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整理∕本刊記者 王 晶
2012年11月4~5日,在“黑龍江省千頭以上規模奶牛場(小區)技術培訓與經驗交流會”的專題論壇上,來自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北京四方力歐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奶牛中心等科研院所和知名企業的專家們針對奶牛場遇到的實際問題,圍繞著生鮮乳的質量安全控制,奶牛的選種選配,飼養管理,疾病防治,能源節約等作了精彩的報告。報告內容多為來自生產一線的多年積累經驗的總結,對于奶牛養殖者提高奶牛場的飼養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參考價值,得到了與會代表的高度評價。本刊編輯對這些報告的內容進行了精心整理,現刊登如下,以饗讀者。
卜登攀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

過去30 年來,我國奶業取得了高速發展,目前已經進入了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生鮮乳的質量安全問題已經上升為關系到我國奶業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
評價奶業是否為質量效益型有5 個特征性指標。一是每千克生鮮乳的生產成本。很多奶牛場一直在探索所謂的規?;B殖到底是什么規模,哪一種規模養殖下的每千克生鮮乳生產成本最低。近期我國生鮮乳的平均收購價格為3.2 元/kg,雖然這個價格不低,但是奶牛場的利潤空間正在縮小。二是飼料轉化率(包括精飼料和粗飼料),即每投入1 kg飼料可換來多少產奶量。飼料轉化率與奶牛的飼養效益是直接相關的,隨著飼料轉化率的提高,奶牛場的飼養效益呈線性增加。泌乳牛飼料轉化率的理論值高達1.75,目前發達國家的實際飼料轉化率值為1.5,而我國只有0.9,這就限制了養殖利潤的空間。三是牛奶固形物產量。我國生鮮乳中的乳蛋白和乳脂肪水平還普遍低于發達國家,這一點在我國的生鮮乳收購標準上可以體現。四是液態奶過度加熱。我國現在普遍存在液態奶過度加熱的問題,液態奶過度加熱會直接破壞牛奶中的營養成分。五是糞污消納指數,指每養一頭牛需要多少耕地來消納奶牛的糞污。歐洲國家已經立法,要求建牛場時必須憑借資質進行申請以獲得資格,這樣既可以消納糞污,又能保證粗飼料的質量。2011年我國污染源普查發現,規模畜禽養殖場的糞尿污染居農業污染源之首,未來規模奶牛場還是要走農牧結合的道路。
優質乳是我國奶業的未來發展方向,而質量安全是優質乳的生命線。什么是生鮮乳的質量安全?生鮮乳的質量和安全屬于兩個層次,評價生鮮乳質量安全可以通過其理化指標、生物指標和感官特性等,當這三個方面中的任何一個指標發生問題時,都會造成安全隱患。
影響生鮮乳質量安全的因素有:生物因素(病原菌、生物毒素),化學污染(由種植業帶給牲畜的殘留、化學殘留)和環境因素(生產過程中混入一些雜質和異物)。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奶牛場良好農業規范(GAP),如果牧場都能嚴格遵守這一規范,從理論上講不會出現生鮮乳安全質量問題。
保證生鮮乳質量安全的具體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提高飼料的營養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生鮮乳中乳蛋白、乳脂肪等常規指標,如奶牛場可以通過控制粗飼料質量,控制日糧中的碳水化合物水平、脂肪水平、氮水平,平衡奶牛日糧,進行營養檢測等。
二是控制細菌總數和體細胞數。保證奶牛的舒適,避免污染,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擠奶廳要進行規范化擠奶;避免奶牛出現外傷;生鮮乳擠下后2 h內要降至4 ℃,要保證冷鏈及時運輸。
