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羅名強
2012年5月,在奧林匹克運動的故鄉希臘雅典,倫敦奧運會的圣火被點燃,奧運會火炬驚艷亮相,那么,這個設計方案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2010年,倫敦奧組委與英國設計委員會聯手,向諸多設計公司及制造商發出邀請,公開征集奧運火炬設計方案,消息一經公布,各家設計公司都十分重視,組建最好的團隊來進行創作,三個月后,所有的設計方案擺在了倫敦奧組委的面前:
英國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地,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足球已經浸透到英國社會的各個角落,足球在英國與其說是體育運動,不如說是一種體育文化。就有以此為靈感:在一個握手上端,是足球的造型。
一提起英國,大家會想到紳士,自然也就有設計公司融入了紳士的元素——以人體為原型,藝術化造型,頂端是一個紳士的帽子,火焰將從上面熊熊燃燒;還有公司以莎士比亞為設計靈感,他可是英國的驕傲;倫敦塔橋,是從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也是倫敦的象征,有“倫敦正門”之稱,當然,這也是創意的原型之一,而另一個英國標志性建筑——國會會議廳附屬鐘樓上的“大本鐘”,自然也沒有被放過。
也有人創作現代感特別強烈的方案:根據英國的領土形狀,抽象成為一個火炬。
有以騎士精神為原型,有以英國發達的工業為創意……在上百份方案中,倫敦奧組委采用了巴伯和奧斯戈比工作室的作品:
火炬的外形是一個金黃色的三角錐形,主要材料是雙層鏤空、激光切割的鋁合金,高800毫米、重800克,從頭到尾的金色象征奧運圣火的光芒。之所以選擇三面造型,是受到奧運會所傳遞的各種理念的啟發。比如,尊重、卓越、友誼的奧林匹克價值;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此外,三面造型還象征英國于1908、1948和2012年舉辦的三次奧運會,象征2012倫敦奧運會的三大主題:體育、教育和文化。同時,非圓形的火炬手感更好,也更容易被火炬手握住。
奧組委采用這個方案,最看重的是火炬上的8000個孔。
原來,巴伯和奧斯戈比得到消息,開始構思設計方案,閱讀了大量的奧運知識后,一個大膽的念頭出現在他們面前:奧運會火炬傳遞可以說是每屆奧運會開始前的一場熱身大戲,但歷屆奧運會的火炬設計,要么以歷史為依托,要么為文化做創意,再或者就是根據體育文化來表達,卻忽略了奧林匹克 “每一個人都應享有從事體育運動的可能性”的精神,能不能以人為設計元素呢?
想到這兒,兩人都格外興奮,主題是確立了,但該如何體現,又成了困擾他們的最大難題,是以一個歷史名人為原型?還是把對英國體育有巨大貢獻的人物名字刻上去?當他們翻到此次奧運8000名火炬手的資料時,瞬間找到了方向。
倫敦奧運會8000名火炬手,只有十分之一是名人,7300名選手來自各個社區的推薦,平凡普通,只是愛好體育而已,最年長的火炬手黛娜·古爾德,已是100歲高齡。而最小的多米尼克·麥高恩,僅僅有11歲,還有一位在阿富汗戰場上負傷的士兵,一名肌肉萎縮癥患者,各種職業、各種年齡段都有,算是真正的“全民參與”。
最后,巴伯和奧斯戈比設計了這個火炬,8000個圓圈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整個火炬的重量,體現了環保節約的宗旨,也代表了長達8000英里的傳遞總路程,最重要的一點,包含著向8000名火炬手愛好體育致敬的寓意,這便是組委會采用的理由——奧運會不應該只是明星的聚會,每個人都有權享受運動的快樂。(圖/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