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衛民,梁利民
(山西焦煤汾西礦業集團,山西 介休 032000)
運通人和之路
——汾西礦業營運公司跨越發展紀實
賈衛民,梁利民
(山西焦煤汾西礦業集團,山西 介休 032000)

十年艱苦創業和創新發展,汾西礦業營運公司發運煤炭3 054萬t,效益型煤種在汾西總發運的比例占到總運量的60%,增長幅度同比2002年達40%,職工工資收入增長了5.3倍。營運公司先后榮膺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獎”;山西省“科技奉獻獎”先進集體三等獎;山西焦煤“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汾西礦業集團運銷調度信息管理系統研發”一等獎;山西焦煤“煤炭產品質量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汾西礦業營運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
1999年,孝柳鐵路線運力不足,汾西礦業投資購買3臺機車,用于外運汾西礦業離柳地區的煤炭。營運公司“借軌上路”成立了機務段。建段之初,他們租用職工學校的三間辦公室。一包方便面、一杯白開水,就是一頓簡單的午餐,干部職工個個身兼數職,披星戴月、加班加點地工作。
2002年5月8日,煤焦營運公司正式掛牌成立。2002年6月,籌備王家會煤炭集運站。來自水峪、南關等地的十幾個“拓荒者”拋家別子,天當帳,地做床,一頭扎根在柳林王家會村的荒河灘上。沒有房子,他們租住在當地村民破舊的土窯洞中;床鋪不夠,他們輪著睡覺;設備進站沒有路,他們人抬肩扛硬是踏出一條路。2003年3月,超常規建設、超常規投產、超常規達產的王家會集運站,提前完成了設備安裝調試。如今,已經建成投運和集運站形成年發運量200萬t ,裝車速度為2.5 h/列,煤場儲煤量達7萬多t 的生產能力,是孝柳鐵路全線吞吐量最大的煤炭集運站,也是汾西礦業離柳礦區的煤炭調運中心。
如今的營運公司,現有王家會集運站、柳林發運站、孝南發運站、枝柯發運站、鐵運車間、機務段、護衛隊七個基層站段車間,運銷調度中心、煤質檢測中心兩個專業化管理部門,23個職能科室,管理觸角遍布山西省5個地市13個縣市的11個主力生產礦井、10個選煤廠、26個資源整合礦井。

創業神奇的背后源于汾西礦業營運人的遠見卓識。十年來,營運公司正是以百折不撓、永爭第一的闖勁,書寫鐫刻了一個個矚目的成績。2009年,營運公司的領導班子跳出營運圈子重新定位“臺階發展、精細管理、本質安全、學習組織、和諧文化”的工作思路。短短兩年多的時間,營運公司完成了從“一”到“四”的跨越:即把管理優勢、技術優勢、人和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形成選煤、煤質、運銷調度、營運板塊協調發展的“四足鼎立”新格局,也是企業科學發展的“新支點”。
2009年6月,電子簽封通過技術鑒定,在汾西礦業全面推廣,標志著在汾西乃至整個煤炭行業具有示范意義的內調煤科技防控體系邁入了“芯”時代;2009年9月,集成視頻指揮、調度管理、運輸管理、煤質管理、倉儲管理、遠程監控等六大核心系統于一體的汾西運銷調度中心正式運行,對首批14個主力礦廠實時遠程監控;2009年10月,原介休洗煤廠鐵運車間劃歸營運公司,形成了機務、工務、電務三位一體管理體系,標志著營運公司鐵路專用線運營版圖再添濃墨重彩一筆。2010年5月,汾西礦業煤質加工處正式成立,與營運公司合署辦公,行使選煤、煤質管理職能;2011年6月,擁有國內領先技術水平的煤質檢測中心掛牌剪彩;2011年5月,中陽枝柯發運站發運第一列雙柳原煤,至此,營運公司率先完成汾西礦業在離柳地區的發運戰略布局,枝柯站與王家會集運站、柳林發運站互為犄角,成為汾西礦業調整煤炭銷售結構的“前沿陣地”……
“貌”合“神”合,“心”合“ 力”合,是營運公司和諧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大特色。公司從培養“用心”思考行為、塑造“用心”工作精神、樹立“用心”處事風尚入手,形成具有營運特點的企業文化。營運公司像首席員工薛翻林、郭蕓奇這樣扎根一線的干部職工層出不窮。2011年,一名在營運公司參加工作僅兩年的大學生,競聘到團委管理崗位;鐵運車間采取老帶新的手段,師傅帶徒不松懈、不保留,使青年職工迅速掌握鐵路連接員、電務等崗位技能,成為獨當一面的行家里手;機務段新老融合,在幫帶中競爭,在競爭中成長,率先邁出了從培養“尖子”轉變為提升整體團隊素質的步子。連續三年,營運公司的工資傾斜離柳一線職工,并擠出專項資金,改善一線職工生產生活環境,增配電視機、熱水器等生活用品,粉刷和修繕職工宿舍,提升職工生活質量,把企業的關懷播撒到職工心中。營運公司人人想干事,人人干成事的氛圍感染人、影響人、帶動人。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肩負著汾西礦業賦予的歷史重任,營運公司任重道遠。步入新的戰略發展期,得到磨礪的營運公司,將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蓬勃的精神、更加堅韌的品格,中流擊水,鵬翔九霄,譜寫輝煌壯麗的詩篇。
攝影:侯曉飛
編輯:張 輝
1672-5050(2012)08-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