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高世娟 馮光鴻 何承德 本刊記者 文葉飛
擦亮城市文明“名片”
文Ⅰ高世娟 馮光鴻 何承德 本刊記者 文葉飛
思南以“尊重歷史,保持完整,延續文脈,修舊如舊”為原則,著手古城風貌整治,讓游客真正體驗到“休閑古城里,浸泡文化中”的愜意,品味歲月流淌中的古韻與醇香。
思南縣委書記胡洪成(左二)檢查城市文明建設工作。(梁祖江/攝)
燈影綽綽、水波粼粼,河濱大道上人們伴著音樂翩翩起舞……當烏江古城思南如畫夜景映入一個個省外游客眼簾時,人們臉上的疲憊瞬間一掃而空,邊拿起相機拍照,邊連聲驚嘆:“城市干凈,景色漂亮,文化綿厚。這個地方太美了!”
城區環境衛生干凈整潔,交通秩序井然,居民文明意識增強……如今,走進思南縣城,昔日臟、亂、堵的景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衛生、文明、有序。
思南素有“烏江古邑”之稱,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集歷史文化、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為一體,擁有一張張國家級“名片”,旅游資源稟賦獨特。如何讓思南這壇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陳年老釀”越釀越醇、越釀越香?思南決策層提出“文化旅游興縣戰略”,確立起了以古城文化為核心的旅游思路。思南以“尊重歷史,保持完整,延續文脈,修舊如舊”為原則,開始古城風貌整治,要讓游客真正體驗到“休閑古城里,浸泡文化中”的愜意,品味歲月流淌中的古韻與醇香。
踏著青石板,在古城里徜徉,古色古香的客棧、充滿濃厚鄉土氣息的特產店鋪比比皆是,沒有喧囂,一切都是那樣寧靜與從容。夜色下,串串紅燈籠接連亮起,千折百回的烏江河面上游船輕輕擺漿,河濱道上音樂聲緩緩流瀉,交織出一幅舒適、愜意的美麗畫卷。
“山水古城、美麗思南”的名氣越來越大了。“這里的山水、文化、人都吸引了我,盡管來這里的時間還不長,但我感覺現在已成為一個思南人了。”一位浙江客商說。
“兩千多年的歷史積淀,賦予了思南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悠悠歲月緩緩流淌,這里的山水、文化在時間的洗禮下透出別樣的魅力。”思南縣委書記胡洪成認為,思南的魅力正一點一滴地滲透在人們心中。
悠悠思南,浩浩烏江,水通巴蜀,地望瀟湘。烏江航運催生出鹽油古道,厚重人文匯成“黔之首郡”。這里歷史悠久,貴州建省之先,即最早實行改土歸流;其后田秋李渭,蔚起人文;尊師重教古風與人才數量之眾,冠于全省。自古為黔渝水運要津,烏江中下游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這里不僅有歷史悠久的烏江文化古城,還有美輪美奐的溫泉石林仙境。烏江驚濤拍岸,將武陵山脈與大婁山脈切割成一道迷人的風景線。生機盎然的思南石林,演繹著烏江喀斯特國家地質公園的造化奇觀;遍布城鄉的花燈歌舞,散逸著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迷人魅力;而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思唐鎮古建筑群,讓人不禁感慨烏江文化的博大與神秘。
2012年,思南全面啟動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生態文明村鎮”、“三型文明單位”(學習型、服務型、效能型),打造“滿意在思南”新形象的“四創一滿意”工作,以“整臟治亂”專項行動為總推手,堅持加快推進新區建設、加速實施舊城改造、完善市政設施“三輪驅動”,確保規劃、建設、管理“三力同向”,力求擴大容量、提升水平、體現特色“三途同歸”,實現城鎮化、工業化、文明化“三化提質”。努力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基本功能,提升城鎮化水平和城市文明形象,為促進全縣經濟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思路決定出路。該縣以貫徹國發2號文件和武陵山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為契機,以城鎮和工業園區路網、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城區改造為主要抓手,著力破解征地拆遷難題,深入開展整臟治亂活動,加快實施“北移、東擴、西進、南延”的縣城擴容計劃,不斷提升城市的承載能力、發展能力、創新能力和帶動能力,使城鎮成為服務民生發展的重要載體,成為體現思南形象的文明窗口,成為建設經濟強縣的強勁動力。年內實現縣城擴容2平方公里以上,城鎮化率增長3個百分點以上。
思南縣長劉云成(右五)在城區檢查整臟治亂工作。(梁祖江/攝)
堅持市政建設與關注民生相結合,深入推進整臟治亂工作。秉承“完善功能、改善環境、提高品位、降低人口密度,保持城市中心職能”的原則,突出舊城區的歷史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做到“規劃一片、改造一片、帶動一片、美化一片”。逐步完善市民休閑場所、停車場、公共綠地、垃圾中轉站、公廁等市政基礎設施。走“以城養城”、“以地生財”的路子,廣聚財源,籌集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城建工作中來,實現籌資多渠道、融資多元化。
為切實加快文明城鎮建設步伐,該縣整合力量,組建了以縣委書記為指揮長的指揮部,并下設由縣四家班子相關領導擔任組長的九個工作組,建立告誡、約談和處罰機制,全力營造城鎮建設責任共擔、城鎮管理功能互補、整臟治亂合力同心、維護形象眾志成城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強化考核,進一步加大對整臟治亂工作的督促檢查力度,確保對城鎮建設和管理工作領導力量增加、工作力度加大、經費投入增長。
強化資源配置,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創新城鎮建設投融資體制機制,做大融資平臺、提高運作水平,推動融資公司加快發展,為城鎮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理順城鎮管理體制。按照“四包責任”制度,以規范的制度解決城市管理“臟、亂、差”難題。出臺《思南縣縣城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獎懲措施,提高城鎮綜合運行效率,樹立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理念,積極推進城鎮精細化管理。
推進文明單位建設,按照創建學習型、服務型、效能型“三型文明單位”的要求,窗口服務部門和行業,以提升素質、服務群眾、提高效率作為文明單位創建的切入點,把專項整治與政風、行風建設緊密結合,在黨政機關開展“創文明機關、做滿意公務員”活動,在窗口服務行業開展“禮貌待人、誠信服務”活動,推動社會公共服務水平總體提升。
推進道德教育實踐,廣泛開展形式多樣、貼近群眾的文明禮儀普及宣傳活動,扎實開展“誠信農民、誠信商人、誠信青年”、“愛思南、建思南,做文明有禮思南人”、“祖國好、家鄉美”、和諧思南“三關愛”、“文明交通”行動、“小手牽大手”、“美德少年”等道德實踐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全縣人民的文明素質。
積極推進城市綠化工程,規范設置城區電子信息宣傳牌和標語廣告;著力整治城區市容環境,改善交通秩序,提升城市品位。
發揮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宣傳主陣地和輿論導向的作用,把宣傳工作貫穿于城鎮建設和整臟治亂工作的全過程,努力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是旅游發展的恒久推動力,我們將把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價值和旅游有機結合起來,使其成為推動思南發展的強大動力。雖然思南起步晚,但資源優勢明顯,意志堅定。在全省文化旅游產業勃興的大潮下,我們將加大投入發展文化旅游業,思南這壇‘陳年老釀’必將香飄萬里。”縣委副書記、縣長劉云成說。
(責任編輯/彭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