三是減少污染物。常見的污染物有霉菌毒素、違禁添加物、重金屬、農獸藥殘留等。飼料中的黃曲霉毒素在田間已經產生,在收獲、運輸和貯存的過程中還會持續產生,毒素的產生與霉菌的活躍程度和數量有關。目前普遍能在生鮮乳中檢測到的黃曲霉毒素有6 種,其中以黃曲霉毒素M1為主。要控制黃曲霉毒素,首先要保證飼料的質量,尤其是玉米、DDGS、棉籽、豆粕等不能放置于潮濕和通風差的儲存環境中;其次可以使用礦物進行吸附,如有機粘土或活性炭等;再次應用酶或微生物改變霉菌毒素的化學結構以消除毒性,即生物轉化功能。獸藥殘留主要因為牧場不按規定使用獸藥和飼料藥物添加劑,沒有嚴格遵守休藥期的規定,非法使用違禁藥物,獸藥使用方法不當,在生鮮乳保鮮中違禁使用藥物,環境污染導致獸藥殘留,違禁使用解抗劑等。農藥殘留主要來源于奶牛飼料。重金屬(鉻、鉛、砷、汞)則主要來源于飼料、飲水和飼養環境中,奶牛場應保證奶牛飲水的充足與潔凈,并關注本地區水中的重金屬含量。
四是進行常規檢測。檢測內容包括感官(色澤、氣味和組織狀態),酸度,堿度,乳成分,抗生素,β-內酰胺酶和黃曲霉毒素等。具體檢測方法可參考相關國家標準。
喬 綠
(北京奶牛中心主任、高級畜牧師)

優質的牛奶來自于健康的乳房。要想使奶牛擁有健康的乳房,就必須了解奶牛的乳房結構。乳房懸掛在奶牛后腹壁的外壁上,沒有骨骼的約束、支撐和保護。奶牛乳房由四個腺體或乳區組成,每個乳區都是一個獨立的功能單位,通過各自乳區中的乳頭排出分泌的牛奶。泌乳期間,由于大量分泌組織增生及牛奶積存,奶牛的乳房重量可高達50 kg。支撐乳房的主要結構是乳房中央懸韌帶和外側懸韌帶,皮膚也有一定的支撐和穩定乳房的作用。中央懸韌帶無力或損傷會導致乳房下垂和擠奶困難,所以中央懸韌帶也是奶牛育種的關鍵指標。奶牛的乳腺由很多乳腺小葉組成,這些乳腺小葉中含有大量的乳腺細胞,而乳腺細胞就是所謂的“牛奶加工廠”。所以奶牛乳房的健康將直接影響著原料乳的質量。
保持奶牛乳房健康及生鮮乳質量安全的關鍵點是:①保持干燥、干凈、舒適的飼養環境;②采用正確的擠奶操作;③采用有效的清洗程序;④保證生鮮乳迅速制冷;⑤干奶時對所有乳區進行處理;⑥監測乳房健康狀況;⑦實施乳房健康計劃;⑧正確使用和定期保養擠奶設備。
惡劣的牛場環境會導致乳房炎的發生,也會導致生鮮乳中體細胞數(SCC)的升高。SCC是奶牛乳房健康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奶農了解奶牛健康狀況(表1),從而改進管理的重要參數。體細胞數升高還直接影響著生鮮乳的成分,使乳脂、乳糖、總蛋白、總酪蛋白等指標降低,Na+、Cl-數量增多。
擠奶廳是奶牛、擠奶工和擠奶設備的有機統一體,三者應該相互協調。在擠奶前,擠奶工應擠去前幾把奶,給奶牛建立好排乳反射,釋放催產素,促進排乳。奶牛泌乳條件反射建立后,擠奶工要在1 分鐘之內套上奶杯,7~8 分鐘結束擠奶,杜絕過度擠奶。
認真做好擠奶前的消毒工作,是保證乳房健康、牛奶質量和產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擠奶過程中,擠奶工要嚴格執行“兩次藥浴,紙巾擦干”。藥浴可以充分殺死乳頭表面的細菌,減少50%的環境性乳房炎。正確的擠奶步驟是“擠去前幾把奶→藥浴30 秒→擦干→套杯→脫杯→藥浴”?,F代規模奶牛場應該摒棄傳統的水洗乳房擠奶工藝。水洗乳房會使牛舍環境潮濕,細菌滋生,影響乳房和肢蹄的健康;使乳房炎交叉感染機率增加;影響正常擠奶真空度,造成乳頭炎、乳房炎;造成產奶量降低;引起水、煤、電及人工的浪費。另外,應杜絕過度擠奶。過度擠奶或真空度過高會形成所謂的“窄奶”,造成乳房炎發病率升高。時間久了會使乳頭基部出現環狀的炎癥,易發增生。
奶牛一旦出現乳房炎,應及時分析發病原因,如擠奶機問題、運動場環境、干奶期管理等。在干奶期,給乳房注射長效抗菌藥物是奶牛場控制乳房炎的重要措施。在奶牛的干奶期采取治療措施可治愈50%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和80%由環境中鏈球菌引起的乳房炎。

