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浪, 徐洪樂, 羅小娟, 李 俊
(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育部農作物生物災害綜合治理實驗室,江蘇南京 210095)
潘 浪,徐洪樂,羅小娟. 煙嘧·莠去津不同劑型對后茬作物幼苗的影響[J]. 雜草科學,2012,30(2):29-33.
煙嘧·莠去津不同劑型對后茬作物幼苗的影響
潘 浪, 徐洪樂, 羅小娟, 李 俊
(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育部農作物生物災害綜合治理實驗室,江蘇南京 210095)
通過水培法研究了4種不同煙嘧磺隆·莠去津的劑型(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23%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79%煙嘧磺隆·莠去津水分散粒劑)對后茬作物幼苗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煙嘧磺隆·莠去津的不同劑型對于油菜和蘿卜主根伸長的影響較大,在濃度僅為10 mg/L時,對后茬作物就具有抑制作用;而對油菜和蘿卜的芽長則影響較小,當藥劑濃度大于80 mg/L才對后茬作物有影響;而對于小麥,可分散油懸浮劑對小麥的主根伸長和芽長的影響較大,而其他3個劑型的影響相對較小。
煙嘧磺隆·莠去津; 后茬; 影響; 劑型
縱觀當今世界農藥的發展趨勢,除草劑是研究最為活躍、發展最為迅猛的一類農用化學品。化學除草作為一種經濟有效的除草方法,已被廣泛采用。但除草劑的過度使用也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如除草劑藥害事故增多,使得除草劑的安全使用也日益受到國內外研究者的關注[1-4]。人們往往重視除草劑對當季作物的安全性,而忽視了對后茬作物的安全性,因而使后茬作物遭受藥害的事故經常發生[5]。了解除草劑對后茬作物的影響,對正確施用除草劑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或減輕殘留除草劑帶來的藥害,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6]。
煙嘧磺隆是磺酰脲類內吸性除草劑,進入國內市場已有10余年,因其活性高,除草效果好,對玉米安全,被許多農藥生產企業及銷售商所關注,但其價位偏高,難以被農民接受。煙嘧磺隆于作物播后苗期或早期芽后莖葉處理使用,由于其使用量低,且在作物體內可迅速代謝成無毒代謝物。因此,在作物成熟期時,在糧食和飼料中均只能檢出較低含量的煙嘧磺隆母體及其代謝物,且其殘留量均顯著低于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制定的最大殘留限量[7]。
莠去津是一種選擇內吸傳導型苗前、苗后除草劑,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目前,莠去津在玉米田雜草防除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其持效期長,易對后茬敏感作物如大豆、水稻、甜菜、油菜、亞麻、西瓜、甜瓜、小麥、大麥、蔬菜等造成危害[8],且形成了對土壤、水體等自然媒介的污染。因此,莠去津的環境效應及其對人類的威脅也愈加受到人們的重視[9]。
煙嘧磺隆與莠去津的復配制劑結合了兩種單劑的優點,對一年生雜草均有較好的防除效果[10]。本試驗旨在研究煙嘧磺隆·莠去津這一復配除草劑不同劑型對于玉米田后茬作物的影響。
1.1 供試材料
1.1.1 供試除草劑 供試除草劑有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山東省德州祥龍生化有限公司生產)、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科賽基農藥有限公司生產)、23%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衡水北方農藥化工有限公司生產)、79%煙嘧磺隆·莠去津水分散粒劑(山東億爾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1.1.2 供試作物 供試作物為小麥(徐麥29,購自江蘇省金土地種業有限公司)、蘿卜(圓白,購自江蘇省揚州市揚研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油菜(秦優7號,購自陜西秦豐雜交油菜種子有限公司)。
1.2 試驗方法
采用水培法(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農藥環境安全評價試驗準則GB##—2004,試行版)進行試驗。選用籽粒飽滿、大小一致的種子,浸泡約2~3 h,放入鋪有潮濕紗布的托盤中,覆蓋潮濕紗布,于光照培養箱(25 ℃、24 h黑暗、85%相對濕度)中催芽。待種子發芽后,選取根長為0.3~0.5 cm、大小均一的種子待用。藥劑濃度設計見表1,表中濃度均為有效成分濃度。另設一組空白對照,重復3次。試驗重復進行3次。在培養皿中平鋪50 g石英砂,加入相應濃度的藥液15 mL,每皿播10粒已催芽的種子,25 ℃恒溫光照培養箱(85%相對濕度)中黑暗培養72 h,光照培養24 h(光照度為8 000 lx),培養4 d后取出測主根長度和幼芽長度。

