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圖 本刊記者 蒙 珺 張 燕
緊扣使命 淬煉“消防鐵軍”
——訪省消防總隊總隊長羅燦
文Ⅰ圖 本刊記者 蒙 珺 張 燕
貴州消防部隊克服困難,大力建設現代鐵軍筑牢“防火墻”,實現了黨委政府重視程度和貴州消防形象地位“兩個軟實力的飛躍提升”以及消防投入和基本建設“兩個硬實力的歷史性突破”。
隨著“兩加一推”的推進,對消防部隊的履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1年,貴州消防部隊克服困難,大力建設現代鐵軍筑牢“防火墻”,實現了黨委政府重視程度和貴州消防形象地位“兩個軟實力的飛躍提升”以及消防投入和基本建設“兩個硬實力的歷史性突破”。站在新的發展節點,貴州消防部隊以及早實現貴州消防“全警領先、西部一流”為發展目標,探索創新符合貴州消防實際和時代要求的發展模式和趕超之路。近日,本刊記者采訪了省消防總隊總隊長羅燦。
《當代貴州》:羅總隊長您好,感謝你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采訪。從您的簡歷中我們得知,您之前在湖南工作,到貴州消防總隊現在剛好一年,您到貴州工作有什么感受?
羅燦:自去年4月中旬任貴州省消防總隊總隊長以來,我感受到貴州發展潛力巨大,是一個后發優勢明顯、大有可為的地方;貴州消防事業充滿勃勃生機,是一個干事創業、大展身手的舞臺;貴州消防官兵團結實干,是一支有凝聚力、戰斗力、享有崇高政治榮譽的隊伍。
總體而言,我對貴州消防工作有四點感受:一是具有較為完善的消防工作責任體系,二是具有較強的滅火和應急救援能力,三是具有一些較為成熟的工作實踐經驗,四是具有一批激勵部隊士氣的先進典型。
《當代貴州》:貴州是一個自然災害事故特別頻發的省份,“八山一水一分田”獨特地理地貌決定了在消防救援中有很多和其他省不同的特點,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羅燦:由于地形地貌復雜,溝壑縱橫,海拔落差大,溶巖溶洞較多,貴州洪災、旱災、冰凍災害、泥石流、垮塌、人員墜洞和交通事故等各種災害事故頻發,有“無災不成年”之說,消防部隊搶險救援任務頻繁,僅2010年以來部隊參加搶險救援達2萬余次,占滅火救援總數的80%。
針對貴州特殊的省情、災情特點,我們分類別、分層次、分重點、分階段制定了裝備發展規劃,配置最需要、最實用的消防裝備,推動消防裝備優化升級、提質增效,使消防站裝備配置與本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與處置本地主要災害事故需求相適應。針對我省貧困程度較深地區,探索采取了融資租賃等方式解決消防裝備發展“瓶頸”,為確保成功處置各類突發災害事故提供有力的保障。
《當代貴州》:盡管地理環境并不優越,但消防部隊履職的能力和水平絲毫不差。2011年全省發生火災1169起、亡54人,同比分別下降29.6%和26%,特別是火災身亡人數是降至1971年以來最低值。請您談談貴州消防部隊在提升全社會防控火災能力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羅燦:貴州消防工作重點在城市、難點在農村。全省有高層建筑4592棟,貴陽的高層建筑密度居全國第二,全省50戶以上木質結構自然村寨有6183個,為解決主要矛盾,我們堅持三個創新,一是創新理念,推廣貴陽經驗,建立了高層建筑“戶口”信息和“地理”信息數據庫;出臺了《全省建筑施工監理從業人員消防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重點解決了建筑工地消防責任不落實的問題。二是創新工作,加大農村消防安全治理力度。全省景區推廣了西江千戶苗寨消防工作做法。三是創新模式,推出了標準化、服務型、說理性執法三種模式在全省公安系統推廣,消防執法“零投訴”。四是重拳整治,堅決打好“清剿火患”戰役。
《當代貴州》:善于謀劃并打硬仗的“鐵軍”,必然戰無不勝,也必能深度融入并助推地方發展。
羅燦:是的。為此,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以比武競賽促消防鐵軍隊伍建設。總隊連續三年舉辦了打造貴州消防鐵軍練兵大比武活動,激發了官兵練兵熱情,在全國各項比賽中,貴州消防部隊取得了不少好成績。二是強化鐵軍攻堅力量建設,攻堅能力明顯提升。我們采取“選拔特殊人員、配備特殊裝備、開展特殊訓練、實行特殊政策”的方法,建立了110個滅火救援攻堅組,有440名攻堅隊員,消防部隊打造消防鐵軍鑄就的攻堅克難能力在各類急、難、險、重的滅火救援戰斗中得到了檢驗,實現了執勤訓練“零傷亡”、滅火救援“零失誤”。三是以區域聯戰為增長點提升部隊合成作戰能力。通過對裝備人員分布、交通道路情況及災害事故規律的科學分析和評估,我們將全省劃分為三個戰區,實行戰區聯防聯戰提升了部隊合成作戰能力。四是戰勤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總隊按照“結構合理,功能多樣,先進實用,防護優先”的原則,制定了消防裝備建設規劃,在配齊配強11項個人防護器材、23項專勤器材和常規執勤車輛的同時,加大“高、精、尖”裝備配備力度,推動車輛器材裝備升級換代。據統計,全省執勤消防車由2009年的450輛增加到710輛,消防裝備器材由2009年的65849件(套)增加到110000件(套),個人防護裝備和攻堅組裝備均已達標。
