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博,楊雙鎖,孫伯樂,何 濤
(太原理工大學 礦業工程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
軟煤綜放開切眼頂板錨固支護理論研究
楊 博,楊雙鎖,孫伯樂,何 濤
(太原理工大學 礦業工程學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為了研究軟煤綜放開切眼頂板錨固支護原理,采用數值模擬方法對已破碎頂板近似處理為似連續體,分別對一系列不同錨固體厚度進行模擬。經對其表面中點水平應力及垂直位移場分析后得出:當錨固體厚度小時(厚寬比<3/10),其內部的拉應力為頂板破壞的決定因素;當錨固體厚度大時(厚寬比≥3/10),其內部的剪應力為頂板破壞的決定因素。因此,通過力學理論分析和數值模擬計算,提出軟煤綜放開切眼頂板內形成的錨固體厚度與開切眼跨度比為3:10較為合理。
開切眼;錨固支護;錨固體厚寬比;力學分析;數值模擬
隨著礦井產量和效率的提高,開切眼斷面尺寸越來越大。普通錨固結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通過錨桿的加固作用,在開切眼的頂板形成近似矩形且獨立的板狀或塊體狀錨固體。在采動的影響下,開切眼圍巖強度降低,圍巖變形量和破裂程度較嚴重,因而錨固體不能承受太大的拉應力,而只能承受一定的擠壓和剪切作用。本文通過力學分析及數值模擬方法,對開切眼頂板錨固體進行分析,得出了軟煤綜放開切眼頂板錨固體厚度與開切眼跨度的合理比值。
軟煤開切眼頂板內形成的錨固體,受到其上部巖體重力的擠壓作用。當錨固體厚度較小時,將表現出較強的梁式彎曲特性,其內部出現較大的拉應力,故可將開切眼頂板近似為兩端固定的梁來分析[1](見圖1)。在開切眼寬度b不變的情況下,可改變錨固體厚度來研究其內部應力特征,從而確定出開切眼頂板錨固體厚度與開切眼寬度的合理比值。

圖1 切眼頂板錨固體受力分析圖
普通錨固情況下,頂板錨固體可近似為兩端固定梁,當錨固體處于彈性狀態時,可按彈性理論得出頂板錨固體內的應力分布:

式中:t為錨固體厚度;b為開切眼寬度。坐標系以頂板錨固體形心為原點,以平行于層理方向為x軸、以垂直于x方向為y軸且向上為正方向。
在載荷q頂作用下,頂板錨固體內所受水平拉應力較大,為使其不斷裂,就應加大錨固體厚度,使其表現出塊體狀,而不是板狀。由梁受力特征分析,在開切眼頂板表面中點的拉應力最大;錨固體是否破壞就取決于其中點的拉應力大小。據此分析可得出最佳厚寬比。
由方程組式(1)中的下式:


式中:λ為錨固體表面中點水平方向應力系數。
根據式(5)錨固體在固定情況下,開切眼頂板中點水平方向應力系數與錨固體厚寬比關系曲線見圖2。

圖2 切眼頂板中點x方向應力與錨固體厚寬比關系曲線圖
分析圖2,得出:厚寬比a<0.3時,頂板中點水平應力系數λ,隨著厚寬比增加而急劇下降;厚寬比a>0.3時,頂板中點水平應力系數λ,隨著厚寬比增加而緩慢下降。因此,當a=0.3時,厚寬比a較為合適。
現將不同錨固體厚度在相同地質條件及相同載荷作用下,所產生的應力狀態、位移規律、變形規律等內容,運用數值模擬方法進行計算,得出不同錨固體厚度的力學差異,從而得到錨固體厚度與開切眼寬度的科學合理比值。
3.1 模型方案設計
建立模型的原則如下:設置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盡量符合現場情況;為消除邊界效應,數值模擬模型應有足夠大尺寸[2]。
錨桿具有提高彈性模量和強度參數的性質[3,4],利用這個性質將頂板破碎體通過擠壓連接在一起,形成堅硬的整體來約束頂板上部破碎體流向開切眼,以控制頂板的穩定性。可在改變錨固體的厚度而不改變載荷的前提下,對不同厚度錨固體的變形特征及應力狀態進行對比分析。開切眼頂板未錨固部分的力學參數為:E=1.5G P a,μ=0.3;錨固體力學參數為:E=3G P a,μ=0.2:其他參數見表 1。