表1 藥劑濃度設計
1.3 數據處理
根據下述公式,求出抑制率:

采用軟件DPS7.05求出供試藥劑對主根長度、芽長的EC50,Duncan’s新復極差法分析差異顯著性。
2.1 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對后茬作物幼苗生長的影響
由表2可知,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對小麥主根長度EC50為5.37 mg/L,對小麥芽長EC50為4.01 mg/L。對蘿卜主根長度EC50為0.48 mg/L,對蘿卜芽長EC50為533.21 mg/L。對油菜主根長度EC50為4.33 mg/L,對油菜芽長EC50為81.76 mg/L。
在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的試驗結果中,藥劑對小麥根和油菜根的EC50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而蘿卜根同其他兩種后茬作物間存在顯著差異,其中藥劑對蘿卜根的EC50最小,說明蘿卜根對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的敏感程度最高;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對油菜莖、小麥莖、蘿卜莖的EC50之間都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對小麥莖EC50最小,說明小麥莖對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的敏感程度較高。

表2 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對后茬主根長度、芽長的影響Table 2 The effect of nicosulfuron·atrazine 20% OD on the taproot length and bud length of wheat, rape and radish
2.2 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對后茬作物幼苗生長的影響
由表3可知,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對小麥主根長度EC50為78.28 mg/L,對小麥芽長EC50為78.04 mg/L。對蘿卜主根長度EC50為7.81 mg/L,對蘿卜芽長EC50為731.62 mg/L。對油菜主根長度EC50為6.41 mg/L,對油菜芽長EC50為180.41 mg/L。
分析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的試驗結果,藥劑對蘿卜根和油菜根的EC50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而這兩者與小麥根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藥劑對油菜根的EC50最小,說明油菜根對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較敏感。通過比較藥劑對3種作物莖的EC50,藥劑對小麥莖的EC50是最小的。

表3 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對后茬作物主根長度、芽長影響Table 3 The effect of nicosulfuron·atrazine 22% OF on the taproot length and bud length of wheat, rape and radish
2.3 23%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對后茬作物幼苗生長的影響
由表4可知,23%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對小麥主根長度EC50為76.80 mg/L,對小麥芽長EC50為85.58 mg/L。對蘿卜主根長度EC50為7.18 mg/L,對蘿卜芽長EC50為648.63 mg/L。對油菜主根長度EC50為4.93 mg/L,對油菜芽長EC50為207.12 mg/L。
從23%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的試驗結果中可以看到,藥劑對蘿卜根的EC50和油菜根的EC50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均與藥劑對小麥根的EC50存在顯著性差異,藥劑對小麥根的EC50最大,說明小麥根對23%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的敏感程度較低。藥劑對3種作物莖的EC50都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對小麥莖的EC50最小,說明小麥莖對23%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敏感程度較高。

表4 23%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對后茬作物主根長度、芽長影響Table 4 The effect of nicosulfuron·atrazine 23% SE on the taproot length and bud length of wheat, rape and radish
2.4 79%煙嘧磺隆·莠去津水分散粒劑對后茬作物幼苗生長的影響
通過表5可知,79%煙嘧磺隆·莠去津水分散粒劑對小麥主根長度EC50為61.87 mg/L,對小麥芽長EC50為206.51mg/L。對蘿卜主根長度EC50為0.64 mg/L,對蘿卜芽長EC50為82.57 mg/L。對油菜主根長度EC50為0.83 mg/L,對油菜芽長EC50為85.24 mg/L。

