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艷,肖開美
(1.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系,湖北宜昌 443000;2.湖北省宜昌市動物衛生監督所,湖北宜昌 443003)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和畜牧業生產經濟的迅速發展,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牲畜的運輸量日益頻繁,交易量迅猛增加,動物疫病也日趨復雜,動物疫情此起彼伏,難以徹底撲滅,流通環節已成為動物疫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對動物及動物產品流通的監管工作可謂是任務艱巨、責任重大。
現階段大部分市縣等區域之間動物防疫監督工作配合不力、協作不夠,加之動物免疫效價不高、消毒不徹底、逃檢漏檢經常發生等種種因素影響,給動物疫病遠距離傳播帶來了隱患、創造了機會,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一是疫病傳播速度快,防不勝防,給快速控制和撲滅動物疫情造成被動;二是引進地已經得到控制和撲滅的疫病死灰復燃;三是給引進地傳入新的疫病,給動物防疫工作增加了難度;四是引進地的動物防疫規劃和計劃免疫往往受到干擾,浪費了人力、物力和財力,防疫工作事倍功半。
1.法律法規意識淡薄。一是執法人員對法律法規領會不夠, 學習不透,一些執法人員沒有真正領會法律含義,在執法中應用法律條文不當,行政處罰或高或低,甚至不按法律程序辦事,對相對人無法起到法律震懾作用。二是經營者的法制觀念淡薄,在運輸經營中不按法律規定辦事,運輸經營無免疫標識和未經檢疫的動物及產品或在運輸途中隨意屠宰、拋棄死亡動物及產品等等,有的甚至在監管人員檢查中胡攪蠻纏,執法工作難以順利進行。
2.監管工作不到位。由于體制不健全,沒有專門的監督機構和人員, 多數監管事項由動物檢疫站代管,而動物檢疫站人員又少,因此對畜禽運輸中發病死亡之后隨意丟棄、染疫動物私自屠宰后的污染產品直接進入飲食單位,調運種畜禽隔離觀察、動物飼養場所的防疫條件、動物產品交易市場監管等等都無法監督到位。即使動物檢疫監督人員加班加點也無法做到位,難以保證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和人民群眾食用畜禽產品的質量安全。
3.違法活動手段越來越高明。逃避檢疫、販賣未經檢疫的動物及產品等違法活動時有發生,手段越來越高明。一種是販運戶鉆法律和政策空子,常常在夜里偷運乘黑行駛,而檢疫員又不能強行攔車,還有的載著畜禽繞道或行便道而輕松過關。另一種是經營者利用不同地區檢疫費收取標準差距,將動物偷運到鄰近收費低地區進行檢疫,還有的違法運輸者買通不負責任的防檢人員,自帶免疫耳標和配戴工具, 購買了未免疫、檢疫的動物隨時自行戴標,自開檢疫證明,增加了監督的難度, 起不到以監促檢, 以檢促防的作用。三是動物防疫法律法規賦予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的執法手段極為有限,只有動物、動物產品的采樣留驗、隔離封存和抽檢處理權,缺乏對當事人作案工具進行控制等更多更有效的執法手段,而在實際辦案中,由于違法者交易的隱蔽性、染疫動物對人危害的潛在性,病害動物及產品價格的不確定性,缺乏相應強制措施的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難以在一定時期內取得銷售金額,違法所得等真實充分的證據,使違法者得不到及時應有的制裁。
4.相關部門配合不力。諸如商貿部門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混淆檢疫與肉品品質檢驗的關系,煽動個體屠宰戶無事生端,抵觸檢疫,有的甚至有意給動物檢疫人員設置障礙,或明或暗助長屠戶逃避檢疫,導致部分未經檢疫肉品流入市場。工商部門管市場準入,卻對市場管理時有時無,查證驗物做不到位,有時對未經檢疫肉品上市也熟視無睹,給逃避檢疫者創造了機會,助長了違法行為。在運輸檢疫中交管部門更是難以配合等等。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群眾普遍認為違法是合理的,市場和運輸中檢疫監督工作難度和阻力超過了動物防疫監督部門的執法能力。另外,執法人員無著裝、形同一般老百姓,無法攔車檢查。
1.強化自身建設。一是加強學習培訓,千方百計提升防疫監管人員的文化、專業、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素質,提高執法能力,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做好防疫監管工作。二是加大投入,保障動物防疫監管執法必要的經費,配備必要的檢疫儀器和設備,特別要完善執法所使用的交通、通信和采樣取證設備,以增強檢疫監督的科學性和可靠性,提高辦案質量和工作效率。三是強化管理,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崗位職責、工作紀律、責任追究、違法處理、證照管理、免疫標識管理、案件辦理、檔案整理等規章制度,不斷規范執法行為,加大內部違法違紀整治力度。四是給動物檢疫監督人員配備標志服裝,使其成為動物防疫戰線上高素質的執法隊伍。
2.強化部門協作。一是要加強與周邊地區檢疫監督執法工作的橫向聯系,實行聯防共治,不給違法分子可乘之機。二是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與聯絡,進一步協調各部門的關系,與相關部門一道嚴格依法辦事,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講求大局、密切配合,搞好執法部門之間的協調統一,不斷優化動物防疫監督執法環境,更好地發揮檢疫監督工作的效力。
3.強化宣傳教育。不斷加大動物防疫監督管理工作的力度,采取多種途徑和方式,加強動物防疫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堅持四個面向,即“面向領導、面向有關部門、面向社會、面向管理相對人”進行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使公民知法懂法,經營者知法守法,不斷提高全社會對動物防疫法律法規的知識水平和支持力度,為檢疫監督創造良好環境,同時通過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使廣大群眾自覺監督、檢舉、揭發身邊的動物防疫違法事件,使違法行為無藏身之處。
4.強化執法意識。 加大行政監督和行政處罰力度,堅決打擊流通領域出售無檢疫合格證明的動物及其產品的行為。要正確行使行政處罰、按照法定原則行政處罰的重點應以行為處罰為主,不能以檢代罰、隨意降低處罰標準。在市場和運輸環節的監管中,除對經營病害動物及其產品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外,對經營未經檢疫的動物及產品的違法行為,也要予以懲處。
5.強化關鍵環節。動物產出地行政區域檢疫部門要把好以下幾關。一是要嚴把產地檢疫關。對于出欄上市交易或外運的動物,嚴格按產地檢疫標準進行檢疫,不合格的決不能出具產地檢疫證明, 并采取快速控制和撲滅措施,把疫情消滅在萌芽中。二是對裝運的動物必須向畜主索取產地檢疫證明、動物免疫證明和認真檢查免疫標識( 耳標)。以上證件不全不能出具運輸檢疫證明,并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三是認真逐一對運載動物進行詳細檢查,發現有疫病或疑似的動物要立即封存處理。同時,要對運載車輛、動物和隨行人員進行嚴格消毒。四是堅決依法打擊逃避檢疫行為,按國家有關規定在公路設立檢查站, 對逃避檢疫的車輛進行堵截,并依法從重處罰,對有運載染疫動物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動物引入地行政區域引回品種后,由引入地的鄉村動物防疫員( 協檢員) 立即向縣級動物防疫機構報告,派人劃定隔離觀察場。如在隔離期間發現有疫病或疑似疫病的要立即進行快速診斷,并及時進行銷毀。確定無疫病后方可單獨飼養或混群飼養。同時,按當地動物防疫要求, 做好疫苗免疫工作。同時,動物產出地和引入地動檢部門要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站在顧全大局的高度,忠于職守、秉公執法。堅決杜絕流通動物檢疫工作中的跑、冒、漏事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