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升
地圖的種類繁多,有航空圖、海圖、海岸圖、天文圖、交通圖、旅游圖等,有誰聽說過“洪澇地圖”嗎?北京“7·21”特大暴雨災害過后,一夜之間,網上卻驚現一張“北京洪澇地圖”。這張“北京洪澇地圖”,由300余名網友共同制作而成。
7月22日,網友goldengrape發起制作“北京暴雨危險路段”地圖活動,希望能和網友一起,在地圖上標記所有積水路段,當暴雨再次來臨時就可以參考地圖避開危險,一場制作“北京暴雨危險路段”的大接龍活動由此展開。
網友三三喵喵喵抱著“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求實態度,劃著皮艇親臨現場。三三喵喵喵忙活了一天,實地考察了北太平莊橋、玉泉營、廣渠門橋等15處積水地區,并根據15處積水情況的不同,寫上說明,連夜發至北京暴雨危險路段地圖制作網頁。北京號外、李翔LEON等多位網友一刻沒有消停,為了核實工作在第一線的網友提供的信息,他們帶著相機或有攝像功能的手機,真實記錄每一個場景。有需要補充的地方,或需要修改的地方,他們都會提出來,發到“北京暴雨危險路段”地圖制作網頁中去,供大家討論。
22日晚,一張成熟的“北京暴雨危險路段”地圖在網上出現。發起人goldengrape介紹說,參與這次地圖制作的80后、90后,多達300余人。這個網頁一直在不斷更新,截至24日,網民訪問量高達233萬次。
“北京暴雨危險路段”地圖與普通的北京地區google地圖不同的是,上面40個積水位置已經用藍色標注,這40個城市“痛點”主要集中于五環以內地區。比較完善的標志會對這一地區在21日暴雨中的問題作一簡單概括,如“京藏高速西側”,文字標志稱“西二旗北路路口地勢低洼,多處井蓋被沖開,西二旗北路向西到地鐵西二旗站橋下一片汪洋”。
在暴雨危險程度較高的兩個路段,“西大望路鐵路涵洞”和“廣渠門橋”,還采用了象征積水的波浪形圖標特別注明。
網友滇人翟輝認為,地圖很有指導意義,再下暴雨時,就應該提前關閉這些積水點。網友段永華的圍脖說,關鍵是做可行的預案,及時發布信息,事故中應派專人警示,事故后及時排澇。
一場特大暴雨的到來,幾乎讓整個北京城的年輕人一夜之間成熟了起來。
300余名網友共同制作一張“北京暴雨危險路段”地圖的事,引起了北京市防汛辦的注意。面對“北京暴雨危險路段”地圖,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劉洪偉說:“這不是北京的積水分布圖,這是實時的積水信息,制作一張常態化的積水分布圖很有必要。這張地圖的出現,是對部門工作的很好的促進和提醒。80后、90后在災情出現后,自發地站出來制作一張‘北京暴雨危險路段地圖,這意義遠遠比制作一張地圖本身大得多!”
北京市防汛辦并沒有將這張沒有技術含量的“北京暴雨危險路段”地圖“拋棄”,而是掛在了大廳的墻上,并將它改名為“北京洪澇地圖”。北京市防汛辦常務副主任王毅說:“看到墻上的北京洪澇地圖,我好像看到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未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