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平 陳忠亮 王軍
導讀:辛香8號生長勢強,適應性廣,抗逆性強,高產(chǎn)、優(yōu)質,鮮食加工兼用,已成為陜西眉縣主栽線椒品種之一,一般采用露地地膜覆蓋栽培,3月8~10日播種育苗,培育壯苗,播前進行種子消毒,播后注意苗床管理,黑色地膜可防除雜草,田間主要抓好肥水管理和病蟲防治,并進行適當整形修剪。

近年來,隨著農業(yè)產(chǎn)業(yè)結構的調整,鮮食線椒需求量驟增,眉縣原主栽線椒品種8212、8819、陜蔬2001等均以干椒生產(chǎn)為主,產(chǎn)量偏低,難以滿足農民高產(chǎn)種植和鮮食線椒的市場需求。2007年陜西省眉縣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從江西農望高科技有限公司引進優(yōu)良雜交線椒新品種——辛香8號,該品種適宜眉縣土壤、氣候、生態(tài)環(huán)境,表現(xiàn)高產(chǎn)、優(yōu)質,可鮮食加工兼用。截至2011年,辛香8號在眉縣推廣面積已達1 700 hm2,成為眉縣主栽線椒品種。2011年7月26日,在眉縣首善鎮(zhèn)科技部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優(yōu)質、抗病、高產(chǎn)長線椒品種辛香8號的中試與示范”項目試驗、示范基地,江西省農業(yè)廳邀請了江西、陜西兩地專家進行了實地考察和測產(chǎn),測產(chǎn)結果為 5 014 kg/667 m2。
線椒,生長勢強,株高 56~67 cm,開展度 68 cm×75 cm。分枝力強,連續(xù)坐果性好,坐果率高。果實線形,長約22 cm,寬約1.7 cm。果多、直、齊,青果嫩綠色,鮮食脆、辣、鮮(氨基酸總量1.1%)、香,成熟果鮮紅,辣味更強,鮮食加工均可。抗逆性強,適應性廣,耐重茬,對病毒病、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瘡痂病等均有強抗性。一般667 m2可產(chǎn)鮮椒 3 500~5 000 kg。
辛香8號在眉縣采用露地地膜覆蓋栽培,一般于3月8~10日苗床育苗,4月25日至5月5日大田移栽,6月底至7月初青果開始采摘,此后連續(xù)結果,多次采收,直至10月中下旬拔稈結束,全生育期約240天。
①苗床準備 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土質疏松、土壤結構良好、排灌方便、前茬無土傳病害的田塊。一般苗床長10 m,寬1.2 m。
②苗床土配制 按熟土∶腐熟有機肥 (廄肥)∶草木灰=5∶4∶1配制苗床土。多菌靈和代森錳鋅等量混和,每個標準苗床用藥50~70 g,加細土15 kg拌勻,作苗床的墊土和蓋土,可有效防止苗期猝倒病、炭疽病、早疫病和立枯病等病害。
③種子處理 選擇晴天曬種1~2天,將種子倒入水中,充分攪拌。然后冷水預浸3 h,瀝干水后將精選的種子浸入55℃的溫水中燙種15 min,再用10%磷酸二氫鉀液浸種5 min,可殺死種子所帶的病菌,鈍化所帶的病毒。消毒過的種子用清水反復沖洗干凈,用濕紗布包好,在25~30℃條件下進行催芽。每隔12 h用30℃左右的溫水沖洗1~2次,經(jīng)4~6天,約有60%的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
