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江
(陽煤集團 宣傳部,山西 陽泉 045000)
維護企業穩定 力促轉型跨越
——關于做好陽煤集團信訪穩定工作之見
劉 江
(陽煤集團 宣傳部,山西 陽泉 045000)
陽煤集團作為以生產煤炭為主的大型國有企業,已經過六十多載艱苦卓絕的發展。60多年來,企業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為我國能源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不容回避的是,陽煤集團作為一個老國企,歷史欠賬較多,包袱較重,關乎職工家屬切身利益諸如住房、水電暖氣、就業、醫療等工作生活設施條件的改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資金投入、政策完善、制度建設等方面不可能一步到位。加之某些方面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滯后、不到位,難免引起職工、家屬的誤解,難免引起一些職工、家屬要通過上訪解決問題。這些因素如果處理不當,或長期擱置不解決,就會持續發酵,從而引發更大的沖突或矛盾。故而,當下如何做好穩定工作,為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顯得尤為重要。
綜合近幾年來上訪情況不難發現,造成上訪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些單位服務意識淡薄、宣傳解釋工作做得不深入細致,特別是在職工利益訴求較為集中的拆遷、住房、物業管理、就醫、就業分配等熱點問題上,服務意識不夠,前期宣傳解釋不到位,更不用說通過深入細致的工作來排除矛盾、化解糾紛,從而使職工群眾產生抵觸情緒,激化矛盾,引發群體性事件。
部分干部政治敏銳性不強,工作人員工作方式簡單,工作熱情不夠,不能認真對待群眾的意見,不愿做細致的思想工作, 對群眾的誤解不解釋,對群眾的情緒不疏導,對群眾的問題不解決,對群眾建議不接受,對自身錯誤不改進。
近三年來,陽煤集團實現了大發展、大跨越,經濟效益大提高,物質條件不斷轉好,利益的調整不斷刺激人們的欲望,這使一些職工、家屬產生了一些不實際的奢望,在按照政策規定解決了自身問題或待遇后,出爾反爾,漫天要價。部分職工、家屬在一些人的錯誤引導下,奉行“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錯誤觀念,以人多勢眾和把事情鬧大來迫使企業解決問題,不達目的不罷休。
企業內部因產業的不同,外部市場的不同,工資收入分配、福利待遇也不均衡,由此也帶來職工之間相互攀比,并引起某些職工心理的不平衡,部分情緒激烈的職工,糾集其他上訪人員一起纏訪、鬧訪,發泄內心的不滿,表達不當利益訴求。還有一部分人員把纏訪、鬧訪當成一種職業,目的不是為解決問題,而是在其中撈取好處。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古往今來,歷覽治亂興衰,政治穩定,社會安定始終是政治家們勵精圖治的目標,也是普通百姓安居樂業的前提。無論世易時移,穩定始終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民生福祉的源泉。對于國企而言,更是如此。
關于穩定,鄧小平同志有兩句話,至今仍回響耳畔,一句話是:“我們搞四化,搞改革開放,關鍵是穩定。”“十一五”期間,特別是2007年以來,陽煤集團生產經營取得巨大成就,進入山西千億集團俱樂部。陽煤集團之所以能在這短短幾年實現趕超,實現彎道超車,得益于一個穩定和諧的內部環境,一個嚴謹有序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方法;得益于廣大職工群眾頑強拼搏、無私奉獻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得益于陽煤集團干部職工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心系陽煤情懷;得益于職工群眾攻堅克難、開疆拓土的豪情壯志。
鄧小平同志關于穩定的另一句話是:“沒有穩定的環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試想一下,如果職工家屬三天兩頭以一種非正當、非正規渠道集體上訪,甚至無理取鬧,故意刁難企業,給企業找茬,那么企業所確立的奮斗目標如何實現,“十二五”規劃所確立的生產經營指標,以及惠及職工家屬切身利益指標如何實現。如果對那些無理取鬧、別有用心,“害家庭、害企業、害社會、害國家”的上訪人員聽之任之,不理不睬,那么就會打亂企業進程,干擾企業正常工作和生產經營秩序。沒有企業和諧穩定,幸福只能是一句空話。

目前,陽煤集團正處于轉型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十二五”規劃繪就了宏偉藍圖,前景光明,形勢喜人。絕大多數職工及其家屬是“知福”、“懂福”和“惜福”的,他們在本職工作中,在自己的崗位上,在家庭生活中辛勤付出,勤勉勞作,為家人為個人為集體為企業付出自己的一份辛勞,履行自己的一種責任,憧憬自己的生活愿景,也收獲著屬于自己的幸福果實。
穩定和發展需要辨證看待,穩定是前提,發展是保證,沒有穩定就沒有發展,沒有安定團結的穩定環境,企業就不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企業發展了,效益提高了,廣大職工家屬同樣 實 惠也會得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只有企業發展了,職工富裕了,才會穩定和諧。反之,企業發展速度放緩,止步不前,必然產生諸多矛盾。這些問題必然會對企業的穩定產生沖擊,反過來影響企業持續發展。因此,“發展才是硬道理”,陽煤集團當仁不讓。