表5 79%煙嘧磺隆·莠去津水分散粒劑對后茬主根長度、芽長的影響Table 5 The effect of nicosulfuron·atrazine 79% WG on the taproot length and bud length of wheat, rape and radish
分析79%煙嘧磺隆·莠去津水分散粒劑的試驗結果可以得到,藥劑對小麥根的EC50是最高的,藥劑對蘿卜根的EC50和油菜根的EC50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均與藥劑對小麥根的EC50存在顯著性差異。藥劑對蘿卜莖的EC50是最小的,藥劑對3種作物莖的EC50與其對根的結果是一致的。同樣也得到小麥根對79%煙嘧磺隆·莠去津水分散粒劑敏感程度較低。蘿卜莖對79%煙嘧磺隆·莠去津水分散粒劑敏感程度較高的結論。
2.5 不同劑型對同一后茬作物同一生長部位生長的影響
由表2~5的試驗數據及表6可得,不同劑型對同一后茬作物同一生長部位的EC50存在顯著性差異。
就藥劑對于小麥根的EC50分析可得,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和其他3種劑型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而這3種劑型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其中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的EC50最大,說明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對小麥根的影響最小。就藥劑對小麥莖的EC50而言,小麥莖對藥劑的敏感順序為: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23%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79%煙嘧磺隆·莠去津水分散粒劑,其中,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與23%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就藥劑對油菜根的EC50分析可得,79%煙嘧磺隆·莠去津水分散粒劑為0.83 mg/L,是對油菜根影響最大的劑型,而這一劑型和其他3種劑型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而這3種劑型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就藥劑對蘿卜莖的EC50而言,蘿卜莖對藥劑的敏感順序為: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79%煙嘧磺隆·莠去津水分散粒劑>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23%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其中,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與79%煙嘧磺隆·莠去津水分散粒劑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與23%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就藥劑對于蘿卜根的EC50分析可得,油菜根對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和79%煙嘧磺隆·莠去津水分散粒劑這兩種劑型均較為敏感,而對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與23%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這兩個劑型則敏感性相對較低,且這兩劑型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就藥劑對油菜莖的EC50而言,油菜莖對4種藥劑的敏感性比較低,尤其對于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油菜莖對藥劑的敏感順序為:79%煙嘧磺隆·莠去津水分散粒劑>20%煙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23%煙嘧磺隆·莠去津懸浮劑>22%煙嘧磺隆·莠去津油懸浮劑。

表6 不同煙嘧磺隆·莠去津劑型對同一后茬作物同一生長部位EC50的比較Table 6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nicosulfuron·atrazine formulations on the same site EC50 of the same post-crops
已有的研究發現,同一種原藥,不同劑型設計,其藥效可能相差很大,有效成分之外的“非有效成分”對活性會產生一定的影響[11]。研究發現,4種不同劑型的煙嘧磺隆·莠去津對油菜和蘿卜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對其根長的影響大于對芽長的影響。而對于小麥,僅有可分散油懸浮劑具有較大的影響,其他3種劑型則影響相對較小。這可能與可分散油懸浮劑的劑型構成有關。因此在選取后茬作物時應根據不同劑型的防除對象適當的選擇受影響程度較低的劑型。
磺酰脲類除草劑會影響后茬作物的生長。段強等報道,在大田生產的情況下,往往是煙嘧磺隆導致后茬作物藥害情況比較嚴重。磺酰脲化合物很容易發生水解,其水解機制隨化合物結構的不同和 pH 值的變化而變化,中性分子易水解,陰離子態分子水解較慢,酸可催化水解反應的進行[12]。而莠去津是一種選擇內吸傳導型苗前、苗后除草劑,可防除1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它的持效期長,容易對后茬敏感作物如大豆、水稻、甜菜、油菜、亞麻、西瓜、甜瓜、小麥、大麥、蔬菜等造成危害。生產上應控制用藥量,或者與其他除草劑混用以減少用藥量,避免對后茬作物造成危害[8]。兩種藥劑復配后對各種雜草的防除效果都不錯,而據本試驗結果來看,煙嘧磺隆·莠去津對于后茬作物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的,并且不同劑型對于不同作物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在施藥之前應當仔細分析,謹慎施藥。雖然實驗室與大田生產在用藥上及農藥殘留上存在差異,但是試驗結果也還是可以對大田生產作一些指導,如應嚴格按照推薦用量合理施用除草劑,在安排后茬作物時應根據除草劑安全測定的結果慎重選擇后茬作物品種,以免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當前國內外學者研究解決長殘留除草劑對作物傷害作用的主要途徑有:限制使用或不應用長殘留除草劑;助劑與除草劑混合使用,降低使用劑量;利用物理方法清除除草劑的殘留;利用除草劑安全劑解除對作物的毒害[13-14],因為安全劑可拓寬除草劑的使用范圍。根據本實驗內容,我們應當在新品種開發難度增加的今天,更加的注重對于不同劑型的除草劑的關注,要仔細分析了解不同劑型的除草劑對于后茬作物的安全性問題,同時也要注意不同劑型的藥劑對不同雜草的作用情況,以便更好的發揮該藥劑的作用。
[1]周傳波,吉訓聰,肖 敏,等.苯噻酰草胺·芐嘧磺隆防除水稻拋秧田雜草的效果[J]. 雜草科學,2007(3):41-43.

