點用筆劃出。因此現在社會上發生什么事,他都知道。俞老認為老者想要一直擁有好精力,不斷學習也是長壽的秘訣。“大家都知道,為什么我不知道呢?我們不用對什么都精通,但可以什么都‘三腳貓知道一點,那么腦子就不會生銹。”現在俞老每天都看各種體育賽事,在年輕人中很流行的桌球、圍棋比賽他都看得津津有味。“這些比賽的規則都是我自學看懂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