表1 牛奶罐混合牛奶中所含體細胞數量與奶產量損失以及亞臨床乳房炎流行程度的關系
擠奶廳管道的清洗尤為重要。如果擠奶廳管道的清潔出現問題,會使擠奶的所有工作功虧一簣。正確的清洗程序是:先使用35~40 ℃水進行預沖洗直到水澄清,再加堿或酸進行循環清洗,起始溫度60~85 ℃,回水溫度40 ℃,循環5~15 分鐘,最后用清水沖洗5 分鐘。
曹福存
(北京奶牛中心高級畜牧師)
奶牛選種選配的目標是增加良種數量,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遵循這個目標,北京奶牛中心始終將奶牛育種工作作為核心基礎工作常抓不懈,十余年的努力使奶牛的產奶性能、體型外貌、輔助性狀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遺傳進展,培育出了一批批全國知名的優秀荷斯坦種公牛,為首都乃至全國奶牛群的遺傳改良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北京奶牛中心奶牛選種選配工作取得進展的原因主要有:積極引進世界頂級遺傳資源;實現早期分子選擇及基因組選擇;開展生產性能測定,完善后裔測定體系;改進遺傳評定方法;提高淘汰率,降低留種率;完善生產記錄體系;科學選種選配;提高飼料水平和飼養管理技術,改善環境等。
對留種個體的選擇過程叫選種,選種主要是公牛選種,因為公牛對群體遺傳貢獻率達90%以上。選種過程中,要特別注重經濟意義,而奶牛的毛色、花片、公牛本身的體型則對后代影響非常有限。遺傳力決定了親屬間的相似程度,其最重要的功能是預測作用,反應了表型值作為育種值的可靠性。高遺傳力性狀改良容易,見效快。根據遺傳力大小,奶牛主要的體型及生產性狀包括體高、尻角度、尻寬、前乳房附著、后乳房附著高度、后乳房附著寬度、中央懸韌帶、乳房深度、一般外貌、體軀容積、整體評分、產奶量、乳脂率、乳脂量、乳蛋白率、乳蛋白量等,使用9 分制系統進行評分。
在對奶牛進行選種時,首先要確定育種目標,即確定所需的產奶性狀(產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體型性狀(主要性狀+次要性狀)、功能性狀(長壽性、體細胞數、產犢難易、受胎率)和其它性狀(抗病力、適應性、飼料利用率)等。育種目標可以通過綜合選擇指數直接反映出來,不同國家和地區根據既定的育種目標制定不同的綜合選擇指數。綜合選擇指數是決定精液價格的重要因素。但奶牛場選擇公牛時不能僅參考綜合選擇指數(除非公牛育種目標和本場相似),而應結合自己的育種目標制定自己的選擇指數。做好奶牛的育種工作,還應完善奶牛場的記錄,包括產奶性能記錄,奶牛系譜及生長發育記錄,奶牛體型外貌評定、配種、繁殖、疾病等記錄。
奶牛的選配是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決定公母牛的配對,使雙親的優良性狀得以組合,從而產生更理想的后代。選配是在牛群鑒定和選種的基礎上進行的,合理的有效選配可以鞏固選種的效果,只有準確地選種才能實現為選配提供優秀種牛。
奶牛在選配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①應有利于鞏固優良性狀,提高品質和外貌;②應考慮牛只的個體親和力和群體配合力;③公牛遺傳素質應高于母牛;④對青年母牛應選擇后代產犢容易的公牛;⑤避免近親繁殖;⑥一次最多考慮3 個性狀,2 個最好;⑦缺陷性狀絕對回避;⑧制定長期的選配計劃。在對奶牛進行選配時,應根據育種目標,充分結合本牛群的實際狀況來制定適合的選配計劃,慎重選用質量好的性控凍精。
唐二會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禹齊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經理)
