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 衛
一個國家的競爭力來自多方面,但競爭力永遠離不開人的因素。從對人的研究入手更能準確探尋到事物的本質。德國的產品為什么質量那么好?德國人工作為什么那么嚴謹實在?這也許是很多中國人,特別是中國企業的領導和員工特別想了解的。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的《你所不了解的德國人——為什么德國民富國強》一書對于打開盤繞在大家心頭的問號肯定有一定的幫助。

該書認為,德國的核心競爭力來自于合理的經濟制度、具有憂患意識而較真的企業等。其中,德國人在工作中具有嚴謹實在的文化特質,是德國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由于歷史形成的獨特文化支持,德國人工作實在、追求完美,使得德國企業制造的產品成為世界上質量優異的代名詞,促進了德國經濟的起飛。
德國人工作嚴謹實在的背后有文化支持,但并不是說德國人“個個都是活雷鋒”。形成大多數人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一定有嚴格的制度約束。改革開放初期,有國人出國歸來驚嘆,國外司機半夜在路上遇到紅燈也主動停車,并大贊國外司機素質高。現在我們的馬路上也安裝了視頻監控器后,我們終于明白,國外的司機半夜遇紅燈而不闖并不一定是他素質有多么高,而是避免被拍照罰款的理智選擇。
德國人工作嚴謹實在的背后也有制度約束的原因。在成熟的市場特別是全球化競爭中,一個企業要開拓市場和保持競爭力,建立良好企業信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沒有良好信譽,施工質量差的企業在成熟的市場中是站不住腳的。德國人在工作中堅持嚴謹實在,在上海地鐵一號線的設計和施工中注重細節,把活做得那么到位,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樹立品牌、建立信譽,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事實上,他們最終達到了這樣的目的。
現在國內很多企業已注意到了德國人工作嚴謹在競爭中的作用,但學習德國人嚴謹的工作作風,光看表面不行,不知所以地抒發感慨也于事無補。行為的背后是文化指引和制度制約。打開這本書,認真研究和探討德國人形成嚴謹實在工作作風背后的文化和制度條件,將會有益于把學習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