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艷 湯琪春 吳華平
2010年初衛生部在全國衛生系統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實質是改革臨床護理模式,全面履行護理職責,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連續、專業的優質護理服務[1]。我們將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活動與我院2009年12月起組織實施的“主護制”結合起來,通過一年多的觀察和探索,作者認為實施“主護制”臨床護理模式進一步提高了護理質量,密切了醫護及護患關系,提升了住院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了護士職業認同感,推動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的深入開展?,F報道如下。
本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目前實際開放床位1754張,護理人員853人,臨床護士785人,床位與臨床護士之比為1∶0.52。臨床護士占全院護士總數94.97%。護理人員學歷:碩士研究生4人,本科225人,大專539人,中專85人。職稱:主任護師3人,副主任護師64人,主管護師174人,護師198人,護士414人。隨機抽取10個實施“主護制”的病區作為試驗組,另外10個未實施“主護制”的病區為對照組。
2.1 “主護制”的概念 “主護制”實行的是以主要責任護士為主的小組責任制整體護理,是與我院“主診醫師負責制”相適應的一種臨床護理模式,指以一個主要責任護士負責的小組與相應主診組形成醫護合作團隊,共同負責同組患者診療護理工作。“主護”8 h上班,24 h負責,在完成自己承擔的具體護理工作的基礎上履行主要責任護士的職責,同時負責對本組其他護士的工作進行指導,并對其工作質量進行把關。
2.2 考評程序 護理部經過多方征求意見,研究確定申報“主護”的基本條件,按照個人自愿報名、科室推薦、護理部審核的程序,再通過基礎理論及??评碚摴P試、護理操作考核、競職演講、專家組面試、民主測評并結合基本條件評分。將綜合得分按??七M行排名,擇優錄取。“主護”名單確定后,護理部再次結合各病區工作實際,征求科主任、主診組醫師及“主護”的意見,一位“主護”帶領一個責任組與相應主診組形成相對固定的醫護合作團隊。
2.3 主要職責 (1)在科主任、護士長的領導下,負責相應主診組患者的診療和護理工作。(2)密切配合主診組醫療工作,參加醫師查房及大手術、疑難病例的討論,參加重危患者的搶救,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療、護理等情況。(3)主動與主診醫師及患者溝通,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不斷優化護理服務流程,提供全程、全面、無縫隙優質護理服務。(4)運用護理程序對本組患者實施基礎護理、??谱o理、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等,督查并指導下級護士治療及護理措施落實。(5)協助護士長做好病區管理、安全管理及護理質量控制工作。(6)協助護士長組織病區護理查房及護理會診。(7)負責對本組年輕護士進行業務培訓和指導及進修、實習護士的臨床帶教和考核。(8)協助病區護士長開展護理科研及護理新業務、新技術工作。
2.4 考核獎勵 護理部和病區護士長每月對“主護”工作進行督查和考核,內容包括:(1)病區護理質量考核。主要包括分級護理質量、基礎護理質量、危重患者護理質量等。(2)滿意度調查。護理部開展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調查及醫師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調查。(3)獎勵方法。為了體現“主護”高風險、高責任的工作特色,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工作中給予一定的自主權,對其專業水平及??萍寄芙o予肯定,在績效分配上依據對“主護”考評結果,給予增加獎金系數、發放單項補貼等,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增強了“主護”的職業認同感。
2.5 評價標準 參考王曉輝等[2]借鑒國外的相關研究[3]及國內部分文獻[4],在訪談的基礎上,參考有關文獻中量表[5],自行設計的護士職業認同感量表。采用Liker 5點法賦分,5=非常喜歡,4=喜歡,3=不確定,2=不喜歡,1=非常不喜歡。分值越高,表示護士職業認同感越高。問卷經過了信、效度檢驗,信度系數(折半信度)為0.79,效度(結構效度)為0.85,相關專家單盲的獨立鑒定,認為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內容效度。采用護理部自行設計的(1)《住院病人問卷調查表》。內容包括護士服務態度、技術水平、行為規范、交流溝通、健康教育、康復指導等。(2)《醫師對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內容有護士服務態度、協作與溝通情況、護理服務質量、病人的健康教育、護士工作的整體情況等。(3)《護理質量檢查評分表》。分別對試驗組和對照組的20個優質護理服務病區進行測評。
2.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護理,等級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3.1 住院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1)

表1 住院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 例(%)
3.2 病房醫師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2)

表2 病房醫師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 例(%)
3.3 各項護理質量檢查結果比較(表3)
表3 各項護理質量檢查結果比較(分,±s)

表3 各項護理質量檢查結果比較(分,±s)
項目0.01對照組試驗組t值P人數 基礎護理 專科護理 分級護理 服務質量 健康教育 病區管理 消毒隔離298 92.77±0.16 91.07±0.12 95.87±0.15 93.99±0.14 93.89±0.11 91.19±0.20 95.87±0.24 306 96.54±0.13 96.19±0.18 98.53±0.19 97.68±0.29 97.68±0.19 97.06±0.15 98.33±0.18 318.22 410.21 190.61 198.31 299.00 408.81 142值.81<0.05 <0.01 <0.01 <0.01 <0.01 <0.01 <
3.4 護士職業認同感調查表(表4)
表4 護士職業認同感調查表(分,±s)