④播種 陜西關中地區(qū)于3月上旬,選擇晴天上午進行播種。先澆透水,待水下滲后,撒營養(yǎng)土填平畦面,劃方格點播或撒播。每667 m2需標準畦1個,播種子32 g,播后蓋1.5 cm厚的培養(yǎng)土,然后在床面覆蓋薄膜增溫、保溫、保濕,利于出苗。
⑤苗床管理 出苗前閉棚保溫,經(jīng)7~9天出苗70%左右時,及時揭除床面薄膜,搭建小拱棚,注意適當通風,并向床內撒施干細土 0.2~0.5 cm,防止倒伏或露根,吸水降濕,防止病害。苗出齊后控制日溫在22~25℃,夜溫在15~17℃。子葉展開后溫度允許時,白天要盡量多揭膜見光,保證子葉肥大。如白天溫度低于15℃,夜溫低于5℃時,時間短會產(chǎn)生僵苗,植株停止生長,時間長會發(fā)生死苗。遇到這種低溫要多層覆蓋保溫,應保持苗床呈半干半濕狀態(tài),使苗穩(wěn)健生長。真葉長出后分2~3次間苗,定苗苗距4 cm。苗期追肥要輕施,可用0.6%尿素、0.4%磷酸二氫鉀液葉面追肥,也可隨澆水施入少量尿素。移栽前1周開始煉苗,控制澆水,逐漸揭除塑料薄膜。移栽前2~3天,用75%百菌清600倍液淋苗,做到帶藥移栽。
辛香8號生長期長、產(chǎn)量高,應施足基肥。基肥撒施與溝施相結合。整地前每667 m2撒施腐熟有機肥1.5 t或商品有機肥 (雞糞等)120 kg, 深翻耙耱。然后起壟,壟半橢圓形,壟中心高20 cm,壟寬65 cm,兩壟中心間距130 cm,壟中心施45%(18-20-7)配方肥50 kg。覆蓋黑色地膜,膜寬70 cm,膜兩邊埋土5 cm。
于4月25日至5月5日覆膜移栽,移栽時帶土起苗,少傷根,苗栽正。每壟栽植2行,移栽行距65 cm,單株定苗,株距30~40 cm,栽完及時澆足定根水。
黑色地膜可防除雜草,田間主要應抓好肥水管理和病蟲防治。
①肥水管理 移栽初期,依據(jù)天氣及時澆水并輕施速效肥(尿素 7.5 kg/667 m2)促進發(fā)秧,提早封行。第一批果采收前后,在每行植株外側開淺溝,每667 m2溝施尿素、硫酸鉀各20 kg,磷酸二銨10 kg或45%(18-5-22)配方肥50 kg。結果初期適當控水控肥防徒長。辛香8號豐產(chǎn)潛力大,結果盛期應勤采收,同時水肥齊攻,立秋(8月8日左右)后一般再追肥3次,每采收1~2次果,667 m2追施一次中氮低磷高鉀配方肥(18-5-22)20~30 kg。同時確保土壤相對濕度在70%~85%,天旱時于傍晚及時溝灌水(隔行灌)。每灌水2~3次,結合施一次腐殖酸類沖施肥 10~20 kg/667 m2。
②整形修剪 及時摘除門椒以下側芽,以免長成側枝,造成植株低節(jié)位枝條過多,有礙植株向上生長和通風透光,且耗費養(yǎng)分。在中后期出現(xiàn)的徒長枝也要及時摘除。
③病蟲害防治 辣椒主要病蟲害有疫病、病毒病、瘡痂病、炭疽病,蚜蟲、煙青蟲、螨蟲等。起壟栽培、隔行灌水、覆蓋地膜等是防治疫病最有效的栽培措施,也可用58%瑞毒霉錳鋅 (甲霜·錳鋅)600倍液,1∶1∶200 波爾多液或撲海因(異菌脲)1 500 倍液噴灑。多施雞糞、腐殖酸類有機肥可減輕病毒病為害,農藥可用病毒K或病毒A 400~500倍液,或1.5%植病靈1 000倍液噴霧防治,同時注意防治蚜蟲。瘡痂病可噴施1∶1∶200波爾多液,或于發(fā)病初期用47%加瑞農(春·王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農用鏈霉素2 000~3 000倍液等進行噴霧。防治蚜蟲,可用30%吡蟲啉1 500倍液或20%啶蟲脒1 500倍液;煙青蟲用3%甲維鹽2 000倍液于開花前期每隔7天噴藥防治1次,也可噴多角體病毒1 000倍液防治;螨蟲可用25%克螨特1 500倍液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