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洪江 李俊▲ 王輝山 陳燕 方敏華 張宏家
1.沈陽軍區總醫院心血管外科,遼寧沈陽 110840;2.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北京 100029
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行全弓置換術后并發癥的處理
吳洪江1李俊1▲王輝山1陳燕1方敏華1張宏家2
1.沈陽軍區總醫院心血管外科,遼寧沈陽 110840;2.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北京 100029
目的探討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行全弓置換術后并發癥的處理。方法選擇沈陽軍區總醫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對患者僅采取常規治療;觀察組對患者采取全弓置換術進行治療,并對并發癥進行有效防治;治療工作的重點是及時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預防及減少并發癥。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和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出血的發生率為2%,急性腎功能損傷的發生率為4%,高血壓的發生率為10%,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發生率為6%,死亡率為8%,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對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行全弓置換術后并發癥進行有效治療,可以明顯提高治療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全弓置換;并發癥
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是一種主動脈急性病,臨床上具有手術風險高、病死率高等特點[1],患者極容易發生術后出血、急性腎功能損傷、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癥等多種并發癥[2-3]。為了進一步提高治療質量,針對性地防治并發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沈陽軍區總醫院對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行全弓置換術患者采用綜合治療,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沈陽軍區總醫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齡44~70歲,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進行對比分析,各5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并發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對于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同意接受手術的患者給予行全弓置換術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臥床休息,進行心電監護,同時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迅速建立靜脈通路,給予鎮痛、降壓、降心率等藥物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行全弓置換術,術后采取常規治療護理。
1.3 評價方法和指標
治療前后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和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定。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包括24個項目,分為焦慮/軀體、認知障礙、體質量、日夜變化、遲緩、睡眠障礙、絕望感等7類。總分≤8分為非抑郁,9~20分為輕度抑郁,21~34分為中度抑郁,≥35分為嚴重抑郁;分值越高說明抑郁感越強烈。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包括14個項目,分為軀體性因子、精神性因子兩大類結構,是臨床上評定患者焦慮癥狀的程度的經典量表。總分≤7分為非焦慮,8~21分為輕度焦慮,22~28分為中度焦慮,≥29分為重度焦慮;分值越高說焦慮感越強烈。同時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術后治療方法
觀察組對患者采取綜合治療干預的方法;對照組對患者僅行常規治療。
1.4.1 心理輔導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發病突然伴劇烈的疼痛,大多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心理壓力極大,容易出現悲觀、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醫護人員整個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況,應及時給予理解和安慰,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相關知識及康復過程,對患者進行科學的心理疏導,解除其思想負擔,可以幫助患者盡早恢復身體健康。
1.4.2 并發癥的防治為防治各種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行全弓置換術后并發癥,采用以下一系列綜合治療措施,針對性的防治并發癥。①術后出血:術后24 h內定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懷疑有出血跡象,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對于術后失血嚴重的患者,應立即手術止血,建議術中及術后合理使用止血藥物。②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是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由于患者腦部灌血不足,容易引發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因此要術中加強使用糖皮質激素,同時配抗精神病藥物協助治療。③急性腎功能損傷的防治:由于夾層血腫壓迫與真腔對分支的竊血作用,引起分支血管的供血障礙,可中斷主要分支血管的血流,引起遠端臟器與肢體的缺血與功能障礙,導致腎動脈功能受損,加之控制性降壓不得當,導致者患者行全弓置換術后腎功能受損。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尿液顏色及尿液量。④高血壓的防治:主動脈夾層分離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血壓升高。主動脈分離嚴重可引起主動脈破裂,患者術后出現高血壓幾率極大,堅持服用降血壓藥物具有重要意義,指導患者家屬掌握測血壓方法,囑咐患者按時服藥。
1.4.3 飲食指導為防止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患者需要絕對臥床休息,嚴格掌握降壓藥的服用方法。由于患者運動量減少,血流緩慢,指導患者飲食注意低鹽低脂,保持大便通暢,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粗纖維的食物,盡量避免劇烈咳嗽、勞累和情緒起伏波動等。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7.0進行資料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和HAMA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HAMD和HAMA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出血的發生率為2%,急性腎功能損傷的發生率為4%,高血壓的發生率為10%,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發生率為6%,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和HAMA比較結果(±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和HAMA比較結果(±s,分)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2.3 兩組患者死亡率比較
觀察組死亡4例,死亡率為8%,死亡原因為內臟缺血,腦部再灌注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對照組13例,死亡率為26%,死亡原因為夾層破裂大出血,主要臟器缺血。觀察組患者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是嚴重的急性大血管疾病之一,現代研究認為由于主動脈內的循環血液進入主動脈中層形成的血腫。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居民生活方式改變,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病殘率和致死率居前位,具有臨床癥狀復雜,病情兇險、死亡率較高等特點[4-6]。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動脈瘤體破裂時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因此患者劇烈咳嗽、活動量大、情緒波動等均可能成為危險因素。因此全面評估患者臨床資料的基礎上,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在第一時間預防術后出血、急性腎功能損傷、高血壓、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等各種并發癥;保證患者充分的休息和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及時實施合理有效的治療措施具有重要意義[7-9]。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AMD和HA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HAMD和HAMA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出血的發生率為2%,急性腎功能損傷的發生率為4%,高血壓的發生率為10%,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發生率為6%,死亡率為8%,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綜合治療干預能明顯提高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的治療質量,明顯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有利于患者康復,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林明裕,陳泗林.123例主動脈夾層的臨床分析[J].臨床薈萃,2007,22(3):191-192.
[2]趙世峰,沈洪,張高魁.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早期診斷的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05,8(11):888-889.
[3]邱修輝,羅毅,肖紹文.電解脫鉑金彈簧圈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J].柳州醫學,2007,(4):273-274.
[4]蔡立慧,方少意.主動脈夾層行覆膜支架安置術4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10(6):4020-4021.
[5]張永梅,劉寶賢,李希玲.急性主動脈夾層內科護理探討[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8,5(3):220-221.
[6]王晶晶,王珊.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病理表現[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5):149-151.
[7]李卓.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誤診1例分析[J].人民軍醫,2011,54(5):397-398.
[8]卞薇薇.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便秘的相關因素及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3):46.
[9]馬瑰玫,馬桂花.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急性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73.
M easures of com plications in patientsw ith acuteaorticdissection
WU Hongjiang1 LIJun1▲WANG Huishan1 CHEN Yan1 FANGMinhua1 Zhang Hongjia2
1.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General Hospital of Shenyang Military Region,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840,China;2.Department of Cardiac Surgery,Beijing Anzh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29,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intervention on the complications in the patientwith acute aortic dissection.Methods100 caseswith fracture of neck of femur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09 to February 2011 were chose,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total aortic arch replacement,and complicationswere prevented.Highlight of the work was to relief themental pressure,to prevent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 HAMD scores,HAMA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 occurred in 2%,acute renal injury incidencewas 4%,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in 10%,nervous system dysfunction occurring rate was 6%,themortality rate was 8%,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reat thepatientswith acuteaortic dissection in totalarch replacement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ffectivl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quality,and it should be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Acute aortic dissection;Total aortic arch replacement;Complications
R543.1
A
1673-7210(2012)11(c)-0059-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81170283)。
▲通訊作者
2012-06-13 本文編輯:郝明明)