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霍健康
貴州教育迎來發展的春天
文Ⅰ霍健康
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國發〔2012〕2號),對貴州發展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貴州教育也迎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
政策好。國發2號文件明確指出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在教育專題中的511個字中,共使用“支持”一詞8次、“鼓勵”一詞3次、“大力”一詞3次、“加大”一詞2次、“加強”一詞2次,充滿了對我省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加快跨越和后發趕超的期望,內容涵蓋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經費保障機制等方面,必將對我省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投入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育投入近年不斷增加,“十二五”期間僅省級財政將投入255億元。
形勢新。“十二五”以來,貴州省把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作為主基調,大力實施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戰略。一年多來,貴州經濟社會呈現出發展提速、轉型加快、效益較好、民生改善、后勁增強的良好態勢。教育作為先導性、基礎性的戰略性事業,在大好形勢下,不僅不能掉隊,不能非主流,還要走在前列、率先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精神振。“十二五”以來,全省教育系統統一了思想,明確了“十二五”“12345”主要工作思路:“一優先”,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兩全面”,全面推進、全面提速。“三抓好”,抓好各級各類教育的普及率;抓好教育思想、辦學理念、學校布局結構的調整;抓好教育教學質量。“四大力”,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大力發展教育信息化;大力擴大教育對外開放。“五加強”,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加強教育系統安全穩定工作;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校園特色文化建設;加強教育改革創新。凝煉了“開放自信,樂于奉獻;攻堅克難,勇于爭先。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貴州教育精神。
全省教育系統上下齊心,深入實施“三個建設年”等四項活動,提振精氣神,轉變工作作風,真抓實干,2011年全省各級各類教育呈提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實現了“三個最多”。
“跑部”、“下鄉”最多。一年來,跑“部”爭取到中央農村中小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農村教師周轉宿舍資金、學前教育項目專項資金等共82.8億元。跑“部”工作得到省委書記栗戰書等省領導的肯定。
以省政府名義出臺教育類重要文件最多。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學前教育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的意見》等10余個重要文件,內容涵蓋了各級各類教育。
教育項目啟動和投資最多。一年來,啟動并大力實施“4+2工程”(學前教育突破工程、高中階段突破工程、高等教育突破工程、農村寄宿制建設工程以及優美教室工程、圍墻安全工程),項目實施碩果累累。新建鄉(鎮)公辦幼兒園300所;建設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167所;新建農村中小學食堂9961個;花溪高校聚集區5所高校全部開工建設,貴州財經學院于10月8日率先入駐辦學,貴州大學一期擴建工程竣工。此外,在7612所中小學建設優美教室,建設安全圍墻25.9萬米;貴陽清鎮職教城開工建設。全省教育系統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6億元,同比增長50%以上。“十二五”開門紅的實現,極大鼓舞了全省教育系統的士氣,振奮了全體教職工生的精氣神,形成了“精神振、干部干、作風實、進步大、群眾喜”的良好態勢。
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已經到來,如何搶抓機遇,用好用足用活國發2號文件的相關政策,乘勢而上,讓最好的發展機遇實實在在變成貴州教育歷史上的最好發展時期,是當前全省教育系統的首要任務。
提振精神抓落實。精神是強教興教之魂。全省教育系統將深入開展“三個建設年”、四幫四促、創先爭優、基層組織建設年等活動,構建“精神高地”。大力弘揚“開放自信,樂于奉獻;攻堅克難,勇于爭先。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貴州教育精神,以此為支撐,按照省委省政府“科學發展、干字當頭、敢想敢干、多思會干、真抓實干”的要求,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更加實干巧干的作風,提高執行力、落實力和創新力,猛攻薄弱環節,完成重點工作,毫不動搖地加快發展。
提高速度抓落實。速度是實現“后發趕超”的關鍵。認真貫徹落實省委書記栗戰書2月13日視察省教育廳時重要指示精神,結合2號文件對我省教育的政策支持,我省教育事業提出了“十二五”“77853”的發展目標,力爭2012年發展速度高于省經濟增長速度,努力創造一個“高于過去、高于西部、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貴州教育速度”。到“十二五”末,學前3年毛入學率達到70%,基本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義務教育鞏固率達85%以上,農村小學生、初中生住宿率分別達到30%和70%,初步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70%,所有以縣為單位的初中畢業生能夠繼續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構建起支撐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戰略以及支柱產業發展的職業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30%,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這些指標比《貴州省教育規劃綱要》、《貴州省教育“十二五”規劃》中確定的2015年發展目標大幅度提高。
實施項目抓落實。抓項目就是抓投資,投資多就發展快。省教育廳黨組多次組織專題會議研究貫徹落實國發2號文件,制定了《貫徹落實國發2號文件的實施方案》,編制了“十二五”1000億元的動態項目庫。同時,認真研究2號文件對我省的“差別化”支持政策,把2號文件政策化、數字化、項目化,提出一批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爭取國家支持,并積極做好項目前期準備,確保項目早啟動、早落地、早實施。
開放創新抓落實。全省教育系統將繼續依托“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這一行之有效的國際交流平臺,努力增強教育系統對外交流意識和開放實效性。加強“國際化”辦學,推進與港澳臺教育交流與合作,支持學校積極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加大公派出國留學力度,開展學生國際交流活動,鼓勵高校擴大招收留學生,擴大引進外籍教師。督促高校認真落實與省外高水平大學簽訂的對口幫扶協議。推動高中階段學校與省外優質高中(中職)簽訂“一對一”幫扶協議,全面提升本省高校、高中“軟實力”。大力發展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推進教育現代化。一是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效益,二是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同時,全省教育系統將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與時俱進,把國發2號文件的政策與本地教育實際結合起來,敢于突破傳統思維、習慣做法和條條框框,把別人的成功經驗轉化為自身的有效辦法,努力在發展思路上超越傳統,在發展舉措上超越常規,在發展勢頭上超越他人,創造“貴州教育速度”。
優美的校園,成了孩子們求知的樂園。(省教育廳供圖)
真抓實干抓落實。實踐證明,發展靠干,跨越靠干,想富起來還是靠干,不干就沒有美好未來。趙克志省長在今年春節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召開的省政府第五次全體會議上提出了五個“抓落實”的要求,即要振奮精神抓落實、突出重點抓落實、深化改革抓落實、轉變作風抓落實、完善機制抓落實。全省教育系統將緊跟“穩中求進、提速轉型”的總基調、總目標和“穩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則快、又好又快”的總要求,大力弘揚真抓實干的好作風,突出工作重點,狠抓國發2號文件的落實,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和民生實事,以及教育廳(委)2012年工作要點60條的落實。決不能只說不干,停留在口頭上、會議上、講話上、文件上,切實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
貴州教育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已經到來。全省教育系統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科學發展、干字當頭、敢想敢干、多思會干、真抓實干”的要求,堅持以優先發展為前提,以育人為核心,以促進公平和提高質量為主要任務,以開放改革創新為動力,大膽突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創新性創造性開展工作,努力為實現我省后發趕超,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做出新的貢獻。
(作者系省教育廳廳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 責任編輯/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