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星海智慧家庭系統集成有限公司
(廣州星海智慧家庭系統集成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6)
南景園數字社區建設是貫徹廣州市番禺區發展數字產業,推進社會信息化的方針,依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IC卡應用服務中心和番禺區政府共建數字社區和RFID應用試點項目的合作協議,進行南景園數字社區及RFID應用試點示范社區的建設。
2011年8月18日召開的番禺區政府第179次常務會議,同意了由廣州星海傳媒有限公司提出的南景園數字社區和RFID應用試點項目的設計概要和工程預算。為加快推進南景園智能化社區項目,在2011年10月16日,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產業基地番禺區服務委員會第四次工作會議上,區領導決議將南景園智能化社區項目的承擔主體改為廣州星海智慧家庭系統集成有限公司。
公司根據住建部與番禺區試點項目合作協議的要求,結合當前先進的數字社區和數字家庭的技術發展趨勢,積極與相關部門和合作單位溝通協調,經過多方專家論證,最終形成了南景園數字社區及RFID應用試點示范社區建設規劃方案。
南景園將建成先進的數字社區。所提供的《數字社區總體規劃方案》(以下簡稱《規劃方案》)中,采用網絡化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立先進的智能物業管理系統,集中的數字社區多防線安全防范體系,自動化的機電設備監控管理,小區“基于國密CPU卡的一卡通”管理,并提供全方位的社區信息交互與服務社區門戶網站,小區光纖Intranet寬頻網絡;同時采用目前在美國、新加坡等一些經濟發達國家“智慧住宅(Smart Home)”中所采用的數字家庭單元家庭數字社區。為了提高數字社區綜合管理的能力,通過數字社區內光纖Intranet局域寬頻網絡平臺,實現數字社區智能物業管理信息集成、綜合安防與設備監控管理、社區“基于國密CPU卡的一卡通”管理的系統集成。
為了實現南景園數字社區工程的設計與功能目標,將遵照建設部所提出關于國內住宅產業發展的原則,提高住宅產業化的科技含量,重在新技術和住宅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如住宅信息傳輸及接收技術、住宅設備的自動化技術、住宅安全防衛自動控制系統、住宅能耗及智能化控制及三網融合系統。同時數字社區的建設遵循3個原則:1)采用先進和成熟的技術與產品,系統承包商提供優質的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2)采用優惠的價格;3)實現較完善的實用功能,如家庭保安和家庭通信網絡及增值信息服務等。
隨著智能化技術從智能建筑走向數字社區,邁進千家萬戶獨立的家庭,那么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標準或模式才可以稱之為數字社區和數字家庭呢?盡管幾年前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提出了“智慧住宅”的概念,但是我國數字社區與家庭智能化功能需求是什么?建設部住宅產業化辦公室提出的“數字社區智能化分級功能設置”,以及建設部頒布的《全國數字社區示范工程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都體現了數字社區數字化及智能化功能最終要實現數字社區內獨立家庭中運用多元信息技術(IT),以及安全、自動化監控與信息交互的程度(或能力)。為此數字社區(乃至數字化城市)必須提供在物理和邏輯層面上相關的設備、技術與多元信息源的支持。因此可以得出數字社區的基本概念:在現代化的城鄉數字社區內綜合采用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4C技術(即計算、自動控制,通信與網絡和智慧卡運用),建立一個由社區物業管理與信息服務中心、光纖寬頻信息網絡和數字家庭系統三位一體的數字社區管理和服務的一體化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南景園數字社區數字化及智能化功能主要體現在完善的社區綜合信息服務(社區購物、家政服務、繳費查詢、物業維護等)、智能化的物業管理和信息發布、家居設備自動化控制和智能聯動、三網融合的網絡接入、塑料光纖應用、智能化三表抄送、社區基于國密CPU卡的一卡通、基于可視對講的安防和住戶報警、自動化電子巡更和出入口控制、基于RFID的社區電子標簽應用等。從智能化系統和功能的融合出發,使社區內每一個家庭都能夠體會到這些功能所帶來的益處和保障,感受到在數字社區環境下,獨立家庭與網絡、信息和自動化功能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和相關性。從這點出發,應該建立起數字社區智能化管理和服務以綜合信息系統集成為平臺,體現數字社區智能化功能以“家”為本的設計與工程實施的指導思想。
