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吳彤,郝陽,任光榮,賀立齋
(西北電力設計院,西安市,710075)
青藏交直流聯網工程作為國家2010年西部大開發新開工的23項重點工程之一,其交流部分:750kV西寧—日月山—烏蘭—柴達木輸電線路工程地處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邊緣,沿線地形主要為草原和戈壁,地勢較為平坦,人煙稀少,為拉線塔的使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本著“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工程建設原則,本文開展了拉線塔專題研究,并首次在工程建設中大量采用了V型拉線塔,大幅節省了工程投資,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減少了水土流失,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顯著。
拉線塔一般由塔頭、主柱、拉線3個部分組成。塔頭和主柱一般由角鋼組成的空間桁架構成,有著良好的整體穩定性,能承受較大的軸向壓力;拉線由高強度鋼絞線做成,能承受很大的拉力。2種材料各取所長,充分發揮各自的強度特性,因此使得拉線塔能降低材料耗用量。常用的拉線塔型式包括V型拉線塔(拉V塔)、拉門塔(LM 塔)、拉線懸索塔(LXS 塔)、拉貓塔等[1-2],如圖1所示。幾種拉線塔的優缺點及工程應用情況見表1。

圖1 拉線塔Fig.1 Sketch of guyed tower

表1 常用拉線塔優缺點分析Tab.1 Analysis of common guyed towers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各種拉線塔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應用條件,考慮到本工程沿線人煙稀少,有大片草原和戈壁,并不存在征地費用大的問題,且工程沿線交通條件相對較好,因此本工程推薦采用V型拉線塔。
根據本工程的氣象條件,結合同類地區330kV拉V塔的運行經驗,規劃設計了LV30和LV40共2種拉V塔,具體設計條件:LV30海拔為3 000m,LV40海拔為4 000m;風速為27m/s;覆冰10 mm;呼高為36、39、42m;水平檔距為480m,垂直檔距為650m;kv系數為0.8。
拉V塔導線采用“IVI”串型布置,其導線布置和“酒杯”型自立塔相似,導地線水平位移、導地線間垂直距離和保護角等均按照文獻[3-4]相關規定進行設計,在此不再贅述。相同使用條件的自立式鐵塔和拉V塔的典型塔頭布置如圖2所示,單位:m。

圖2 塔頭布置Fig.2 Arrangement of tower head
從圖2中可以看出,自立式鐵塔塔寬(中相與邊相距離)20.8m,V型拉線塔塔寬23.6m,較自立塔寬2.8m,約13.5%,主要是受立柱和拉線布置影響,無法布置得非常緊湊;但由于拉線塔均使用在戈壁、草原等走廊不受限制地區,因此塔寬不是線路設計的主要控制因素。
拉V塔的拉線點設置一般有2種方法:第1種是作用在橫擔下平面與立柱交點的內側第1節間隔面上,如圖3(a)所示;第2種是作用在橫擔下平面與立柱相交的隔面位置,如圖3(b)所示。用Tower軟件對上述2種方法進行計算,結果表明采用第1種方法的拉V塔比第2種要輕2%~4%,且結構傳力清晰,受力明確,因此設計拉V塔時將拉線點設置在橫擔下平面與主柱交點的內側第1節間隔面上[2]。

圖3 拉線點位置Fig.3 Sketch of guyed position
經荷載計算,拉V塔共需4組拉線,每組拉線由2根1×37-22.4-1570鍍鋅鋼絞線組成,其參數[5]見表2,拉線結構見圖4。
37股的鋼絞線在工程實際中應用相對較少,市場上幾乎沒有與之配套的拉線金具,設計過程中多次與拉線廠家、金具廠家溝通,最終成功研制出了符合本工程需要的拉線及拉線金具,并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良鄉桿塔試驗站順利通過了材料試驗。工程中采用的拉線金具如圖5所示。

表2 1×37-22.4-1570鍍鋅鋼絞線參數Tab.2 Parameters of stranded galvanized steel wire(1×37-22.4-1570)


拉V塔基礎分拉線基礎和立柱基礎,拉線基礎相對簡單,在基礎施工過程中只需將拉線棒預埋到拉線基礎中即可[6]。
拉V塔計算時,立柱與立柱基礎按鉸接處理,在立柱基礎施工時,在基礎頂面預埋2塊用20 mm厚鋼板做成的半圓形鍋狀底座,底座中心各預埋1根直徑為30 mm的防滑螺栓;在立柱下方焊接1塊直徑稍大的半圓形鍋狀底座,立柱底座和基礎底座通過預埋在基礎中的防滑螺栓連接,形成立柱和基礎的鉸接點[7],如圖6 所示。
在以往拉V塔的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由于施工方法不當而導致立柱彎曲[8]。為此參考國內外拉線塔的施工經驗,組塔時將地面整平、將主柱順直、螺栓緊固到位,起吊時采用2臺吊車整體起吊,主吊車起吊點設在塔頭部位,輔助吊車起吊點設在立柱下方,起吊時2臺吊車配合使用,防止起吊時立柱受力彎曲。采用這種方法組立拉V塔,很好地解決了拉V塔立柱彎曲的問題,起吊安裝如圖7所示。


選取本工程中相同設計條件的拉V塔和自立式鐵塔進行比較,在相同的地質條件下,鐵塔質量及基礎材料用量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單基拉V塔相比自立式鐵塔質量可降低5.122 t,約16%,本工程共使用拉V塔755基,共節約鋼材約3 867 t,材料費節省約2 784萬元,施工費用節省約825萬元。
拉V塔基礎由1個立柱基礎和4個拉線基礎組成,經計算,單基拉線塔基礎混凝土總量為27.9m3,鋼筋為3.389 t;單基自立式鐵塔基礎混凝土總量為28m3,鋼筋為3.296 t。可見拉線塔基礎材料量和自立式鐵塔相比,混凝土量相當,鋼筋量增加約3%,相差不大。

表3 拉V塔經濟性分析Tab.3 Economic analysis of guyed V tower
此外,相比自立式鐵塔,拉V塔施工方便快捷。經調查,1個施工班組組立1基自立式鐵塔需4~5天,而組立1基拉V塔僅需1~2天時間,施工時間大為縮減。
拉V塔基礎埋深淺、底板小、基礎土方量小。本工程布哈河沿線地下水埋深淺,施工時基坑降水困難,采用拉V塔,基礎尺寸減小,降低了施工難度,方便施工單位施工。同時,拉V塔基礎基坑的減小,也有效降低了基坑開挖及基坑排水過程中對塔基周圍植被的破壞,環保效益顯著。
(1)在高電壓等級中采用V型拉線塔是可行的。
(2)V型拉線塔質量相比自立式鐵塔可降低約16%,施工時間大為縮減,經濟效益顯著。
(3)V型拉線塔基礎尺寸減小,可有效降低基坑開挖及基坑排水過程中對周圍植被的破壞,環保效益顯著。
[1]西北電力設計院.750kV西寧—日月山—烏蘭—柴達木設計總說明書[R].西安:西北電力設計院,2008.
[2]西北電力設計院.拉線塔在750工程中的應用[R].西安:西北電力設計院,2008.
[3]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0.
[4]DL/T 5154—2002架空送電線路桿塔結構設計技術規定[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
[5]YB/T 5004—2001鍍鋅鋼絞線(中華人民共和國黑色冶金行業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3.
[6]DL/T 5219—2005架空送電線路基礎設計技術規定[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7]GB 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
[8]GB 50389—2006 75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