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振啟

▲北京人衛中藥飲片廠廠長劉振啟(右二)考察茯苓的生長情況
時至2011年,由北京中醫藥學會及《首都醫藥》雜志社共同發起的傳統中醫藥文化系列傳承活動已經開展三年了。經過三年實踐和努力,“傳統中藥飲片生產示范基地”終于應運而生,制定了“傳統中藥飲片生產示范基地”章程,由專家組定期對掛牌企業進行檢查和管理,并在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傳統中藥飲片生產示范基地”的標識和圖標。這一活動的開展,為弘揚祖國中醫藥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2011年的系列活動更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1年7月,中藥專家帶領北京醫療機構的藥師們及企業相關負責人一起考察了河北省安國中藥材市場,對真假偽劣及不同規格的中藥材進行講解,并走進田間地頭,實地察看了藥材原植物的生長特點,提高了藥師們及企業技術人員對真偽藥材的鑒別能力,并開闊了眼界。
同月,北京人衛中藥飲片廠組織傳統中醫藥欄目組成員到安徽省天柱山茯苓藥材產地,對茯苓的采挖和產地加工進行實地考察,并參觀了中藥材僵蠶的產地加工生產過程。此次活動引起了欄目組成員對中藥材生長、產地加工和采收的興趣。
2011年,欄目組成員到山東聊城,參觀了東阿阿膠的生產及中國阿膠博物館,這次參觀活動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中藥飲片的生產炮制工藝必須有質量的保證才能實現。
三年來,《首都醫藥》雜志社聯合北京中醫藥學會及5家中藥飲片廠共同舉辦的傳統中醫藥文化系列傳承活動,增強了我們堅守傳承傳統中醫文化的信心。同時,我們在活動中也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三年來,我廠在《首都醫藥》雜志上發表了30多篇中藥炮制和真偽優劣鑒別文章,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在讀者面前,使廣大中藥工作者對中藥飲片真偽優劣有了進一步了解。
2011年9月,中國中藥協會和北京中醫藥學會在通州東方賓館舉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炮制技術傳承人金世元教授收徒儀式上,我榮幸地被正式接收為金世元教授的徒弟。
2011年,我廠購置了二氧化硫檢驗設備及氣相色譜檢測設備,檢驗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從而保證了中藥飲片質量。推出醋柴胡、炒杏仁、醋雞內金、制龜板、制鱉甲、炙麻黃和酒白芍等主打炮制品種。每個品種在炮制過程中,都嚴格遵守傳統中醫藥理論規范生產。
醋柴胡是我廠的主打產品之一,選用質量優良的地產野生柴胡藥材,去除地上莖,清洗、潤透后進行切制。目前,地產野生柴胡的產量極低。由于土壤的變化等原因,有些柴胡的顏色發生了改變。我廠在初檢中藥材時,凡柴胡顏色有差異的全部挑出退貨,保證了產品質量。我廠生產的醋柴胡根據2008年版《北京市中藥飲片炮制規范》的配比,為柴胡100kg,米醋10kg。加工方法是加米醋拌勻,悶潤1~2小時,至米醋被吸盡,置熱鍋內,用文火炒干,取出,晾涼。炒炙中嚴格控制火候。柴胡入鍋后,用文火慢炒,翻炒速度盡量放慢,以免炒出的醋柴胡碎末增多,直至柴胡表面水汽完全蒸發。待有醋香味時取出。經炒后,醋柴胡增加了碎末,需將碎末過篩。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承諾嚴格按照《北京市中藥飲片炮制規范》規定的炮制標準及方法炮制,繼續提高產品質量,為廣大患者服務。我們將努力樹立生產優質飲片的品牌形象,在同行業中起好示范帶頭作用,將努力傳承中醫藥文化的精神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