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3年國家公務員招錄職位表正式公布。140多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共招錄20839人。
雖然招錄公告早已表示“崗位將向基層傾斜”,但職位表上“常年出差”、“須要晚上值班”、“條件艱苦”等形形色色的備注,還是讓很多考生一時適應不過來。

例如,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廳市局所招的9個紀檢監察職位,都標明“常年出差”;中央黨校辦公廳的三個職位,則標明“須要晚上值班”;水利部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所招錄的一職位,“須常赴搶險救災現場,條件艱苦,適合男性”;國家海洋局更成為艱苦崗位的集合地,“能夠出海”、“能夠堅持節假日加班”、“適合經常出差”……一半崗位都加了類似的附加條件。
在國稅系統的招錄職位中,“國家級貧困縣”、“欠發達地區”、“不提供宿舍”、“本單位最低服務期五年”等備注比比皆是。北京海關有8個崗位明確標明須要“24小時倒班,體能良好,住宿自理”。幾乎每個省的海關都或多或少出現了“露天作業”、“工作強度大”、“體能要求高”、“經常出差辦案”、“適合男性”之類的字眼。“這就是所謂的‘金飯碗’?簡直是‘史上最苦金飯碗’啊!”有網友這樣感慨。
盡管如此,考生的報名熱度并未受到影響。據某教育機構統計,2010年度報名人數為144萬人,2011年度為141萬人,2012年度為130萬人,2013年度為137萬人。在此次報名中,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招錄的兩個職位競爭最為激烈——國家統計局合川調查隊業務科室科員和南川調查隊業務科室“科員2”兩個職位都只招錄1人,但報考人數分別達到9470人和9175人,刷新了前幾年國考最熱職位的考錄比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最熱職位”——合川調查隊業務科室科員,去年就曾招錄過,但經過層層考核被錄取的那名考生,卻在來單位報到前幾天放棄了這個工作機會。“他當時可能是有了更好的工作。”重慶調查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多位接受采訪的公務員表示,公務員的工作并不是“一杯清茶一包煙,一份報紙看半天”,加班加點已經成為工作常態。在江蘇南通某鄉鎮國土部門工作的蔡小姐說,每個月她起碼有兩個雙休日要在單位度過。江蘇某地級市檢察院負責反貪工作的秦小姐表示,公務員工作不僅辛苦,“薪水比很多好單位的朋友也要差上一大截”。而一些接受采訪的考生,則對成為“工作體面、收入穩定、福利有保障”的公務員充滿向往。齊齊哈爾大學新聞專業2009級本科生胡婧月認為:“公務員可以吃皇糧,人際關系廣,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以后找對象、孩子上學都方便。”
齊齊哈爾大學教育與傳媒學院輔導員羅霄說,如今大學生流行的擇業標準是“工作穩定、一線城市、有保障”。“不少人跟風參加公務員考試,其實并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崗位。”華圖教育高級副總裁于洪澤建議,大學畢業生需要正確的擇業動機,要問問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通過持續探索,把握未來方向。同時,還要在社會實踐中發現自己的特長。
武漢大學教授沈陽認為,年輕人都來爭考公務員并不正常。一個創新型的國家,更需要人才在市場中拼搏,在實驗室中探索,在各個領域里創造價值。“公務員熱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其他職業吸引力的減弱,這也說明公共服務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
社會學家周孝正指出,造成公務員熱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大。改善就業環境,要求一些國有企事業單位降低就業門檻,提供更多平等競爭的機會。當前,政府部門要突出抓好就業工作,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徐曉林建議,尤其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要大力發展中小企業,通過減免稅收、提供貸款等優惠政策,增加中小企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引導年輕人走自主創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