隨著熱泵技術的發展,牛奶熱回收系統作為一種新興的產品正在不斷成長,其節能減排的出色效果發揮了表率作用。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牛奶熱回收走近畜牧業的同時,也為我國的環保事業貢獻著力量。
牛奶熱回收是一種新興的余熱回收裝置,它繼承了加熱電阻熱水的全部優點,并具有提高制冷速度的獨創性功能,完全可以滿足各奶站、小區和牧場的安全舒適、節能環保、快速制冷等需求。牛奶熱回收系統耗電量只有電熱水器的1/4、太陽能熱水器的1/3,熱利用率可達400%以上。由于節能效果顯著,水電分離十分安全,且沒有任何污染,所以該系統受到了廣大用戶的高度關注。
牛奶的熱回收對牛奶制冷環節而言節省了日常開支;對國家而言,不但節約了能源,更減少了溫室氣體與污染物的排放。每臺設備使用一年可減少65 噸CO2的排放,相當于植樹14 500 棵。它不僅能夠很好地滿足各奶站小區對熱水的使用需求,而且對我國碳排放交易的健康發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未來不久的時間里,牛奶熱回收勢必成為我國奶牛規?;B殖中廣泛應用的節能環保型熱水器。
牛奶熱回收系統的原理是對牛奶冷藏機組進行冷凝熱回收,以回收的熱量為熱源,采用直接式熱泵技術,將自來水一次性加熱至85 ℃的高溫熱水(圖3)。
該機組的主要特點有:①經濟,燒熱水的費用只有燃煤的33%,牛奶熱回收只在擠奶時運行,其它時間不工作,它提取生鮮奶的熱量,用于加熱生產用水,無需專人管理,節省人工成本;②安全,無燃燒,無任何有毒氣體(如CO)產生,牛奶熱回收系統還自帶保護功能,能穩定、安全地運行;③環保,不排放任何廢氣、污染物;④使用壽命長,設備的使用壽命為10~15 年,相比燃煤、鍋爐而言,壽命更長。
初次安裝牛奶熱回收系統時,要確保牛奶冷藏機組處于停機狀態,還要將牛奶冷藏機組內的制冷工質回收干凈。連接管道時,注意切口的密封處理。安裝完畢后,要根據說明書的要求對牛奶熱回收系統進行調試,待運行正常并穩定后方可使用。
呂書江
(四方力歐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牧場管理顧問、高級畜牧師)

奶牛場的一切工作,無論是制定飼養方案、管理辦法,還是建設各種奶牛福利設施,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減少奶牛應激。奶牛飼養管理的目標是奶牛血統優良,生產性能良好,健康長壽;飼料質優價廉,TMR制作精細準確;牛群分群合理,營養平衡,環境舒適,管理措施完善;防疫措施合理有效;數據統計及時、準確、持之以恒。
飼料質量是奶牛營養的保障。作為奶牛的飼養管理者,尤其是場長,采購飼料時應綜合考慮飼料是否能長期穩定供應,適口性如何,是否霉變,水分是否超標,營養成分是否均衡,性價比是否合理。在制備青貯飼料的過程中,要保持留茬15 cm,切短0.8~1.2 cm,干物質含量為28%~32%,同時做到快裝、壓實、密封。
當前,大規模奶牛場均使用TMR制備機,它是奶牛生產性能的保證。奶牛場要充分了解TMR制備機的質量和性能,同時保證攪拌功能和切碎功能。制作日糧的過程中,要掌握好日糧的精粗比例、能量平衡、氮平衡、鈣磷平衡,還要注意TMR的攪拌效果,觀察日糧的蓬松度、粒度和水分,上料要及時,撒料要均勻。
除了對奶牛加強日常飼養管理外,養殖人員還要對奶牛實施分階段的飼養管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犢牛飼養管理(0~6 月齡)。此階段要保成活率,促進瘤胃健康發育。目標:實現45 天斷奶,平均日增重900 g,滿6 月齡體重200 kg,體高108 cm。措施:自然分娩,喂足初乳4 kg,保暖;及時稱重、編號、打耳標,做好各種記錄;臍帶消毒,杜絕臍帶炎;補飼開食料,自由飲水;去副乳頭、角,斷奶后小群飼養,減少斷奶應激;注意日糧質量,犢牛期禁喂青貯。