住建部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頒布了《數字社區示范工程技術導則》,以指導國內數字社區建設健康有序的發展。在《數字社區示范工程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導則》)中明確了數字社區工程分類標準、分類系統的組成架構、技術規范要求,以及所采用與各分類系統相適應的標準與技術規范要求。并且在《導則》中也詳細制定了實施細則。在《導則》中對數字社區的不同類型、不同的銷售對象、不同的建設標準制定了與之相適應的分類,并根據各分類標準體現所需智能化功能內容、合理的系統設備設置以及采用新技術的含量和經濟合理性。
根據《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技術應用規范》、《數字社區示范工程技術導則》、《智能小區示范工程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的設計規范和技術要求,數字社區設計和工程實施內容包括智能物業管理、安防與設備監控管理、網絡與信息服務、家庭智能化、社區“基于國密CPU卡的一卡通”管理,以及綜合信息系統集成平臺6個方面。將遵照上述規范和要求中關于數字化與智能化星級功能的需求,提供相適應的系統配置標準,同時結合國家商品住宅性能認定標準,即建設部建住房[1999]114號文《商品住宅性能認定管理辦法》(試行)、建設部住宅產業化辦公室[1999]21號文關于實施《商品住宅性能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的幾點意見和“商品住宅性能認定評價方法”有關文件在住宅防盜與安全報警性能、電氣自動化性能、通信性能等達到AAA等級性能認定標準的要求,來編制《數字社區總體規劃方案》(以下簡稱《規劃方案》)。該《規劃方案》將建立在現代科學與信息技術(IT)的基礎上,應用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技術,本著切實可行,設計適度超前,工程可分階段逐步實施的原則。將南景園建設成為廣州番禺首個數字化與智能化雙化標準示范工程,并具有國際上同等水準的技術含量的數字化及智能化功能,以及建設處于目前國際上領先地位的基于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綜合信息系統集成平臺,集成應用智能化物業管理系統、綜合安防及設備監控管理系統、信息與網絡綜合、社區“基于國密CPU卡的一卡通”管理系統、社區電子商務系統、家庭安防及數字社區,同時增強數字社區科學現代化的管理的能力和提高社區優質與增值的服務水平。
本次南景園數字社區項目系統建設,參照國內及國際最新的技術規范要求,同時充分考慮廣州地區所處的南中國地理位置等因素對社區弱電系統帶來的可能性影響。具體需要遵循的設計規范包括:
1)《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技術應用》系列國家標準(GB/T 20299.1-4—2006)的第1部分(運營服務),第2部分(檢測驗收),第3部分(物業及設施管理)和第4部分(控制網絡通信協議);
2)《數字社區示范工程技術導則》住建部規范;
3)《住宅社區智能化系統示范工程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住建部規范;
4)《居住區數字系統評價標準》(CJ/T376—2011);
5)《公共建筑節能規范》(GB/50189—2005);
6)《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GB50312—2007);
7)《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T 50311—2007);
8)《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T 50348—2004);
9)《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 50395—2006);
10)《出入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 50396—2006);
11)《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GA/T367—2001);
12)《視頻安防監控數字錄像設備》(GB20815—2006);
13)《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矩陣切換設備通用技術要求》(GA/T 646—2006);
14)《入侵報警系統技術要求》(GA/T368—2001);
15)《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4—2007);
16)《電子巡查系統技術要求》(GA/T 664—2006);
17)《聯網型可視對講系統》(GA/T 678—2007);
18)《安防系統雷電浪涌保護技術要求》(GA/T 670—2006);
19)《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2006);
20)《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2004);
21)《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規范》(GB/T 50343—2004);
22)《電子計算機場地通用規范》(GB/T 2887—2000);
