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浩明
(環境保護部西北督查中心,西安710054)
切實履行督查職責促進“三同時”制度落實
趙浩明
(環境保護部西北督查中心,西安710054)
近年來,西北督查中心按照環保部賦予的職責和《環境保護部建設項目“三同時”監督檢查和竣工環保驗收管理規程》(以下簡稱《規程》)要求,認真履行履職,扎實開展建設項目環境督查,為促進西北地區國家審批建設項目落實“三同時”制度發揮了積極作用。
西北督查中心高度重視建設項目環境督查,將其作為國家審批建設項目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的重要保障措施和履行國家監察職能的重要體現,認真組織開展,切實抓緊抓好。
一是完善組織機構,加強人員培訓,不斷提高做好建設項目督查工作的能力
西北督查中心成立之初,就把建設項目督查作為一項主要業務,設置專職崗位,積極主動開展工作,為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督查向環保建言獻策。隨著建設項目環境督查工作的不斷深入和《規程》的出臺,這項工作得到明確和細化。為更好地履行職責,西北督查中心于2009年成立了督查四處,配備了精通業務、責任心強的5名同志,專門負責建設項目環境督查,從機構和人員方面保障了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提高督查能力,我們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裝訂成冊,發放給督查人員隨時學習。同時,通過舉辦培訓班、座談會、研討會等形式,加強業務培訓和交流,進一步提高西北督查中心對建設項目督查能力。
二是摸清基本情況,積極調查研究,為做好建設項目環境督查夯實基礎
從2007年到2009年,西北督查中心對環境保護部2000-2008年審批的西北地區398個建設項目,按照建設項目名稱、建設地點、立項部門、環評審批時間、環評審批文號、所屬行業、建設狀況和驗收狀況進行分類整理。2011年,西北督查中心完成檔案達標升級工作,建設項目檔案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通過這次達標升級,進一步得到完善和充實,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建設項目動態數據庫,做到了基本情況清楚。同時,充分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建立了電子檔案,實現檔案信息化,為開展建設項目環境督查提供了極大便利。
三是抓住五個關鍵環節,扎實開展建設項目環境督查
開展“未批先建”環境督查。力求建立長效機制,通過各種渠道主動收集西北地區重大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開展情況,將“未批先建”環境督查納入日常監督檢查計劃,做到常態化和規范化。先后叫停了 十幾個“未批先建”項目。對新疆在建、擬建鋼鐵項目進行了督查,有效制止了該區域鋼鐵項目的違規建設。
開展“三同時”環境督查。在督促環評及批復要求落實,尤其是涉及居民搬遷等老大難問題落實的同時,關口前移,抓好對“同時設計”的環境督查,并且積極推行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強化對項目建設期間的全程跟蹤。先后對西北地區216個建設項目進行督查,查實了其中60多個建設項目不符合“三同時”要求的環境違法問題,要求認真按照環評及批復要求進行整改。對項目涉及的工程供熱管網建設、中水使用滯后以及污染處理設施未達到國家要求等環保問題,約談了相關政府,積極督促、推動問題解決。
開展試生產環境督查。把著力點放在規范程序、嚴格把關上,按照《規程》要求,對于不符合環評和批復要求的,堅決不同意試生產。先后對50個建設項目回復了試生產征求意見,對5個 “三同時”執行不到位項目,明確提出不同意試生產。
開展竣工驗收環境督查。完成了26個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現場檢查,在現場發現了一些建設項目存在的環境問題,及時報送現場檢查工作情況和驗收組意見,為竣工環保驗收許可提供了決策依據。先后發現對沒有落實水源地環保措施;熱電聯產機組工程應替代的小鍋爐未關停、未使用城市中水、防護距離內的居民未全部搬遷;工程項目未建設事故應急池;竣工驗收監測報告監測數據計算有誤;在環評防護距離調查時弄虛作假等問題的項目不予驗收,限期整改。
開展建設項目環境后督察。注重發現和解決項目竣工驗收后的遺留問題,從而使項目建成后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對環保處理設施長期不正常運行,環保驗收后的要求不能兌現的行為,督促相關單位認真進行整改,限期完成。
通過幾年的實踐,我們深深感到,建設項目環境督查工作擔負著督促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嚴格落實的重任,對于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以發現并解決問題為出發點,認真總結,不斷創新,采取多種方式,同西北地區各級環保部門一道,切實促進建設項目環境督查取得實效。
推動地方落實“三同時”監管責任。要求各省(區)在征求試生產意見時,同時提供省級環保部門建設項目竣工試生產現場核查報告和建設項目所在地市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關于項目試生產的書面意見。陜西省環保部門在轄區積極推進建設項目試生產現場核查的經驗和辦法,督促各省區認真開展試生產現場核查,并按照環評及其批復要求逐條列表說明環保措施落實情況和實際建設情況,提供規范的現場核查報告。目前,西北地區國家審批建設項目試生產征求意見之前由省、市兩級先出具意見已經形成機制,也通過這樣的機制使西北地區國家審批建設項目“三同時”的日常監管得到加強。
進一步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制定《西北督查中心環保部委托建設項目驗收現場檢查程序及流程圖》和《西北督查中心建設項目“三同時”監督檢查和竣工環保驗收現場檢查行為準則與廉政規定》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了建設項目環境督查程序。同時,引進專家參與和審核機制。建立了西北督查中心驗收專家庫并進行考核,在每次驗收現場檢查時邀請專家進行技術把關,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充分發揮專家的技術支持作用,推動“三同時”整改執行到位。
創新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召開約談會、匯報會、座談會、經驗交流會等方式推動環境問題的整改和監管責任的落實。針對部分建設項目環境監理不落實的問題,召開了西北地區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現場交流會,以陜西省開展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的做法為代表,現場觀摩了環保部審批的青島到蘭州高速公路(陜西段)環境監理開展情況,加強聯動與協調,努力推動建設項目環境監理的全面推開。目前西北地區已有陜西省、青海省和寧夏自治區開展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其他省區也結合實際出臺了相關建設項目環境監管的規章制度,對解決建設項目環境監管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針對個別省在能源開發過程中建設項目環境違法突出的問題,召開地區建設項目整改情況匯報會,省政府和環保部門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明確責任,加快整改措施的落實,使督查工作收到實效。

趙浩明主任帶隊督查建設項目“三同時”執行情況
下一步,西北督查中心將認真貫徹落實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緊密結合西北地區實際情況,扎實工作,認真履行職責,積極探索創新,推動建設項目環境督查再上新臺階。
繼續抓好建設項目環境督查。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對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準即擅自開工建設、建設過程中擅自作出重大變更、未經環境保護驗收即擅自投產等違法行為嚴格進行督查,確保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嚴格落實。
繼續探索開展規劃環評督查。在前期探索開展陜西省榆林市、寧夏自治區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規劃環評督查工作的基礎上,突出抓好化工石化等高環境風險產業園區等規劃環評督查。對陜西榆林、甘肅慶陽、寧夏寧東地區、青海柴達木盆地、新疆準東煤田規劃環評執行情況進行督查,探索督查方法和機制。
繼續嚴把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關口。嚴格按照環評和批復要求,對于不具備試生產條件的建設項目堅決不同意試生產,對于“三同時”不落實的建設項目,堅決不同意通過竣工驗收,確保建設項目各項環保要求得到全面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