②育成牛飼養管理(7~15 月齡)。此階段要保證牛只生長發育良好,盡早參加配種,縮短后備培育期,降低培育成本。目標:12 月齡體重320 kg,14~15 月齡參配,體重375 kg,體高128 cm,腹圍150 cm。措施:育成期乳腺、骨骼生長快,要適當提高日糧蛋白質水平,保證日糧營養平衡;低質粗飼料用量不要過高,防止出現“肚大、體矮”體型;合理分群,適時配種。
③青年牛飼養管理(16 月齡~產前2 個月)。此階段要使奶牛生長發育良好,順利產犢。目標:保胎,預防難產,體況評分3 分,分娩前3.25 分。措施:適度的營養供給使奶牛膘情適中;防止乳腺和產道內脂肪沉積;早期妊檢,單獨組群,運動充足,進行乳房按摩。
④干奶牛飼養管理(停奶6 周內)。此階段要恢復奶牛體況,修復乳腺,為下一泌乳期做好準備。目標:保胎,預防難產,體況評分為3.25 分,分娩前為3.5 分。措施:干奶前進行隱性乳房炎和妊娠檢測,停奶后藥浴乳頭7 天;青年牛妊娠最后2 個月調入干奶牛群飼養;控制青貯用量,保證干草及有效纖維飼喂量,保證維生素、微量元素的供給。
⑤圍產前期飼養管理(產前3 周)。此階段要實現奶牛產后體質健康,采食、產奶正常。目標:產后不發生產褥熱、四胃變位、乳房水腫,瘤胃乳頭由0.5 cm長到1.2 cm,消化菌由高纖維型轉變為高淀粉型,體況評分3.5 分。措施:逐漸變更日糧,飼喂低鈣日糧,限喂苜蓿,減少或禁喂食鹽,添加陰離子鹽;維生素、微量元素滿足營養需要;單獨分群調入產房,最大限度提高干物質進食量,預產前7 天每天2 次藥浴乳頭。
⑥新產牛飼養管理(產后21 天)。此階段要使牛只不發生代謝病,食欲旺盛,產奶量穩升。目標:母子安全,不發生產后癱瘓、酮病、四胃變位及胎衣不下。措施:環境消毒,自然分娩,產后注射催產素10 mL,灌服40 kg營養液;保持氮平衡,鈣磷平衡;粗纖維含量16%;日糧質量好,易消化。
⑦泌乳盛期飼養管理(產后22~100 天)。此階段要使健康奶牛的生產性能得到充分發揮,利潤最大化。目標:產后失重50~60 kg內,泌乳高峰期40~60 天,峰值最高,采食高峰70~90 天內,40~60 天子宮內環境達到參配標準,瘤胃內環境穩定,體細胞30 萬個/mL以內。措施:日糧配方添加能量飼料,能量與蛋白質降解速率同步;精粗比3∶2,干物質進食量占體重的3.5%~4.0%;頭胎牛單獨飼養;產后監控程序化,擠奶操作規范化,飼料質量優質化,TMR制作、投料標準化,奶牛福利舒適化,肢蹄保健制度化,選種選配專業化。
⑧泌乳中末期飼養管理。此階段要保胎,使膘情恢復。目標:產奶下降均幅5%左右,體況評分3 分。措施:精粗比在1∶1~2∶3之間,NDF占干物質的32%,ADF占24%。措施:及時妊檢,根據產奶、體況合理分群。
⑨奶牛暑期管理方案。此階段要減少熱應激,維護牛只體質,保證全年高產。目標:制造舒適小環境,對產奶影響小。措施:運動場涼棚下和擠奶廳安裝排風扇,牛舍和待擠區安裝噴淋、排風扇;合理的待擠區密度;飲水槽遮蔭,勤刷洗,飲水槽位置不能太遠,一般不超過18 m;飼喂優質粗飼料,減少熱增耗,提高飼料營養濃度,添加防霉劑;TMR日糧投放時間、投放量依據每天早晚溫差進行調整;使用藥液浴蹄。
⑩奶牛冬季管理方案。此階段要防寒保暖,保證生產正常,牛只健康。目標:不發生凍傷,犢牛正常生長。措施:建造擋風墻,墊草、墊料充足;犢牛舍采光保暖,采用現代化封閉牛舍,擠奶通道封閉;使用有效形成保護膜的乳頭藥浴液;提高日糧能量濃度,加強飲水槽管理、糞污處理;養護生產機械。
平寶立
(四方力歐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牧場管理專家、高級工程師)

當前我國的現代化規模奶牛場發展很快,但是牧場的發展也受到了很多的因素制約,如產奶量不高,管理水平較低,奶牛的疾病較多等。其中,繁殖問題是一個較大的制約因素,它與乳房炎、肢蹄病并列為奶牛場的三大疾病。若奶牛的繁殖問題得不到合理控制,就無法實現現代奶牛場的高效繁殖。
