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孫宏波

沒有轟轟烈烈的偉業,沒有感天動地的壯舉。但他憑借著過硬的業務本領,執著的敬業精神和潤物無聲的樸實情懷,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高尚品格和人生追求,樹立了一個可親可敬可學的優秀組工干部形象。他就是遼寧省委組織部干部一處副調研員欒明勇。
干部任免,是干部工作的關鍵環節,更是一項政策性、業務性非常強的工作。
2006年7月,欒明勇調入遼寧省委組織部干部一處,負責干部任免、黨群系統事業單位參照管理審核和省管干部學歷學位認定審核等工作。
為了盡快熟悉干部任免業務,欒明勇經常翻閱干部任免工作卷,精心研究每類干部任免發文的文體特點和行文要求,對有代表性的不同類型的任免文分類縮印、裝訂成冊;他主動收集各類干部管理文件,一個一個地研究,一條一條地琢磨,一句一句地推敲,遇到疑難問題刨根問底、虛心求教,直到把政策全面領會、學懂吃透;他還堅持每天閱讀黨報黨刊,瀏覽中組部和省內外黨建網站,發現有價值的材料,及時剪貼或打印出來,并分類匯總,制作成學習小冊子。就這樣日積月累,他很快從一個干部工作的“新人”成長為身邊同志公認的“業務通”。每當有記不清的任免事項、拿不準的政策規定、找不到的文件資料,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向他咨詢,他總能提供出最新最準的信息。
在同事眼中,欒明勇是任勞任怨的“組工衛士”。熟悉干部工作的人都知道,干部任免崗位任務重、要求高、責任大,而且繁瑣枯燥、有責無權,干得好理所應當,出錯則后果嚴重,是很多人不愿干也干不了的“苦差事”。但他卻從一接手就深深愛上了這個崗位,而且一干就是6年。
每逢省委常委會討論干部,從會前審核材料、制作目錄、分揀裝袋,到會后安排領導談話、發布任職公示,再到起草、呈報、印制、蓋章、分發任免文件,他都忙得不可開交,加班加點已成了“家常便飯”。
特別是在全省黨委、人大、政府、政協自下而上集中換屆和省委集中組織省市縣鄉公開選拔領導干部期間,他作為業務骨干被抽調到換屆辦或公選辦工作,而且還要兼顧日常的任免工作。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他沒有抱怨、沒有退縮,而是把組織的信任化作工作動力,白天在換屆辦或公選辦緊鑼密鼓地忙活,晚上又馬不停蹄回到部里挑燈夜戰。
在家人眼中,欒明勇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妻子高齡懷孕時,他沒有請一天假;七旬老母住院手術期間,他沒有在醫院陪護一天;和父母生活在一個城市,忙起來一個月都回不去一次家……對親人,他深感愧疚。難怪他的家人說:“他的心里只有那攤兒工作。”
干部工作無小事。用欒明勇的話說:“百分之一的失誤,會帶來百分之百的否定,會給組織工作抹黑。”他始終牢記“認真”二字,起草的每一份文件、制作的每一張表格、形成的每一個名冊,都認真核對,確保無誤才出手。
六年來,他辦理干部任免文件3386件,公示任職干部671次1388人,無一差錯;起草制作干部職務任免請示材料60件,審核提交各類會議使用的干部任免審批表1200多人次,無一差錯;在公務員入軌登記工作中,他具體負責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委辦公廳3個人員較多的大機關和16個省直參照管理事業單位人員登記審核工作,經逐人審表,給1100多人辦理了登記手續,無一人存有異議……
正是憑借著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使欒明勇在工作中始終保持了“零差錯”。
“堅持原則不動搖,執行標準不走樣,履行程序不變通,遵守紀律不放松”,欒明勇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欒明勇負責省委醞釀干部“六人小組”會議和省委常委會議干部議題材料的匯總工作,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干部變動信息,很多人都想從他這兒打聽點兒消息。對此,欒明勇嚴守保密規定,在任免決定沒有正式公布之前,對干部醞釀及調整意見、人事安排方案、推薦結果等,始終守口如瓶、點滴不漏。
在審核事業單位參照管理時,欒明勇逐句逐頁嚴格審核呈報材料,逐個單位寫出參照依據、存在問題和辦理建議,598家事業單位審核通過獲批參照管理,30多家單位因不符合參照管理條件,堅決未予審核通過;審核認定省管干部學歷學位時,他逐一審核證書和入學、就讀、畢業等證明材料,凡不符合認定條件的,一律不予認定。一些人也曾試圖通過關系找他“通融通融”,均被嚴辭回絕。
在平凡中書寫偉大,在執著中踐行忠誠。欒明勇的默默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他先后4年年度考核被評為優秀等次,榮立三等功一次,先后獲得了“全國組織系統先進個人”、“遼寧省組織系統十佳組工干部”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