23)《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2008);
24)《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 50054—95);
25)《電氣裝修安裝規范》(GB 50150—2006);
26)《有線電視系統項目設計規范》(GB 50200—94);
27)《通信管道與通信工程設計規范》(GB50373—2006);
28)《智能建筑工程檢測規程》(CECS182—2005);
29)《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50339);
30)《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2008);
31)《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 50314—2006);
32)南景園數字社區項目樓層建筑平面圖紙。
2.4.1 數字社區總體架構
南景園數字社區的整體方案總體可以分為感知層、傳輸層、應用層和展示層4個層次。感知層包括RFID電子標簽、數字家庭控制終端、安全防范終端、設備監控終端、數據采集終端、火災報警檢測等終端;傳輸層應用三網融合方案解決住戶的接入網問題,并通過構建智能專網連接社區中的公共終端設備和社區服務系統,同時采用了塑料光纖和電力載波等組網技術;應用層主要包括數字社區中的各項應用和服務系統,包括綜合信息服務系統、智能物業管理系統、基于國密算法的CPU卡一卡通系統、安全防范系統和數字家庭系統等;展示層主要通過平板PC、電視屏幕、PC和手機提供智能化服務界面。南景園數字社區的總體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南景園數字社區系統總體架構
2.4.2 三網融合系統架構
本次南景園數字社區項目采用EPON+基帶EoC組網結構,ONU到樓層,五類線進單元,采用基帶EoC入戶入室。基帶EoC技術充分挖掘了同軸電纜價值,通過入戶同軸電纜可以為用戶提供有線電視和數據交互業務,每個用戶可以獨享10 Mbit/s(也可平滑升級至100 Mbit/s)帶寬,不僅滿足了用戶多業務接入帶寬需求,且充分利用了同軸電纜帶寬資源優勢,降低了網絡改造工程量(見圖2)。

2.4.3 應用塑料光纖的智能化網絡系統架構
南景園數字社區智能網主要作為社區內遵循TCP/IP協議的智能化弱電設備的運行平臺,用于連接門禁、可視對講終端、水表采集器、報警終端、車場控制終端等智能化設備。整體網絡系統采用硬件三層交換,網絡設備現階段達到主干1 000 Mbit/s、到終端100 Mbit/s的要求。智能化網絡采用塑料光纖布線,具有成本低、重量輕、耐震動、穩定性好和傳輸速率高等優勢,能夠保證社區智能化系統的穩定、高效運行(見圖3)。
2.4.4 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技術應用框架
南景園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技術應用遵守“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和“從上而下設計,從下往上施工”的設計原則。
通信系統實現語音和視頻通信功能;信息系統包含內部信息服務及互聯網信息服務等;監控系統實現社區內各種機電設備及社區安全方面的全方位監控(見圖4)。
南景園數字社區智能化系統建設項目根據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技術應用框架的指導,共分為6大類共30項子系統工程,采用總體規劃方式,結合實際情況分步實施(見表1)。
對各應用子系統功能歸類和實現功能說明如下:
1)社區綜合信息服務系統
數字社區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包括物管通知、繳費查詢、場館預訂、投訴及建議、社區購物、訂餐送餐、物業維修、家政服務、數字社區、數字家庭等子系統。通過該社區服務系統,生活區用戶能查詢到水、電、煤氣、租金等與生活相關的信息;管理處能向用戶發送催繳費業務功能;能提供生活區用戶投訴建議跟蹤處理功能;能進行場館、房間預訂/預約功能;可用于本市及區鎮、小區的各種通知公告與政策等信息公布;查看社區公共區域的實時狀況,遠程查看家里各種家電及安防狀況等。

2)智能物業管理系統
系統功能包括物業管理與服務、物業管理數據庫、智能化各應用子系統物業管理信息集成。
3)公眾信息發布系統
信息發布系統是一個多媒體資訊平臺,該信息資訊平臺可提供即時社區信息、資訊、公告、天氣報告、廣告等。
4)應急聯動協調系統
應急聯動功能涉及到視頻監控系統聯動、周界報警系統聯動、感應報警系統聯動、門禁報警系統聯動、信息發布系統聯動、照明控制系統聯動等部分。如果需要擴展聯動功能,可以通過策略組態實現。
5)數字家庭系統(家用電子系統)
通過數字社區室內安裝的各種報警探測器進行防盜監控,當發生非法入戶搶竊,或發生火災、煤氣泄漏以及疾病緊急求助時,報警信息立即傳送到報警管理中心和住戶所設定的報警電話上,報警管理中心計算機圖像顯示器上立即彈出報警住戶位置圖以及相關的報警住戶家庭資料,以使得居住區保安管理人員及時準確地出警和迅速出擊抓獲罪犯。

圖4 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技術應用框架
6)智能抄表系統(能耗表具)