要達到現代奶牛場的高效繁殖,規模奶牛場必須掌握奶牛的各項繁殖指標,這些繁殖指標是:1.年總受胎率≥95%;2.年情期受胎率≥58%;3.一次配種的年情期受胎率≥65%,其中青年?!?5%,成母?!?0%;4.年空懷率≤5%;5.年綜合受胎指數≥55%;6.胎間距≤395 天;7.初配月齡為15~16 月,體重380 kg以上;8.初產月齡≤26 月;9.始配天數≥60 天,群體平均始配天數在70~90 天之內;10.情期平均用精量1.1~1.2 支;11.平均配準天數應在90~110 天;12.半年以上未妊娠?!?%;13.年流產率≤6%;14.年繁殖率≥90%;15.年成母牛繁殖率≥80%(注:參考北京三元綠荷奶牛養殖中心的繁殖指標)。
目前,我國規模奶牛場遇到的繁殖問題有產后卵巢靜止發病率大幅上升;子宮炎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異常發情(安靜、不排卵、排卵延遲)增多;卵巢囊腫發病率增多;屢配不孕增多。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人工授精不正確、不衛生,助產操作錯誤,牛舍環境衛生差等會引發慢性子宮內膜炎;飼養管理不當,奶牛泌乳早期的能量負平衡,失重過快會造成子宮恢復延遲,卵巢機能障礙;過分追求高產,使用大量的催乳素會抑制促黃體素的分泌,影響卵泡的成熟與排卵;營養不平衡或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的缺失,會造成奶牛發情周期紊亂或長期不發情,高蛋白質日糧過食會對早期胚胎產生毒性而使妊娠終止;繁殖技術和產后管理不當,缺乏嚴格可靠的制度,觀察處理不及時;技術人員缺乏工作經驗,診療技術不過關。在實際生產中,有些奶牛場的工作環境差,缺乏必要的消毒設備,器具潔凈度差;缺乏完整準確的技術統計數據;缺乏規范化的操作;亂用激素類藥物;對圍產期管理不重視,沒有進行產后40 天的觀察與治療;缺乏對產后150 天以上的未孕牛只的診治等,也會導致繁殖問題的出現。
奶牛場要搞好繁殖工作,著手提高奶牛受胎率,就應該制定和使用合理的繁殖方案,努力使奶牛自愿等待期結束后第一個情期發情率達到100%,第一情期受胎率達到40%~50%,胎間距平均小于390 天,空懷天數控制在110 天內。
經產牛發情活動表現普遍較差,使用舊式傳統的發情觀察法在某種程度上難以奏效。如何使這些發情活動表現較差的經產牛(其它方面均正常)全部適時配種,是奶牛場繁殖工作面臨的最大挑戰。最佳的解決方案是使用同期發情排卵技術和21 天妊娠率,它們反映了奶牛場的當前配種水平和飼養管理水平,可用來考核配種人員的發情鑒定率、配種技術、妊檢技術,從而大幅度提高奶牛妊娠率,減少空懷天數,提高奶牛的生產性能。
目前很多奶牛場都已經開展DHI測定。通過DHI測定可以得到準確可靠的數據信息,除了生鮮乳的一些常規指標,也包含了牛群遺傳性能評估、繁殖和健康管理等信息。奶牛場應該充分利用DHI報告中的繁殖數據監測奶牛的生產性能,加強繁殖管理。奶牛場還要做好各項記錄,包括:規范性記錄、奶牛產犢記錄、奶牛產后監控記錄、奶牛流產記錄、奶牛年度產配記錄、奶牛配種日志和奶牛預產記錄等。
奶牛場生產的關鍵是讓奶牛及時懷孕,而奶牛懷孕的關鍵是奶牛健康,保證奶牛健康的關鍵是提供營養均衡的日糧。因此,奶牛場要保證奶牛舒適度,飼喂高營養日糧,提高飼養管理水平,減少應激,才能有益于實現現代奶牛場的高效繁殖。
彭海宏
(安迪蘇生命科學制品(上海)有限公司北亞區技術經理)

人們對反芻動物的氨基酸研究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末,其研究歷史和應用歷史已經超過單胃動物。蛋白質代謝過程中,反芻動物能真正利用的可代謝蛋白是指進入到小腸中的蛋白質,包括瘤胃微生物蛋白和過瘤胃蛋白。如果只是單純地增加日糧中的粗蛋白,奶牛的總蛋白不會顯著提高,因為所提供的粗蛋白不是動物都能消化和利用的,奶牛需要的是可利用氨基酸,而不是粗蛋白。