表4 護士職業認同感調查表(分,±s)
項目對照組試驗組t值P例數 職業認同 職業目標 職業態度 職業價值觀 職業自我概念95 17.49±0.17 18.15±0.17 15.23±0.16 15.25±0.17 15.88±0.19 103 19.88±0.14 19.88±0.15 19.02±0.18 19.34±0.15 19.56±0.20值108.3169 76.12 156.12 179.81 132.51 0.0000 <0.01 <0.01 <0.01 <0.01
4.1 提高了住院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是衡量護理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表1結果顯示,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使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顯著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我院護理部2011年第三季度綜合滿意度調查結果表明,實施“主護制”病區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從第一季度86.8%~93.3%提升到95.8% ~99.1%?!爸髯o”主動服務意識、工作積極性、創新性明顯增強,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的護理、配合醫師治療、陪送病人檢查與病人交流溝通、健康教育、康復指導等全程跟蹤,切實達到了全程無縫隙優質護理服務。
4.2 提高了醫師對護士工作的認可度 醫師對護士工作的認可度主要表現在護士能否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能否及時執行醫囑;能否與主診組緊密合作等[6]。從《醫師對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表》的結果得知,所有主診組醫師對本組護士工作都表示“非常滿意”,從對主診組的醫師走訪了解到,與以前相比他們共同的感受是“主護”責任心強、??萍夹g較好,服務態度好,有她們在病區感到很放心,特別是特殊情況下醫師需要離開病區時,“主護”能及時就患者的病情變化及合理需求主動與主診組醫師溝通,并提出合理化建議,既及時讓醫師掌握了患者的情況,又提高了患者對醫護工作的信任度。
4.3 有利于促進臨床護理質量的提高 有研究[7]表明護理人員分層使用能更好地保證護理質量。此研究在實施“主護制”臨床護理模式中得到了較好的驗證。由表3可以看出試驗組護士基礎護理、??谱o理、分級護理、護理服務質量、健康教育、病區管理等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在“主護制”試點前,由于不同學歷、職稱和能力的護士從事相同難度、相同風險的工作,為護理質量留下隱患?!爸髯o制”的實施實現了護理人員的分層使用,各盡其才,對低年資輔助護士的崗位功能作部分限制,可避免因低年資護士工作經驗不足而出現護理缺陷,一定程度上規避了護理風險,保證了護理安全[8],同時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提高。
4.4 增強了護士職業認同感 護士職業認同感就是護士本人對護理職業的積極看法和情感,以及決定自己積極職業行為傾向的心理狀態[2]。國外學者研究認為,護士職業認同感涉及職業認同、職業歸屬感、職業態度、職業價值和職業自我概念等。表4《護士職業認同感調查表》的結果顯示,試驗組護士的職業認同、職業歸屬感、職業態度、職業價值觀、職業自我概念等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護士。從與“主護制”病區的護士交流中,我們了解到為了更好的解決臨床護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和負責對本組護士的臨床帶教,迫使“主護”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技術水平,以獲取患者的信任及保證臨床帶教工作的質量[6],雖然責任大了,但是他們都覺得作為“主護”自己的工作得到同事的認可與患者的尊重,非常自豪,護士職業價值觀得到充分體現[8]。
開展優質護理服務,首先要以改革臨床護理模式為切入點[1]。全國范圍內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但目前還沒有完善的臨床護理模式[6]。我院嘗試把“主護制”臨床護理模式引入到優質護理服務實踐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雖然運行時間還不長,隨機抽取的樣本較局限,但是“主護制”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作用已逐漸彰顯,因此在2011年下半年護理部在全院推廣實施了“主護制”臨床護理模式,并對質量考評、績效考核、激勵機制等相關科學管理體系進行繼續完善。作者認為在加速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中實施“主護制”臨床護理模式,值得關注和研究。
[1] 郭燕紅.把握工作實質 深入推進優質護理服務[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6):381.
[2] 王曉輝,李玉紅,林蘭芬.濰坊市179名護士職業認同現況調查[J].護理研究,2007,21(7):1728 -1730.
[3] Kim AM,Sarah HP,Patrick SP.Investigting the fartors influenc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first year health and social care students[J].Learning in Health and Social Care,2006,5(2):55 -68.
[4] 魏淑華,山顯光.國外教師職業認同的研究現狀[J].外國教育研究,2005,32(3):16 -18.
[5] Periard ME,Bell EA,Knecht L,et al.Measuring Affective Factorsin RN/BSN Programs[J].Nurse Educ,1991,16(6):14 -17.
[6] 湯海燕,劉勝男,朱 軍.主責護士負責制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實施[J].護理研究,2011,25(7):1947 -1948.
[7] 曹 晶,謝瑤潔,李玉樂,等.護理管理者對實施護士分層次使用的態度及思考[J].護理管理雜志,2008,8(6):3 -5.
[8] 孫雯敏,周志祥,湯琪春,等.綜合性醫院開展“主護制”試點病區的實踐及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1C):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