[3]Han Y J,Zhao C S. Influences of pretilachlor on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the rice[J]. Acta Phytophyiacica Sinica,2008,35(2):189-190.
[4]Scarponi L,Buono1 D D,Vischetti C. Effect of pretilachlor and fenclorim on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formation in relation to their persistence in rice[J]. Pest Management Science,2005,61:371-376.
[5]曹滌環. 使用除草劑要考慮下茬作物安全[J]. 農藥市場信息,2003(20):35.
[6]姚東瑞,宋小玲,李慶康,等.土壤中綠黃隆殘留的生物測試現狀及展望[J]. 雜草科學,1995(3):2-6.
[7]葉貴標. 土壤和水中磺酰脲類除草劑多殘留分析[D].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7:12.
[8]方 圓. 莠去津殘留期長,后茬敏感作物易受害[J]. 雜草科學,2011,29(2):75.
[9]賈衛軍,賈從建,孟祥仁,等. 煙嘧磺隆和莠去津混配防除玉米田雜草的效果[J]. 農技服務,2007,24(12):50-51.
[10]趙 維,李 美,高興祥,等. 煙嘧磺隆及其與莠去津復配制劑防除玉米田雜草試驗[J]. 山東農業科學,2008(3):99-102.
[11]夏紅英. 農藥劑型、表面活性劑的發展動向及其對生物活性的影響[J].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1,23(4):530-532.
[12]段 強,李 振,趙國玲,等. 磺酰脲類除草劑的發展與應用狀況[J]. 農藥研究與應用,2011,15(1):13-16.
[13]馮國民. 安全高效使用長效性除草劑五建議[J]. 南方農業,2008,2(11):50-51.
[14]王險峰. 除草劑使用手冊[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Effect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of Nicosulfuron·Atrazine Mixture on Post-Crop Seedlings
PAN Lang, Xü Hong-le, LUO Xiao-juan
(Plant Protection Colleg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Crop Diseases and Pests,Ministry of Education,Nanjing 210095,China)
The effects of four different formulation of nicosulfuron·atrazine (nicosulfuron·atrazine 20% OD, nicosulfuron·atrazine 22% OF, nicosulfuron·atrazine 23% SE and nicosulfuron·atrazine 79% WG) on the post-crop seedlings growth were studied by water culturing method.The result showed that different formulation of nicosulfuron·atrazine presented great effect on taproot elongation of radish and rape,even at the dosage of 10 mg/L, the root growth of post-crop could be inhibited obviously,but a little effect can be shown on the shoot growth of radish and rape,only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nicosulfuron·atrazine got over 80 mg/L,inhibitent effect might be shown on the shoot growth of radish and rape post-crop.Nevertheless,nicosulfuron·atrazine 22% OF presented great effects on the taproot elongation and shoot growth of wheat post-crop,but a little effect can be shown from the other three formulations.
nicosulfuron·atrazine; post-crop; effect; formulations
Q948.11
A
1003-935X(2012)02-0029-05
2012-06-0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編號: 30971928)。
潘 浪(1988—),男,江蘇阜寧人,本科生。E-mail:12109132@njau.edu.cn。
李 俊,副教授,從事除草劑毒理及抗藥性研究。Tel:(025)84395672;E-mail:li-jun@nj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