氨基酸營養和平衡日糧理念的基礎是: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當可代謝蛋白中的必需氨基酸達到平衡并滿足奶牛需要時,過瘤胃蛋白及可代謝蛋白的利用率最高。氨基酸的平衡如同“木桶原理”,當木桶出現一個短板時,木桶中的水就會外溢,整個木桶的容量受限于最短的木板,同樣,限制性氨基酸的數量決定了日糧利用率的高低。制定奶牛平衡日糧時,先要確定泌乳奶牛的首要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幾乎總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不管奶牛的日糧是來源于動物產品還是植物產品,蛋氨酸和賴氨酸常常不足,特別是飼料中常使用玉米及玉米副產品,使得日糧中賴氨酸的量比較低。所以蛋氨酸和賴氨酸是奶牛日糧中的兩大限制性氨基酸。
理想的氨基酸配方,首先要保證奶牛所吸收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滿足機體需要,其次確定首要的限制性氨基酸,并建立量化的需要量(g/天),最后要明確限制性氨基酸與其它必需氨基酸的準確比例,使氨基酸達到平衡。
使用氨基酸平衡日糧對奶牛所有階段都有益。在圍產前期使用,可以提高奶牛產犢后的采食量和產奶量,減少代謝紊亂;在泌乳高峰期使用,可以使產奶量及乳成分最大化;在泌乳中期使用,可繼續增加乳成分產量,減緩奶量的遞減幅度;在泌乳后期使用,可以使奶牛適應蛋白水平低的日糧,并可繼續提高動物對蛋白質的利用效率,維持產奶水平。同時,使用氨基酸平衡日糧還可減少脂肪肝及酮體,改善奶牛的繁殖性能。
奶牛專用氨基酸的保護技術有兩大類:包被型和蛋氨酸類似物。用于測定蛋氨酸生物有效性的方法有三種:析因法、血液反應、生產反應。奶牛的氨基酸平衡日糧配方應主要按最低可代謝蛋白需要量進行調整,還需通過優化賴氨酸在可代謝蛋白中的百分比和優化賴氨酸與蛋氨酸之比來調整限制性氨基酸。
氨基酸平衡日糧在我國已經得到越來越普遍的應用,早期應用只是為了提高牛奶乳蛋白量,現已經得到公認的是它可以顯著提高產奶量與乳脂率,減少代謝紊亂,改善繁殖。
安迪蘇生命科學制品有限公司商業化配方軟件的應用可使產品的功效得以確認,牧場可以飼喂較低蛋白的日糧,而使昂貴的過瘤胃蛋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取得更好的飼養效益。
張躍武
(司達特(北京)畜牧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牧場在提高飼養管理水平的同時,配合TMR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單產。TMR技術在我國已經有了較快發展。黑龍江省畜牧獸醫總站2007年至2011年間實施了TMR設備補貼計劃,從整體上提高了黑龍江省TMR的數量,也為推廣應用奶牛飼喂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黑龍江省已擁有500 臺以上TMR設備。
養奶牛的人常說“養牛就是養瘤胃”。奶牛食用粗飼料過多,瘤胃中pH值過高;食用精飼料過多,瘤胃中pH值過低,嚴重時可導致瘤胃酸中毒。而使用TMR后,飼料營養比較均衡,使瘤胃pH值趨于穩定(圖1)。長期使用TMR飼料制備機,也可明顯提高奶牛泌乳期的日產奶量(圖2)。
牧場使用TMR的優勢如下:可以使精、粗飼料均勻混合,避免奶牛挑食,維持瘤胃pH值穩定,防止瘤胃酸中毒;TMR日糧可使奶牛瘤胃微生物同時得到蛋白質、能量、纖維等均衡的營養,加速瘤胃微生物的繁殖,提高菌體蛋白的合成率;增加奶牛干物質采食量,提高飼料轉化率;充分利用農副產品和一些適口性差的飼料原料,降低飼料成本;根據飼料品質、價格,靈活調整日糧,有效利用非粗飼料的NDF;簡化飼喂程序,減少飼養的隨意性,使管理的精準程度大大提高;實行分群管理,便于機械飼喂,提高勞動率,降低勞動力成本。

圖1 傳統飼喂精料和TMR飼喂精料對瘤胃pH值的影響

圖2 TMR飼喂對泌乳期日產奶量的變化
TMR飼料制備機包括取料、稱重、傳動、攪拌、控制和切料等基本結構。牧場選用TMR飼料制備機時應考慮以下情況:所需攪拌容積;牛場規劃、牛舍結構和道路情況;牛場物料、勞動力及輔助設備配套情況;牛場的經濟情況;產品質量、價格、技術和售后服務。