表1 某礦頂底板巖性力學參數表
根據錨固體厚度不同,建立11個模型,尺寸為60m×60m,開切眼尺寸為7m×3.2m,單元類型為4節點42型單元。
3.2 數值模擬結果分析
可對以下位移云圖、應力云圖、等值線圖進行分析。垂直位移和水平應力最大值都在開切眼頂板表面中心位置;所以這點最容易發生拉破壞(錨固體的抗拉強度比起抗壓強度及抗剪強度要小的多),因此要避免錨固體因承受上覆巖層的壓力而產生拉破壞,就必須有一個合理的錨固體厚寬比。

圖3 錨固體厚度為2.1m時垂直方向位移云圖

圖4 錨固體厚度為0.7m時垂直方向位移云圖
圖3和圖4所示:錨固體厚度為2.1m時,頂板垂直方向位移為27.89mm;錨固體厚度為0.7時,頂板垂直位移為61.57mm。從兩圖可看出:錨固體厚度大時頂板垂直位移小,頂板較穩定。

圖5 錨固體厚度為0.7m時水平應力及等值線圖

圖6 錨固體厚度為2.1m時水平應力及等值線圖
圖5與圖6相比:顯然前者的拉應力要大的多,等值線也密集的多,所以前者更容易發生拉斷破壞。
由于篇幅所限,僅列舉了兩個模型。數據見表2。見根據表2數據繪制的曲線圖,見圖7和圖8。

表2 不同厚度錨固體對應頂板中點垂直位移與水平應力數據表

圖7 切眼錨固體中點垂直位移與錨固體厚度關系曲線圖

圖8 切眼頂板中點水平方向應力與錨固體厚度關系曲線圖
兩圖相比,當錨固體小于2.1m時,曲線斜率較大,對錨固體厚度的變化特別敏感,錨固體厚度略有增加,位移就會大幅度減小;然而錨固體厚度大于2.1m,則不然。綜合以上分析得出:錨桿在切眼破碎頂板形成的錨固體厚度與切眼寬度的合理比為3:10,此結果與力學分析結果(見圖2)基本一致。
(1)當厚寬比在0~0.3的范圍內,中點垂直位移與水平拉應力都非常大,隨著錨固體厚度的增加,垂直位移與水平拉應力都會迅速減小。當厚寬比在0.3~1的范圍內,直位移與水平拉應力都比較小,隨著錨固體厚度的增加,切眼頂板錨固體表面中點垂直位移與水平拉應力都緩慢減小。因此,對軟煤切眼頂板進行錨桿支護時,錨固體厚度與切眼寬度的合理比為3:10。(2)根據以上分析得出,厚寬比應為3:10時,當大于這個比值時,雖然支護效果會有所提高,但是效果并不明顯。錨固體厚度太大,不僅浪費材料,而且加大施工難度,施工速度慢,造成的經濟損失是相當大的。
[1]楊雙鎖.回采巷道圍巖控制理論及錨固結構支護原理[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4:96-99.
[2]王強,李強.開切眼支護解除條件下圍巷穩定性數值模擬研究[J].煤礦開采,2010,15(02):13-15.
[3]楊雙鎖.煤礦回采巷道圍巖控制理論探討[J].煤炭學報,2010,35(11):1842-1854.
[4]楊雙鎖,曹建平.錨桿受力演變機理及其與合理錨固長度的相關性[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0,27(1):1-7.
Theoretic Study on Roof Anchor Support for Open-off Cut in Soft Coal Fully-mechanizedmining
YANG Bo,YANG Shuang-suo,SUN Bo-le,HE Tao
(College of Mining Engineering,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Shanxi030024)
To study the roof anchor support for open- off cut in soft coal mechanized mining, the roofswhich had been broken were processed as continuity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A series of different anchorthicknesses were simulated. After the analysis of horizontal stress in the center of surface and vertical dispositionfield, the results were: when the thickness was small (width- thickness ratio < 3/10), the interior tensilestress was the decisive factor in roof destruction; when the thickness was large (width- thickness ratio >3/10),the interior shear stress was. Therefore, b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ational ratiobetween the anchor thickness and open- off cut width is 3/10.
open-off cut;anchor support;width-thickness ratio;mechanics analysis;numerical simulation
TD353
A
2011-10-20
楊 博(1985—),男,山西忻州人,在讀碩士研究生,從事采礦工程研究工作。
劉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