能否積極預防、妥善處置好群體性事件,是對企業執政能力、執政水平的重大考驗,也是堅持以人為本,預防和排除化解矛盾糾紛,維護企業和諧穩定的重點所在。各單位、各部門要按照企業統一部署,結合自身實際,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積極預防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切實維護企業和諧穩定工作。
堅持以人為本,正確引導,大力營造維穩氛圍。各單位要在工業廣場、辦公區域醒目位置、居民社區等職工家屬活動集中的場所,懸掛反映合理訴求的政策法規條例宣傳條幅。
電視、報紙、網站要開設專欄,大力宣傳本單位在解決職工群眾生產生活以及公益設施改造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業績;要密切關注民生民情,對關心職工家屬疾苦,實實在在解決職工家屬困難的事跡要及時進行報道宣傳;對涉及民生民情的熱點輿情要進行深入采訪,剝繭抽絲,找出癥結點,對不愿做、不作為、推諉扯皮的責任單位和部門進行曝光,并跟蹤報道直至問題解決;對個別無理取鬧、尋釁滋事、挑頭鬧事的鬧訪、纏訪人員要懲惡勸善,協調配合公安機關進行曝光,以有效的宣傳輿論引導職工群眾辨識美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堅持以人為本,改進工作,不斷強化服務意識。“群眾利益無小事”,各單位和有關部門在做出涉及職工群眾利益的決策和部署前,要堅持以人為本,慎重分析調研,充分考慮利益主體的承受能力,增強工作的主動性,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把生產管理和優質服務結合起來,減少矛盾產生,及時規避風險。
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職工群眾是通過與他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的解決來認識企業,來理解企業的戰略方針,來感受企業的溫暖的。各單位對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要主動接訪,耐心傾聽反映的意見和要求,正確分析,及時疏導思想和切實解決問題上下功夫,贏得職工家屬的信任。各級黨群政工干部要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隊組,深入社區家庭,關注民生民情,及時了解和掌握職工家屬動態,力所能及地幫助職工家屬解決實際困難。著力開展“五清楚、六必幫、七必談”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遵循“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溫暖人、凝聚人”的原則,充分運用知情明理法、排憂解困法、談心疏導法、身心調適法、人生激勵法、活動感染法、矛盾調節法、知識引導法,引導員工樹立健康的勞動觀、生活觀,引導員工用正確的方法、合理的途徑處理人際關系、表達利益訴求。
堅持以人文本,收集信息,積極預防矛盾激化。要通過各種渠道,如社區眼線,女工家屬,網絡媒體,及時捕捉輿情信息,多打“預防針”,少當“消防員”, 上下聯動,搶占有利時機, 變“滯后”為“超前”,變“被動”為“主動”,變“上訪”為“下訪”,在群體性上訪事件發生之前,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將事態化解于萌芽狀態。各級信訪部門要建立排查工作臺帳,及時排查本單位涉訪情況,準確地掌握有上訪苗頭人員的動態信息,做好穩控工作,對于容易引發集體上訪的敏感時期和敏感問題,更要引起高度重視,努力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堅持以人為本,強化責任,建立連帶追究制度。要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各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在群體上訪事件中的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特別是要強化引發群體上訪事件的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對能夠解決和避免的群體上訪事件,由于主觀的因素再次造成上訪導致混亂的,要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制,堅決實行責任倒查制,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要逐步建立和推動維穩責任倒查制的落實,強化事前、事中和事后事態監控和責任追究,堅決做到“五個責任必究”:即因責任心不強、工作不力、不能及時解決群眾訴求而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必究;排查化解不及時、漏報瞞報情況貽誤戰機者,責任必究;臨陣脫逃、現場處置不力者必究;逃避責任、敷衍塞責、監管不到位引發矛盾者必究;濫用職權、違規操作激化矛盾者必究,及時堵塞制度上的漏洞。
編輯:張 輝
1672-5050(2012)08-0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