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紀興筑
既讓群眾“倒苦水”又給吃上“定心丸”
文Ⅰ紀興筑
貴陽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三訪”活動中,認真了解群眾訴求,傾聽群眾呼聲,形成長效機制,將“三訪”活動做成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來訪群眾在“三訪”活動接訪點反映情況。(惠 嘯/攝)
貴陽市紀檢監察系統在接訪、走訪、回訪“三訪”活動中,督導黨員干部主動沉入一線,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查辦案件、規范行為、健全制度,將“三訪”活動做成了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在“三訪”活動中,貴陽市創造性開展市直機關紀檢監察干部“接訪周”活動,熱心接待來訪群眾,了解群眾的訴求,傾聽群眾呼聲,將“三訪”活動與民生緊密結合。
在貴陽市金陽新區金華鎮翁貢村,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軍與村民共商解困措施、共謀發展新篇的“三訪”活動成為佳話。為解決好煤礦開采造成的地質災害、影響村民生產生活等問題,李軍主持召開村支兩委班子成員、黨員代表、煤礦企業負責人座談會,為該村產業調整和可持續發展找出路。
針對民工因“討薪”堵路頻發的現象,金陽新區紀工委認真梳理排查,積極爭取各方支持,整合多方資源,妥善處理了拖欠民工工資事件,共為800余名民工追回工資500余萬元,維護了廣大民工的合法權益。
春節期間,烏當區紀檢監察系統工作人員為上訪群眾送去了米、油、棉被等慰問品,與群眾交流談心,切實解決困難,在“回訪”中了解工作落實情況和群眾需求。
“我們是開陽縣高寨鄉三口村村民,由于煤礦開采,導致我們田土開裂、水源斷流、房屋破損……”
接訪后,“三訪”辦公室立即與市群眾工作中心和開陽縣信訪局聯合下訪,對煤礦開采影響村民生活的情況進行察看、評估,最終督促開采單位按照每畝3萬元的標準進行了賠償。
為解決好“三訪”活動中的民生問題,貴陽市按照“政府撥付一點、銀行借貸一點、社會籌集一點”的原則籌措資金。截至目前,共籌集資金1.43億元,已使用1億元。其中,財政投入3470余萬元,部門籌資220余萬元,銀行貸款資金3000余萬元,共計6900余萬元,主要用于解決玉田壩經濟適用房問題和貴廣鐵路安置過渡費問題;由市民營企業家、宗教團體負責人、民主黨派成員等社會人士組成的和諧促進會捐款6770余萬元,其中2560余萬元主要用于解決原國企改制遺留問題和修建道路等。
以“三訪”活動為契機,貴陽市紀委建立了與市群眾工作和信訪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整合紀檢監察、群工組織、信訪部門、接訪窗口等,形成工作合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紀檢監察機關、群眾工作中心和信訪部門定期聯合開展信訪問題處置專項檢查,并實行情況通報制度,形成了“大信訪”的工作格局。
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邊實踐邊總結,著力推進建章立制,加強源頭治理。市紀委市監察局印發了《貴陽市紀委市監察局領導班子成員定期接訪制度》、《貴陽市紀檢監察系統“健全機制建立制度從源頭化解矛盾”工作實施方案》等規章制度,將“三訪”活動與構建反腐倡廉“三道防線”、加快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推動領導干部接訪、走訪、回訪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統籌兼顧各方利益,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統一。
貴陽市紀檢監察機關通過開展“三訪”活動,使群眾的利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同時又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健康發展,實現了“多贏”。
(作者單位:貴陽市紀律檢查委員會 責任編輯/張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