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降興 習舉云 熊小勇
隨著社會經濟與交通工具的迅速發展,我國外傷發病率也呈 逐年上升趨勢,嚴重胸外傷在外傷中所占比例也逐漸增加。嚴重胸外傷容易引起呼吸循環功能障礙,而且有的伴有復合傷,病情重的患者容易延誤和漏診,導致嚴重后果[1],故其診斷和治療尤為重要。對2000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嚴重胸外傷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98例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33例,年齡23~76歲,平均年齡45.8歲。致傷原因:車禍傷62例,高處墜落傷18例,刀刺傷16例,壓軋傷2例。損傷特點:多根肋骨骨折30例,形成連枷胸20例,肺挫裂傷51例,支氣管斷裂1例,心包損傷6例,血氣胸52例,膈肌破裂2例,其中胸腹聯合傷3例,合并顱腦損傷2例。按照創傷嚴重度評分將其分為兩組,危重傷組和重傷組。ISSI>40分為危重傷組(14例),16≤ISS<40分為重傷組。
1.2 治療 胸腔閉式引流58例,其中并皮下切開排氣5例,剖胸探查30例。其中肺裂傷修補20例,肺葉切除3例,心包修補2例,膈肌修補2例,肋間血管并胸腔內動脈結扎22例,并剖腹探查3例,并開顱減壓2例。
1.3 療效評價 對本研究患者治療前后進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評分(APACHEⅡ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當P<0.05時,認為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結果 治愈89例,死亡9例(其中3例死于失血性休克,4例死于MSOF,2例死于ARDS)。
2.2 APACHEⅡ評分(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PACHEⅡ評分(分)
嚴重胸外傷在平時以車禍傷最為常見,其傷情復雜、兇險,易引起呼吸、循環功能障礙,死亡率高。失血性休克是導致患者傷后早期死亡原因,MSOF及ARDS是導致繼發死亡的原因。因此早期明確診斷、緊急傷情評估、及時正確治療是治療的關鍵。
3.1 嚴重胸外傷診斷依據[2]有以下情況之一者應視為嚴重胸外傷:(1)多根肋骨骨折至連枷胸;(2)嚴重肺挫傷導致ARDS可能;(3)中度或以上血氣胸;(4)心臟大血管傷;(5)氣管、支氣管斷裂傷;(6)胸腹聯合傷。
3.2 診斷方法 早期明確診斷應引起足夠重視,早期診斷應以物理診斷及床邊胸部X線、B超檢查為主,根據病情可考慮CT、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臨床上要注意以下幾點[3]:(1)根據病史、癥狀、體征、受傷部位,傷道走形診斷可能傷及的臟器;(2)胸腔及腹腔診斷性穿刺是快速、安全、簡便、具有重要價值的方法;(3)CT、MRI、胸腔鏡、腹腔鏡等檢查對明確診斷也有重要價值;(4)積極的手術探查也是早期診治的有效方法。
3.3 緊急傷情評估 多發傷的傷情常隨時間(以分鐘或小時為單位)變化,包括以生理指標為基礎的評分(格拉斯哥昏迷評分)和以解剖為基礎的評分(AIS-ISS評分)[4]:AIS-ISS評分≤15分輕度;16分 3.4 及時正確治療(1)心肺功能的維持。本著“先全身,后局部,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則,確保呼吸通暢,必要時果斷行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盡快建立通暢的輸液通路,補充血容量,迅速處理血氣胸,開放性胸部傷口立即封閉,張力性氣胸或血胸行閉式引流,對進行性血胸當即解剖胸探查。(2)重癥ARDS,嚴重胸外傷病人,經多種治療措施后,呼吸仍急促,頻率≥30次/min,動脈血氧分壓<8kPa,立即考慮ARDS,馬上機械通氣,改善呼吸功能,采用PEEP通氣,提高氧分壓,保證組織供養,適當控制晶體液量,短期內應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控制感染[5]。(3)處理并發癥及合并傷。嚴重外傷大多涉及多個部位,應分清主次,按輕重、緩急進行正確有效的搶救,原則上術后保證呼吸通暢,控制大出血,保護各臟器功能,通常順序是胸-腹-腿-骨,應重視腹膜后大血腫、骨盆骨折及其慢性失血性休克引起的隱匿性休克,加強腦保護,防止應急性潰瘍。 總之,針對嚴重胸外傷,要進行傷情評估,早期明確診斷,迅速、及時、有效處理,注意處理合并傷及并發癥,防止“病理性連鎖反應”及“疊加反應”,提高救治效率。 [1]牟樹豐.嚴重胸外傷救治的臨床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2):355-356. [2]楊遜軍,鄧宇江,周曼新,等.嚴重胸外傷60例救治體會[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1,4(5):458-460. [3]柴中民.老年人重型顱腦損傷死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1998,18(3):138. [4]熱扎克·艾力,段志軍,米吉提.嚴重胸外傷50例治療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0):71. [5]李波.基層醫院搶救63例嚴重胸外傷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1,9(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