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華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倫比找了100個年齡差不多的人,把他們分為兩組,一組告訴他們喝的是咖啡,實際上他們喝的是類似咖啡的飲料;另一組則相反。喝完一杯后讓他們接受測試,測驗他們的注意力、反應時間和心情等。結果顯示,喝下飲料的那一組,注意力和反應都普遍比喝下咖啡的人要好。艾倫比說,從這項實驗來看,咖啡本身無法提升注意力,反倒是自以為喝了咖啡的人,心理上有了想當然的依靠,從而使自己的注意力比較集中。
時隔不久,艾倫比又進一步做了這樣一項實驗:讓平均實力相當的兩個班的學生用同一份試卷進行考試,考試結束后,對其中成績差的班夸獎道:“那么難的試題,你們竟然都答得那么好!”相反,對另一個成績優秀的班則嚴厲責備道:“連這么簡單的試題都不會做,你們實在無藥可救了!”此后,再同時用相同的試題去測試他們,結果發現,原本成績較差,但受到稱贊的班級成績遠遠超過了第一次,而原本成績優秀,但受到責罵的班級成績卻比第一次低落得令人難以想象。艾倫比解釋說:心理狀態對大腦的運作有著重大影響。被稱贊的一方將會增強信心,從而提高考試成績;而被責罵的一方卻因情緒低落,使得本來會做的題目都做不出來了。
許多時候,心理作用的威力真的很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事業的成敗,學識與能力倒在其次。
(圖/張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