王世玉
(青島綠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奶牛場治療和預防奶牛疾病常常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但是抗生素的過度使用會造成藥物殘留及疾病的預后不良等問題。青島綠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倡導減少使用抗生素來預防疾病,推薦蜂膠新動保,其產品使用的是純天然物質,符合食品安全和動物健康的要求,通過修復黏膜抗感染和修復器官功能等途徑從根本上提高動物的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蜂膠是蜜蜂采集樹脂后,并混入蜂蠟、花粉和蜜蜂的其它分泌物,經過咀嚼加工而成的一種粘稠物質,并具有令人愉悅的芳香氣味?!吨腥A人民共和國藥典(第九卷)》中已經將蜂膠的使用收錄其中。蜂膠是一種動、植物雙性藥物,具有高度的復雜性和可變性。著名的蜂膠研究專家王振山在《蜂膠的秘密》一書中將蜂膠比喻為“一種‘長著眼睛’的神奇藥物”。蜂膠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物質,還含有總酚酸、揮發油、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蜂膠多糖、多種活性酶等。這種純天然的神奇物質,巧妙而精密的超大復方配伍,使得總黃酮與其它多種功效成分完美組合、協同顯效。因此,蜂膠也被西方科學家稱為“天然綠色小藥庫”、“紫黃金”等。
蜂膠的用途很廣泛,具有抗菌、抗病毒之功用。人類使用蜂產品提高自身免疫力,對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外傷感染、口瘡、燒燙傷、美容等有益。動物也可以使用蜂膠等蜂產品,用作疫苗佐劑,修復黏膜,抗病毒、提升免疫力,治療外傷感染、皮炎等。蜂膠產品用在動物上的優勢在于:修復黏膜,加固“抗病原入侵感染”的第一道屏障;提升免疫力,提高機體抵抗力,縮短療程,排除毒素,保肝護腎;提高蛋白質利用率;降低抗生素的使用,保證食品安全。
當前,我國奶牛場在疾病防治、飼料霉菌毒素控制、產奶量提高和生鮮乳品質等方面都面臨著諸多問題,其中疾病防治方面主要有:一是容易產生疾病誤判,例如隱性乳房炎與慢性乳房炎的誤判,物理性乳房炎與細菌性乳房炎的誤判等。二是疾病預后不良。經調查發現,奶牛淘汰的主要原因是預后不良,特別是因乳房炎預后不良造成淘汰的占80%以上。奶牛的發病原因復雜,有病原因素(如細菌、病毒),管理因素(如衛生、損傷),飼料營養因素(如霉菌毒素)和其它誘因等,所以很多奶牛場常常只能做到對癥治療,很難做到對因治療;在治療疾病時,往往太過注重使用抗生素殺菌,而忽略了機體機能的恢復,造成了中醫理論的“氣血不足”;由于沒有關注藥物的敏感性或恐懼抗生素殘留,用藥時完全依賴于中藥或中藥的質量與數量不足。以上這些因素均可導致延誤治療,使疾病發展為慢性病。三是殘留問題,如抗生素殘留、重金屬超標、違禁添加劑超標、霉菌毒素殘留等,導致奶農棄奶或乳制品質量不合格。
蜂膠具有強大的修復功能和廣譜的抗菌功能,可以標本兼治。因此,蜂膠產品不僅能抗菌消炎,還能提高奶牛的整體免疫力,很好地解決上述奶牛疾病防治過程中的多種問題。例如:使用不同劑量的乳多康(蜂膠+螺旋藻提取物)拌料,可以有效地控制體細胞數及細菌數量,從而治療和預防奶牛隱形乳房炎;在奶牛開產后或陰雨天時,每次擠完奶后用乳炎康噴乳頭及周圍,可以防止細菌感染,治療急性乳房炎;使用乳炎神草灌服和蜂膠乳宮康乳房灌注,可防止急性乳房炎預后不良轉為深部、慢性炎癥;噴涂口蹄清可治療肢蹄疾病,加速水泡萎縮和傷口愈合,使外表形成一層光亮的保護膜。

▲ 與會代表聆聽專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