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媒體看貴州
2012年5月5日
貴州是我國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貧困問題較為突出的欠發達省份。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根據當地旅游資源的特點,堅持將發展鄉村旅游業與扶貧攻堅、農村就業和生態保護有機結合,取得了突出成效。
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在我國西部,旅游資源廣泛分布于廣大農村地區、貧困山區、民族地區,發展鄉村旅游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農村脫貧奔小康的新引擎。在這方面,“貴州模式”得到了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的高度認可,貴州鄉村旅游成為世界旅游組織重要觀測點。
邵琪偉表示,“貴州模式”就是堅持“保護一方山水、傳承一方文化、促進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推動一方發展”的理念,以自然生態、特色農業、民族村寨、文化遺產等資源為依托,把鄉村旅游與觀光旅游、休閑旅游、民俗旅游、度假旅游有機結合起來,強化鄉村旅游標準體系建設,推出一批以田園風光為主的鄉村觀光型產品、以農事體驗為主的鄉村體驗型產品、以休閑度假為主的休閑型產品、以民俗活動為主的鄉村風情型產品。
據統計,2011年,貴州旅游業增加值占全省GDP的7.1%,占服務業增加值的15.5%,直接和間接就業105萬人,通過旅游受益群眾達300萬人以上。“十一五”以來,貴州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速達34.3%。這么快的增速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少有的。
貴州在推進旅游業發展過程中,大力弘揚“貴州精神”,充分發揮“貴州旅游全身是寶”的優勢,緊緊依靠自身努力,注重發揮后發優勢,堅持規劃先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推動旅游業高起點發展,得到國際旅游業高度認可。通過與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等國際組織及國內各省區市合作,積極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理念和旅游開發模式。注重文旅結合,推動精品建設。
貴州的荔波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中國丹霞地貌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成功,已成為貴州新的拳頭旅游產品。
2012年5月17日
去年,貴州省完成工業增加值1950億元、同比增長21.5%的同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8.02%,高于年初制定下降5.4%的目標,有力地支撐單位GDP能耗下降3.5%,超過國家下達的“十二五”節能目標進度,實現經濟增長與節能降耗“雙贏”。
進入今年一季度,隨著全省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耗消費量為1235.6萬噸標準煤,同比增長13.2%。按國家統計局最終確定數據,貴州省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7%,降幅有所收窄。
針對工業投資項目未能及時達產達效等問題,貴州省經信委制定工業鍋爐能效提升計劃、工業余熱余壓利用攻堅計劃、“能效電廠”建設計劃、優化能源供應行動計劃、節能產業培育計劃等五大攻堅計劃,力爭“十二五”期間形成600萬噸標準煤以上的節能能力。
2012年5月21日
近年來,東部茶產業發達的地區由于面臨較大的土地增值和勞動力成本等壓力,茶園面積正在逐漸萎縮,“東茶西移”步伐不斷加快。貴州省把承接“東茶西移”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著力點,迅速壯大的茶產業正在成為加快全省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富民產業和優化生態環境的綠色產業。
經過幾年努力,貴州全省茶園集中度和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水平大幅提升,一批國家級、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和全國茶葉百強企業異軍突起,工商資本、民營資本不斷涌入茶產業。都勻毛尖、湄潭翠芽、石阡苔茶、梵凈翠峰、瀑布毛峰等一批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快速成長。
據貴州省政府提供的最新統計數字,近5年,貴州省新建茶園以年均70萬畝的速度增加,茶園總面積已超過466萬畝,茶葉加工企業達到829家;茶農增收近30億元,有300萬農民依靠茶產業脫貧致富。今年,全省茶產業綜合產值預計可達8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