《當代貴州》:“人民消防好不好得人民說了算”。消防作為執法部門,如何在和諧社會中建立一種比較好的警民關系?
羅燦:消防部隊作為一支民生部隊,我們的本質就是搞好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
近年來,我們始終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我們工作的標準,推出了一系列“手續簡便化、規則公開化、程序規范化、操作科學化、服務網絡化”的便民利民措施,開通“96119”火災隱患舉報投訴電話,為重大工程、民生工程和重點項目開辟“快速通道”,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的辦理時限由法定20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在全省成立10支消防執法服務隊,主動上門開展服務等,受到地方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高度好評。
羅燦總隊長(左二)深入人員密集場所檢查消防安全。
《當代貴州》:隨著消防部隊由原來單純滅火救援的隊伍發展到承擔社會救助等多任務的部隊,職能大大延伸。貴州消防部隊如何適應這一轉變?
羅燦:隨著新修訂的《消防法》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規定,滅火和應急救援已是我們的法定職責。
結合實際,貴州消防部隊組建了化學危險品、抗洪搶險、抗旱救災、地震、山岳、交通事故處置專業救援隊伍,開展專業訓練,細化、量化各專業崗位人員的訓練內容和標準,提升了消防部隊參與處置應急救援的成功率。同時,完善了以消防部隊為主體、各警種密切配合、多種專業力量有機協同的消防聯勤聯動機制,把醫療、市政、氣象、交通、環保、供水、供電、通信等相關社會單位的救援力量和應急裝備,納入綜合應急救援統一調度范圍,并成立了綜合應急救援總隊專家組,建立了專家信息共享和參與應急救援工作機制,形成了覆蓋全省的應急專家咨詢網絡,建立了滅火應急救援智囊庫,提高了滅火救援成功率。
《當代貴州》:作為一項全民性的社會化工作,加大消防宣傳力度,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質,發動更多的人關注消防、支持消防、參與消防是推動消防工作社會化的重要途徑。請您談一談這一方面的工作思路。
羅燦:消防工作,宣傳系于一半。無數起血的事故教訓反復說明,消防安全關鍵在“防”;能不能防得住,關鍵在人。加強消防安全宣傳教育,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關系到全社會的和諧穩定。從某種意義上說,消防安全形勢的根本好轉,最終取決于全民消防意識的提高。
2011年,中宣部等8個部門聯合印發《全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綱要》,我們將以貫徹落實《綱要》為契機,把宣傳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業務工作來強勢推動。
一是廣泛開展“全民消防”大宣傳。立足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宣傳,努力使每一個宣傳平臺都成為消防宣傳陣地,每一名群眾都成為消防宣傳教育對象,使“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轉化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二是深入推進消防安全知識大普及。開展家庭社區消防宣傳教育、學校消防宣傳教育、社會單位消防宣傳教育、農村消防宣傳教育、消防安全培訓等行動,使人人受到消防教育、個個掌握消防專業技能。三是努力構建齊抓共管大格局。按照《綱要》要求,推動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群眾參與”的消防宣傳工作新格局。(責任編輯/彭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