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社保可持續運轉需破銜接難題

《2012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中國社會藍皮書)認為,2011年,我國在社會保障方面影響最大、最重要的工作無疑就是全面貫徹實施了社會保險法。據了解,該法從2011年7月正式實施。
圍繞社會保險法的貫徹實施,社會藍皮書中指出,在2011年,我國修改完善了與該法律不一致的既有的行政法規和配套規章,制定了急需的行政法規和配套規章。
以社會保險法的實施為主線,社會藍皮書認為,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已經基本建成。
社會藍皮書認為,如今,以全民養老保險、全民醫療保險和全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面向職業人群的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為主要內容的全民社保制度體系已經形成。
對于在我國社保體系基本建立后將面臨的問題,社會藍皮書也作了深入的分析。
社會藍皮書作者之一、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李宇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說,全民社保的制度體系雖然已經形成,但“十二五”期間及以后直接關系到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續運轉的矛盾和問題還有不少,今后一段時期一些問題仍將十分突出。“首先是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及其由此引發的待遇差距過大問題。”李宇說,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全民都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后,城鄉之間的轉移銜接問題將會非常突出。特別是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但這個問題涉及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和新農保、軍人養老保險制度等不同人群,既要解決跨地域之間的銜接,又要解決跨制度流動中的銜接。此外,李宇還提出,城鄉制度分設、分別管理帶來的重復參保問題也亟待解決。“特別是醫療保險,如果城鄉醫保繼續由多部門分管,重復統計、重復參保、重復補貼、重復享受的問題將愈益突出”。
(文/杜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