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辰
我院2010~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收住患兒386人,對臨床確診的79例患者的腦脊液的輔助檢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79例2010~2011年住院患兒為研究對象,男38例,女41例,年齡7個月~11歲,其中79.7%的患兒為1~3歲。同時選取輕癥的作為對照組患者進行過腰穿檢查,有具體結果的患兒共42例。臨床表現以發熱,手、足、口腔黏膜及肛周皰疹為特征,出現程度不同的神經系統癥狀。診斷標準按衛生部下發的《手足口病診療技術指南》中的關于重癥手足口病的標準進行診斷。
1.2 對患兒的標本進行采取情況 患兒在住院之后進行腦脊液輔助檢查,以輔助對患兒進行診斷。對其進行常規的檢查,EV71病原學檢測由流調人員采集患兒肛拭子標本后低溫保存送邢臺市疾控中心。
1.3 方法 ⑴腦脊液白細胞計數及分類:采用毛細吸管法進行細胞直接計數,分類采用直接分類法。正常值參考范圍:0~10×106/L。⑵腦脊液生化檢測:葡萄糖、蛋白、氯化物。⑶腦脊液生化正常值參考范圍:葡萄糖2.5~4.5mmol/L,蛋白0.15~0.4g/L,氯化物120~130mmol/L。⑷檢測儀器為深圳邁瑞公司BS-4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使用邁瑞公司提供的配套試劑,RANDOX復合校準品,結果均在質控范圍內。⑸EV71由邢臺市疾控中心病毒室采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方法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統計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進行病原學的檢查結果 送肛拭子標本的37例患者檢查結果中,6例患者為陰性,28例患者為EV71陽性,占總數的75.7%。另3例患者為腸道病毒。
2.2 患兒進行腦脊液生化檢查的結果(表1)
表1 手足口病腦脊液生化結果(±s)

表1 手足口病腦脊液生化結果(±s)
注:a與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組對比,P<0.01。
組別 腦脊液生化蛋白(g/L)葡萄糖(mmol/L)普通病例組(42例) 0.21±0.10 115.44±5.02 3.72±0.74重癥病例組(79例) 0.35±0.21a 114.41±6.48 3.69±0.68氯化物(mmol/L)
2.3 患者進行腦脊液白細胞檢查結果 普通手足口病患兒42例均不超過10×106/L。重癥患兒增高75例,占總數的94.9%,最高1例達950×106/L。其中單核細胞增高69例,占92.0%,多核細胞增高6例,占8%。
現有相關文獻稱發生重癥手足口病多為EV71,病原體基因序列測定為C4亞型[1],與國內分離到的EV71基因型一致。EV71較科薩奇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呈現出了新的特點[2]。重癥多,變化快,死亡率高,常累及中樞神經系統。以每年夏初為發病高峰,2011年又出現了秋末冬初第2個高峰期,但重癥病例數有所下降。
本研究中(79例)94.9%有腦脊液白細胞計數上升的表現,92.0%為單核細胞,此項研究和劉健等[3]的研究結果相似,但是也有文獻稱淋巴細胞可作為疾病的主要細胞[3]。隨著腦脊液白細胞數的增多,腦脊液蛋白也逐漸增高。1例患兒腦脊液白細胞950×106/L、蛋白1.26g/L,酷似化膿性腦炎,但糖、氯化物正常,結合流行病史及皰疹,仍診斷為病毒性腦炎,提醒大家注意和結腦、化腦鑒別。劉健等[3]、胥冀等[4]的報道中也都提到了類似的現象,機制不清,可能和患兒機體反應性較強、腦組織滲出性改變較重有關。本組資料顯示:普通病例組和重癥病例組氯化物、葡萄糖、生化指標進行對比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重癥多見3歲以下患兒,目前臨床焦點集中于如何早期發現重癥,及時救治,降低病死率。主要觀察的指標綜合為“兩高、兩快、兩多”,即“血壓升高、血糖升高、心率增快、呼吸增快、肌陣攣多、睡眠多”,這些客觀指標比肺部!音出現得早,有利于重癥的早期識別。對于有重癥傾向的患兒,盡早、動態腦脊液檢測,可及時、準確、同步反映病情變化,爭取治療的時間。
[1]郭振平.邢臺市手足口病重癥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河北醫藥,2009,31(22):3144-3145.
[2]香祝濃.重癥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兒并發癥的臨床護理[J].當代醫學,2011,17(33):123-124.
[3]劉健,歐陽清.重癥手足口病114例的腦脊液檢測分析[J].廣西醫學,2011,33(2):245.
[4]胥冀,劉昆江,寸樹蘭.113例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腦脊液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2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