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全攻略
時屆五月,進入一年陽氣最盛的夏季,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萬物生長茂盛,《黃帝內經》有云,“夏三月, 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形容萬物生長繁榮的狀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自然景象。《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夏季睡眠應該堅持“晚睡早起中午休的原則”,以保持充足的睡眠,健康來自于睡眠,良好的睡眠能增強人體抗老防病能力。夏季由于蚊蠅騷擾,且天氣炎熱不適,常使人睡眠不足或睡得不香。因此,保證足夠的睡眠是夏季保健的重要環節。首先,每天應午睡l~2個小時;其次,不能入睡太晚,以免打亂生物鐘節律;第三,努力創造舒適、安靜、和諧、使身心完全放松的睡眠環境。

中醫認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熱的作用,因此,營養學家建議,夏季經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等作用。夏天常食苦瓜湯或苦瓜菜肴,能調和脾胃,清除疲勞,醒腦提神,對中暑、胃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苦菜也是一味藥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涼解毒、消毒排膿、去瘀止痛、防治胃腸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時,將它的根、葉洗凈,可拌可炒可做湯,味道苦中帶香,是解暑開胃的佳肴,而且對腸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由于夏季人的胃酸分泌減少,加之飲水較多,沖淡胃酸,導致機體消化功能較弱,故飲食應清淡一些。應多吃營養豐富、氣味清淡之品,忌食油膩、煎炸及熱性的食物。但是,清淡不等于素食,因為素菜中雖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及豐富的維生素,但缺乏人體必需的蛋白質,長期吃素容易導致營養失衡。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要拒絕葷菜,可適當攝入一些瘦肉、蛋、奶、魚以及豆制品,關鍵是在烹調時多用清蒸、涼拌等方法,不要做得過于油膩。

夏季氣候常較悶熱,出汗較多,一定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時才喝水,特別是中老年人更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即口不渴時也要進行“必須的”喝水,這是因為中老年人對失水的口渴反應減低、顯得耐渴。因此,平時一定要養成主動飲水的習慣,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點左右、下午3~4點、晚上就寢之前這四個“最佳飲水時間”要飲用1~2杯白開水,在出汗較多、運動或洗澡后也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外出歸來時,勿立即以冷水沖洗出汗的身體,以免全身毛孔突然閉合,使熱量留于體內不得散發;勿風臥或者臥于磚地、水磨石地,易得風痹,晨起常感虛乏無力,頭昏腦脹,精神不振,重者會受涼中風,腿腳麻木痙攣,還可誘發關節炎、腹痛、嘴歪目斜;勿將空調溫度開得過低,使室內外溫差過大,導致進出時人體難以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