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賢輝
明清徽商深知賈儒結合對自己事業取得成功至關重要,因此,在商業活動中往往自覺躬行儒道,堅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作為自己立身行事的指南。表現在做生意上就是以儒道經商,堅持良好的商業道德,講求以誠信服人、薄利競爭、甘當廉賈,寧可失利、不可失義,注重質量、提高信譽,因而為徽商贏得極高的商業聲譽。清朝徽商程白庵就是這樣一位賈儒結合的大富豪。
程白庵,徽州歙縣人。他自幼飽讀詩書,深諳儒學之精華,長大后,隨同鄉族人到蘇州經商,經過幾十年的商場歷練,日益成熟,漸漸成為蘇州商界的領軍人物。
程白庵的儒者風范是他成為商界領袖主要原因之一。
在蘇州經商時,程白庵下自工商百姓,上同官僚士大夫,無所不交,因為他舉止言談有儒者風范,當時蘇州的士大夫們都非常喜歡和他交往,許多文化名流都不因為他是商人而鄙視,反而十分樂意與他交談。蘇州都太仆先生喜歡他為人淳樸,特為他的住所題詞為“白庵”,他也因此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白庵翁”。蘇州有位著名的大文豪叫歸有光,是海內知名人物,他與程白庵建立了一段深厚的友誼,程白庵八十大壽時,他指定要歸有光給他寫壽序。歸有光不僅給他寫了壽序,還在壽序中熱情洋溢地贊揚了程白庵是“士而商”而又“商而士”。
歸有光在壽序中寫道:“程氏子孫散居徽州休寧、黟縣、歙縣之間,戶口繁衍達到幾千家。在這大家族之間,他們好喜讀書,常常以詩書酬答往來。如此看來,出生在這樣重視詩書禮儀的大家族,程白庵不就是“士而商”嗎?然而先生雖然經商,但他言談舉止謹慎小心,為人處世好義樂善,而且喜歡以詩文歌賦與文人士大夫交際,這難道不是通常所說的“商而士”嗎?”

程白庵正是因為賈儒相濟的經營之道,使他得到蘇州上層文人的認可,文人們的舉動很快就在社會上形成一股風潮,百姓們因而都紛紛到程白庵的店鋪里購買商品,他的事業便更繁榮了。
可見,程白庵在商場成功的同時,在文化建設方面亦有不同凡響的建樹,是蘇州開風氣之先的商人。
儒家“以人為本”的文人主義,主張“天人合一”、“仁民愛物”,提倡尊重一切生命價值,尊重自然規律,要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友善、協調發展,要求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協調一致,具有關愛后代的代際倫理思想,與當今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是不謀而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