實現南景園社區各家庭用戶的電表、水表和氣表的數據集中自動抄錄和計費,實現對小區內部住戶內電表、水表氣表的抄表和數據傳送。
7)社會網絡服務系統
建立社區網絡服務平臺,利用網絡中心及社區寬帶網絡提供社區服務,主要包括針對居民的社區新聞政策公告、便民服務信息與鏈接等方便居民了解和檢索的信息,針對提供居民服務信息查詢瀏覽以及居民申請服務登記、管理自己的服務單等,針對服務企業瀏覽、處理服務申請及服務管理等,以及居民之間提供的網絡資源等。
8)小區門戶網站
小區門戶網站是小區物業服務信息公開和監督的平臺,社區文化建設的平臺,便民服務的平臺,業主交流的平臺,包括物業服務崗位責任、物業服務資金收繳情況、物業服務大事記等內容。
9)居住區基于國密CPU卡的一卡通系統
居住區基于國密CPU卡的一卡通系統涉及到門禁管理、停車管理、小區內刷卡購物、娛樂服務,以及水費、燃氣費、電話費、有線電視費和供熱費的繳費等便民性服務,包括基于國密CPU的門禁管理系統、基于國密CPU卡的停車管理系統、基于國密CPU卡的消費管理系統。
10)周界防范系統
周界防范入侵報警系統是利用先進的電子探測裝置對防范區域進行入侵和破壞的報警探測。它可以探測非法侵入,在探測到有非法入侵時,及時向有關人員示警。主要包括社區內防盜報警。
11)可視對講系統
可視對講系統功能包括管理中心管理主機功能、住宅單元門可視對講功能、家庭可視終端功能。
12)電子巡查管理系統
該系統主要由感應巡查點、巡檢器、服務器、系統管理軟件組成。
13)視頻監控系統
本系統采用“模擬攝像機(540線)+視頻矩陣+數字硬盤錄像機”的構架。系統共分為3個部分,即前端攝像部分,中間傳輸部分,中心控制、顯示、圖像存儲部分。
14)出入口控制系統
社區出入口控制系統功能包括住戶卡發行、住戶身份識別、社區出入口控制與管理。
15)停車場管理系統
停車場管理系統功能包括住戶車輛管理、停車收費管理、車票影像識別安全管理。
16)住戶報警
在數字家庭系統中實現。

表1 南景園數字社區智能化系統分類
17)綜合安防管理系統
綜合保安監控管理系統功能包括小區綜合安防監控管理集成平臺、周界防越報警、巡更管理,出入口控制、可視對講、視頻安防監控、家庭安防報警等綜合監控管理。
18)公共建筑設備監控系統
主要對南景園數字社區項目內的各類機電設備進行管理、監視、控制、測量,保證各種設備運行安全可靠、節省能源、節省人力、降低設備故障率、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減少維護及營運成本,提高建筑物總體運作管理水平。
19)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
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應符合GB 50116,GB/T 20299.1和JGJ/T 16的規定。在南景園社區內廚房位置安裝可燃氣體泄漏報警裝置,并能就地發出聲光報警信號,氣體泄漏報警時應能自動切斷氣源,打開排氣裝置并向住戶及管理中心報警。
20)程控交換接入系統
采用目前國際上先進的數據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數字化網絡技術,將電話通信設備和線路與計算機網絡設備和網絡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21)電視網絡系統
該系統與智能物業管理系統聯網使用,自動完成開戶、點播、計費等管理工作。在社區內實施“三網合一”(即電視網、電話網、計算機網)的綜合傳輸方式。
22)公共廣播系統
公共廣播系統功能包括背景音樂、緊急廣播聯動、物管通知。
23)三網融合系統
將住戶寬帶、有線電視及電話通過一根同軸電纜入戶。
24)應用塑料光纖的智能化布線及網絡系統
為社區各住戶提供一個高速、有效、功能完善、性能穩定、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網絡和智能系統應用平臺。
25)電梯三方通話布線
該系統為實現電梯轎廂、電梯機房與監控中心實現對講而做相關的管路預留及布線。
26)管線橋架工程
弱電管槽系統通過對各存在布線的子系統線路路由進行綜合分析,將能共槽的子系統線路合并到一起,減少多余的管槽,同時也就減少了墻體的開孔,這樣也使原本繁瑣的土建裝修與弱電專業的配合得以簡化。
27)社區防雷接地系統
社區防雷接地系統功能包括社區中心機房電氣設備防雷接地,以及社區住宅樓內弱電配線箱和通信與網絡設備的防雷接地。
28)機房工程
機房工程是一種涉及到空調技術、供配電技術、抗干擾技術、防雷防過壓技術、凈化技術、消防技術、安防技術、建筑和裝飾技術等多種專業的綜合性的產業。電子設備的可靠運行要依靠機房嚴格的技術條件來保證的。
29)RFID社區電子標簽應用系統
RFID社區電子標簽應用系統功能包括社區內建材經住建部認證并貼上電子標簽,社區物業進行電子標簽管理,達到節能及建材質量控制的目的。
30)樣板房裝修及數字家庭系統展示
樣板房帶有數字社區信息系統、數字社區監控系統、數字社區通信系統,建設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使樣板房擁有社區綜合信息服務系統、智能物業管理系統、可視對講系統、VoIP電話接入系統等智能化系統。
智能化系統總體規劃設計方案將用于指導智能化設計單位進行施工圖的設計,總體規劃設計方案中各系統的具體點表、主要設備材料清單將在設計時完成,本項目智能化施工圖設計深度要求達到智能化預留預埋、管槽的施工及招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