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靜
文藝女S住在普通青年文藝青年和二逼青年都想午夜夢回一次的巴黎,投行男Z住在金融業與高樓比翼雙飛的倫敦。文藝女們大都遵守窮游定律,能住青年旅店絕不住星級酒店,能在朋友家里免費打地鋪就絕不進青年旅店的門,就是在這樣的原則指導下,S在倫敦的最后一夜,由朋友介紹投宿到了Z周租400英磅的高級公寓里。
同一時期曾上同一所高中的一男一女,相談甚歡,高中那些上天入地的八卦都拿出來共享。投行男這種數學民工居然也懂得熊培云家國故土的情懷,居然知道波蘭女詩人辛波斯卡是幾米《向左走向右走》的靈感來源,這種熟悉感和新鮮感的奇妙結合大概構成了某種神奇配方,氣勢洶洶地驚動了S久眠的味蕾。第二天一早,迷糊中睜開眼睛的S憶起剛過去的夜晚,猛地驚醒——失身是沒有啦,可比這要嚴重多了。
Z很講同鄉意氣,第二日陪著S游覽倫敦。此時的S,心里已是另一番滋味,眼前的風景渾不在意,只在心里來來回回琢磨一個比喻:“愛上你這件事,好像是一不小心凝成的雪塊,不經意地從雪山上掉落,落到山腳時,卻已經滾成大雪球,擱在哪里都是龐然大物,更何況是在我心里。”是一個好句子,S這樣自我贊揚,要不要拿出去秀一秀呢?
盡管心里風起云涌,S表面上還是一副淡定的觀光客樣貌,不時拿起相機拍這座橋那座塔。下午就要走了,不拍就來不及了哦,S嘴上這樣講。底下的臺詞卻是:再不表白就來不及了。
在這個莎士比亞的故國,S魂不守舍地想著to be or not to be這一永恒的難題,實在沒招了,決定學一學人家,列起了一個優缺點的單子:巴黎倫敦車程才一個多小時,算不得異地戀,是優點;有一個小時的時差,是異國戀了,缺點再勾上。早上7點起床,穿的是自己燙過的D&G白襯衫,人模狗樣的,是優點;可是凌晨3點才睡,每天累得跟狗一樣,是缺點。蠻有紳士風度,是優點;可左手iPhone,右手Blackberry,跟個暴發戶一樣,是缺點。
當然,S深深地知道,再多的缺點,其實都已經晚了。
送S去火車站,Z很國際范兒地給了S一個告別的擁抱。都到這當兒了,S還是沒有足夠的勇氣,于是擁抱的時候滯留了3秒。
回巴黎的火車上,S開始起草表白情書,正在修飾那一句“滾雪球”比喻時,收到Z的一條短信,上書:“愛上我了就快點再來倫敦找我哦。PS你畫的鉛筆畫,我女朋友說很可愛。”
S好不容易等待此火慢慢熄滅,總結陳詞是:不要找投行男,因為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他們這行的金科玉律。還有就是:常在溪邊走,哪有不濕鞋。從此后決定,再也不打蹭住的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